張玉琦

【摘 要】目的:探究超聲方式在應用于子宮附件囊性占位診斷中的價值,并探究其中存在的漏診與誤診原因。方法:在我院數據庫中選擇時間段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間收入的60例子宮附件囊性占位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所有患者首先進行病理檢查,對患者的子宮附件囊性占位狀況進行明確,將結果記錄為參照組。同時所有患者選擇超聲診斷方案進行診斷,將結果記錄為實驗組。對比兩種診斷方案的診斷準確率以及病癥診出率。結果:在實驗結果中顯示,病理檢驗的參照組診斷準確率為100.00%,而超聲診斷的實驗組患者診斷準確率為58(96.67%),組間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超聲診斷,在各項病變診斷中均有良好的診斷結果。結論:在對子宮附件囊性占位患者進行診斷時,可選擇超聲作為診斷方案,能夠有效明確患者的病癥狀況,對于臨床治療工作有良好的參照作用,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超聲;臨床作用;診斷;子宮附件囊性占位
【中圖分類號】R44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1
子宮附件主要是指患者子宮雙側的輸卵管以及卵巢。而在臨床研究中發現子宮附件屬于各種婦科疾病的高發部位,通常以附件男性占位病變為主。子宮附件囊性占位病變是一系列疾病的統一稱謂,其中包括附件炎、卵巢血腫、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等疾病。而對于子宮附件囊性占位性病變來說,傳統診斷方案中以病理檢查和臨床穿刺為主,但這類診斷方式屬于有創診斷,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在臨床應用時弊端也較為明顯,而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陰道超聲檢查在子宮附件囊性占位診斷中獲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探究超聲方式在應用于子宮附件囊性占位診斷中的價值,并探究其中存在的漏診與誤診原因,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我院數據庫中選擇時間段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間收入的60例子宮附件囊性占位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所有患者首先進行病理檢查,對患者的子宮附件囊性占位狀況進行明確,將結果記錄為參照組。同時所有患者選擇超聲診斷方案進行診斷,將結果記錄為實驗組。所有患者總年齡信息區間介于21~40歲,患者平均年齡信息經統計分析數據記錄為(26.1±2.2)歲,其中包括初產婦23例以及37例經產婦。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時經臨床體檢未見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質性疾病,患者具有正常認知功能,并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有權隨時終止本次實驗,并且患者一般資料經對比分析未見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超聲診斷方式選擇腹部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診斷作為超聲診斷方案。患者保持截石位,隨后將超聲探頭放置于患者腹部,由醫務人員對患者的腹部子宮狀況進行全面掃查,主要掃查子宮附件是否存在包塊患者的妊娠狀況以及盆腔與其他組織之間的位置關系等。經陰道超聲診斷:在完成腹部超聲檢查后,叮囑患者將膀胱排空后取患者截石位,再將超聲探頭套上一次性避孕套,并在開展檢查前對患者的腹部進行輕輕按摩,隨后將探頭伸入患者陰道,使探頭盡可能靠近子宮對患者的子宮附件進行掃查。在審查過程中應當觀察患者陰道周圍附件橫截面并查看患者的各個組織之間的位置關系,明確患者病癥。
1.3 評價標準 對所有患者的檢出率以及誤診率等數據進行記錄,對兩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兩組接受不同診斷方案患者進行診出率和附件包塊檢出率檢驗,當計數、計量資料行卡方檢驗和t檢驗后顯示P<0.05,表示同一觀察指標的差異符合統計學判定標準。
2 結果
2.1 在實驗結果中顯示,病理檢驗的參照組診斷準確率為100.00%,而超聲診斷的實驗組患者診斷準確率為58(96.67%),組間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超聲診斷,在各項病變診斷中均有良好的診斷結果。
3 討論
在對子宮附件囊性占位進行檢查時,超聲檢查是一種應用廣泛且無創的優質檢查方案[3],隨著近年來醫療技術的不斷改革,經陰道超聲已經逐漸廣泛應用于超聲檢查中,其主要診斷目的是避免穿刺診斷或病理診斷,在檢查過程中,受到患者組織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導致診斷結果存在錯誤[4]。
而值得注意的是少見部位的異位妊娠在進行臨床診斷時,無論是陰道超聲還是腹部超聲都存在圖像不典型的狀況,很容易發生漏診現象,對于患者的治療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究其原因,多是由于在進行腹部超聲診斷時檢查結果會受到患者肥胖、膀胱充盈過度或腸道內氣體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并且在進行腹部超聲診斷時未能形成大約需要6周時間,所以在這種狀況下,腹部超聲很難直接對患者的異位妊娠狀況進行明確[5]。雖然經陰道超聲在診斷過程中不會受到腹部超聲多種因素的影響,但由于陰道超聲的探頭頻率通常需要控制在4.0~9.0MHz左右,這種低頻超聲的穿透能力較為有限,對于位置較高的腫塊進行明確時,存在圖像不清晰的狀況。這些因素都是導致圖像發生漏診或誤診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選擇腹部超聲聯合陰道超聲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診斷,首先采用腹部超聲對患者整體特征進行觀察,觀察是否存在積液或包塊狀況,隨后應用陰道超聲沿患者的子宮附件以及陰道穹窿處進行進一步的細致觀察,能夠有助于明確患者的病癥狀況,對于患者康復來說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在對子宮附件囊性占位患者進行診斷時,可選擇超聲作為診斷方案,能夠有效明確患者的病癥狀況,對于臨床治療工作有良好的參照作用,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周海紅,李琴.超聲診斷在子宮附件囊性占位方面的臨床作用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01):53-54.
楊定亞.超聲診斷在子宮附件囊性占位的臨床價值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23):3288-3289.
趙丹丹.超聲診斷子宮附件囊性占位病變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2018,38(01):63-64.
謝雪,謝冰霞.超聲診斷在子宮附件囊性占位方面的臨床作用探討[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38+42.
成英.經陰道超聲在附件區囊性占位診斷方面的臨床價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0):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