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久生
摘要? ? 分析了合肥市蜀山森林公園綠化質量現狀及提升綠化建設的必要性。針對合肥市蜀山森林公園建設啟動區、一期等綠化薄弱地塊以及新增園路兩側,結合已種植物情況,通過提高植物規格與品種強化現有的森林景觀,在此基礎上發掘增加新的森林景觀,做到植物、地形、道路及水面的緊密結合,以提升公園森林景觀的多樣化。
關鍵詞? ? 綠化質量;現狀;必要性;建設內容;蜀山森林公園;安徽合肥
中圖分類號? ? TU986.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4-0154-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1? ? 蜀山森林公園綠化質量現狀
蜀山森林公園建設分為啟動區、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根據蜀山森林公園認建認養管理辦法規定,建設經費規劃為4.5萬元/hm2,苗木栽植后3年封山育林,在苗木的選擇上特別是楓香大道以東120 hm2范圍(啟動區以及一期工程)多為干徑3 cm左右的小苗。由于當時的建設理念及資金等限制,使得部分林地稀疏、苗木規格小;同時,蜀山森林公園由于邊拆遷邊建設,在某些拆遷難點地塊,綠化效果不理想;總體來說,園區的景觀效果與總體規劃要求的森林景觀和“城市綠肺”有一定差距。沿長江西路100 m是未綠化區域(其中30 m作為道路綠化由合肥市高新區建設),現已納入蜀山森林公園綠化范圍。蜀山森林公園道路建設受資金及拆遷的影響,園路未能通達更多的植物景區,不能起到組織游覽景點的功能。
2? ? 蜀山森林公園綠化提升建設的必要性
2.1? ? 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的需要
隨著社會進步和城市發展,百姓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態環境有了更高要求。據不完全統計,到大蜀山休閑鍛煉的市民每天達萬人,而且目前合肥市可供市民郊野休閑、健身的場所并不多。因此,提升蜀山森林公園綠化質量是民愿所向。
2.2? ? 堅持綠色發展的需要
蜀山森林公園建設與合肥市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相呼應,提高了合肥城市的宜居性。但是目前蜀山森林公園在森林景觀及“綠肺”功能上還略顯單薄。蜀山森林公園綠化提升建設后,可以大大增加綠量,提高景觀質量,完善基礎設施,更好地為市民服務,合肥將更具魅力與吸引力。
2.3? ? 為合肥發展旅游業提供支撐
安徽是旅游資源大省,合肥是安徽省會,安徽要發展旅游,合肥責無旁貸地要肩負起主要責任。目前,蜀山森林公園雖然已完成326.67 hm2土地的綠化,但是距離森林公園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蜀山森林公園綠化提升建設后,必將提高對游客的吸引力,提升蜀山風景整體景觀效應,是合肥市重要的旅游資源儲備。
2.4? ? 促進生態合肥建設的需要
蜀山森林公園是合肥市城區內面積最大的天然氧吧,是合肥市的“綠肺”,其功能的大小不僅取決于綠化面積,綠量是決定“綠肺”功能強弱的關鍵。蜀山森林公園綠化提升建設后,將增加逾3萬株徑粗8~12 cm的喬木,可大大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3? ? 蜀山森林公園綠化提升建設內容
3.1? ? 長江西路沿線18.67 hm2新增綠化建設
蜀山森林公園經過3年的建設,目前已初具森林景觀效果,深受市民歡迎,到公園來休閑健身的市民越來越多。緊鄰園區的長江西路沿線段多為非法占用的砂場,臟、亂、差,景觀效果差。因此,合肥市城管局、蜀山區、高新區、市林業和園林局,于2010年11月對此范圍內的9處砂場進行了聯合整治,并一致同意312國道至安徽預備役師段整治后交市林業和園林局進行綠化。如果對此地段進行開發建房,將遮擋蜀山森林公園的景觀,影響合肥西出入口的形象。本次提升方案首先將此地段18.67 hm2地作為新增綠地進行規劃設計,這樣合肥蜀山森林公園西擴工程將擴大至345.33 hm2。考慮其主要功能是美化城市主入口,種植形式上采用大密度、多層次、豐富季相變化的混交林,以提升城市綠量,凸顯城市綠化效果[1-3]。
主要栽植意楊、法梧、欒樹、銀杏、雪松、中槐等喬木約10 100株,修建游園主要道路6 300 m2,工具房、公廁各1座,安置太陽能路燈50盞,并對原砂場范圍內3萬m3垃圾土進行整理、更換。
3.2? ? 已建成綠化提升設計
根據當初的建設理念,啟動區、一期工程共120 hm2范圍,栽植的苗木多為徑粗3 cm的小苗,由于樹木規格偏小、凌亂稀疏,景觀效果不理想,距森林公園、城市“綠肺”的定位有差距,與蜀山森林公園這一合肥城中“綠色明珠”稱號不符,綠化的強化與提升勢在必行。已建成綠化提升建設,按其所在景區位置的不同,延續原景區設計的風格意境,稀疏的地塊進行加密,苗木規格5 cm以下的地段,在保留原有樹木的基礎上增加8~10 cm的喬木450株/hm2。同時按照相關規定,結合合肥市鄉土樹種,增加綠化新品種。共栽植苗木27個品種,其中,喬木10 200株,木本花卉5 700株。喬木品種主要有黑楊、烏桕、欒樹、香樟、銀杏、單桿法青、中槐、合歡等,木本花卉主要有桂花、紫薇、日本晚櫻、垂絲海棠、梅花等。
為了便于市民游園和園區植物的養護管理,適當增設工具房、公廁、座椅、路燈等基礎服務設施[4-6]。基礎服務設施增加工具房和公廁各6座、座椅100組、避車道22個、太陽能路燈650盞,鋪設公廁等用電電纜8 000 m。
3.3? ? 新建道路及沿線綠化設計
按照蜀山森林公園當初的建設理念,公園建設以植物造景為主,輔以少量的基礎設施。因此,園區道路較少,并且由于拆遷等原因多為斷頭路,使很多植物景區不能夠充分深入,園區道路沒有起到組織市民游覽景區的功能。同時,道路經過的地塊大多是拆遷有爭議的地方,每個小景區修建游步道,建成后將使園區路網完善,形成四縱四橫外圍成環,游步道與主路相連,在各景區各自成環的路網格局,可以充分深入到每一植物小景區,滿足市民游園、健身、園區管理的需要[7-9]。為了保持與森林公園粗礦風格相協調,道路采用碎石路。沿路綠化樹種及景觀風格與原道路綠化相對接,同時提升新建道路周邊綠化品種規格,使蜀山森林公園在綠量及森林景觀效果上有所提升。共新增4 m寬碎石路2 900 m,1.5 m寬游步道6 000 m,修路挖運回填土方40 000 m3。栽植干徑8~10 cm中槐、香樟、銀杏、櫸樹、合歡、欒樹等25個品種的喬木7 900株,地徑6~7 cm的桂花、紫薇、梅花、垂絲海棠、櫻花等木本花卉1 800株。
3.4? ? 水體綠化設計
蜀山森林公園范圍內保留了近33.33 hm2水體,總面積較大,且水網復雜。但在前期的綠化建設中,僅利用原有野生植物對少量水面進行種植,以致公園內部水體雖多,但沒有水體綠化,且種植的水生植物品種單一,分布凌亂,總體效果不佳。本次提升方案中,強化了水生植物的設計,共增加了23種適合本地生長的品種,種植面積1.5 hm2,以營造出更具生態景觀效果的水體景觀[10]。蜀山森林公園綠化提升后,呈現給合肥市民的將是一個水更清,樹更綠,城市“綠肺”功能更強大的城市郊野森林公園。
4? ? 參考文獻
[1] 吳隆高.龍泉市闊葉林資源消長動態及其對策[J].浙江林業科技,1998(6):49-53.
[2] 蔡良良,余國信,余啟國,等.千島湖景觀防護林林相改造探討[J].浙江林學院學報,1997(3):93-97.
[3] 胡軍飛.普陀山風景區林相改造思路探索[J].浙江林業科技,2003(2):74-76.
[4] 梁金蘭,郭雙宙.森林公園植物景觀規劃設計初步[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83-86.
[5] 王玉松,盧芳.淺談徐州市側柏純林林相改造的途徑[J].江蘇林業科技,2003(6):53-54.
[6] 聶海兵,余本鋒.德安縣九仙嶺森林公園林相改造技術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35):17158-17160.
[7] 郭偉,張健,黃玉梅,等.森林凋落物生態功能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5):1984-1985.
[8] 劉俊龍,丁增發,佘誠棋,等.安徽省中南部幾種主要森林類型水文特性研究[J].安徽林業科技,2011,37(6):3-7.
[9] 徐純潔.皖東低丘陵麻櫟薪炭林水保水文效益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0.
[10] 李榮桓,李磊,戴雷,等.北京山區不同林分類型枯枝落葉層持水性能的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3):1636-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