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摘要? ? 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已經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以宿州市埇橋區為研究對象,介紹了埇橋區實施秸稈綜合利用的各項措施,分析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中存在的困難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以期為其他地區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建議;安徽宿州;埇橋區
中圖分類號? ? S38?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4-0159-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has become a hot issue of increasing concern.Taking the Yongqiao District of Suzhou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various measures fo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raw,analyzed the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raws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raws in other areas.
Key words? ? crop straw;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status;suggestion;Suzhou Anhui;Yongqiao District
6月是宿州市埇橋區的夏收季節,可是搶收過后,大量秸稈拋撒在田地里,為下一步的夏種留下了難題。受改革開放思想的影響,農民習慣外出打工,為了搶收搶種,不耽誤外出,追求便利,農戶在作物收割后將秸稈在田間直接焚燒,這不僅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危害身體健康,還會引發交通事故,影響道路交通安全。另外,秸稈焚燒還破壞了土壤結構,加快土壤板結進度,土壤質量下降,會影響農作物的健壯生長。于是,秸稈綜合利用便成為農業生產中的一大難題。
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能夠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和理化性能,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和通氣性能,可提高雨水滲透速度,減少雨水的流失量,達到保墑的目的。秸稈機械化撿拾打捆能使作物秸稈形成形狀規則、密度大、體積小的草捆,便于收集、運輸和貯存,為秸稈的進一步飼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的利用提供基礎,實現資源化利用[1]。
埇橋區在秸稈禁燒、秸稈還田、秸稈打捆回收等措施的實施過程中,各種矛盾不斷涌現,但經過廣大干部及群眾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 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主要措施
1.1? ? 統一采購農業機械設備
政府統一采購聯合收割機出草口切碎器,發放到各鄉鎮,由鄉鎮政府統一組織技術人員免費安裝,跨區外來作業的聯合收割機也給予免費提供碎草器,離境時歸還。但是這種聯合收割機出草口加裝碎草器的方法不適宜麥草多的地塊。原因:一是該收獲方式要求低茬收割,但必然會造成聯合收割機的喂入量加大,從而導致聯合收割機作業速度降低;二是低茬收獲造成大量的麥草秸稈通過碎草器拋撒不均勻,厚的地方秸稈有20 cm,薄的地方秸稈僅10 cm,不利于下茬播種[2]。
各鄉鎮政府統一采購打捆機,分配到各村,鄉鎮政府出資,免費為農民提供秸稈打捆服務,另外,各村無償為秸稈收購企業提供收購貯存場地。
區政府統一調撥玉米精量免耕施肥播種機、大豆高茬免耕精量播種機配發給各個鄉鎮,按照農民意愿引導農民小麥原茬履秸免耕播種種植玉米或引導小麥原茬履秸免耕播種種植大豆。
1.2? ? 農機購置補貼
區政府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的基礎上再給予一定地方補貼,鼓勵機手購置秸稈還田機;農機部門提供秸稈還田技術指導,實行“1+3”機組模式,即1臺秸稈還田機服務3臺聯合收割機。在聯合收割機高茬收割后,用大型拖拉機牽引秸稈還田機進行秸稈還田作業。這樣不但能提高農作物收獲作業速度,而且還能使秸稈拋撒均勻,有利于下茬播種(麥草量大小地塊均適宜此種作業方式)。
1.3? ? 成立服務隊伍
農機部門指導農機合作社成員成立夏種服務隊,利用大型機械幫助農民播種,示范引導農民在小麥原茬履秸的地塊上免耕播種。
1.4? ? 建設示范田
埇橋區農機推廣站建設示范田,召開由各鄉鎮分管領導參加的現場會,并將現場會的經驗技術在各鄉鎮推廣。在最先成熟的小麥地低茬收割,用秸稈還田機將秸稈全量還田,利用大型機械免耕履秸播種。當所有小麥都收割完畢后,示范田大豆、玉米正值出苗期,且長勢良好,消除了農民認為秸稈太厚無法播種的顧慮。
1.5? ? 舉辦培訓班
埇橋區農機部門在“三夏”來臨之際,舉辦培訓班,召集農機科技示范戶、農機大戶、種糧大戶、農機合作社社員、各村委成員,傳授秸稈還田技術、秸稈機械打捆技術、免耕播種技術、老式播種的改良技術等,并由農機專家現場改裝,實地播種示范。
2? ? 存在的問題
通過以上多種措施的實施,秸稈還田在埇橋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埇橋區小麥已全部實現了機械化收獲作業,但是秸稈還田量太大。從經濟角度出發,秸稈機械還田過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會增加種地成本,農民使用收割機時,為了省時、方便、節約成本,小麥留茬仍在20 cm以上且不用還田機給予秸稈還田,這就給夏種造成了一定困難。此外,埇橋區小麥產量較高,產生的秸稈量也較大,若采取全部還田措施,農田難以消化。據專家分析測算,占秸稈總量15%~20%的秸稈根茬還田,即可達到土壤有機質平衡的目的。如果將大量未經處理的秸稈直接還田,不但起不到肥田的作用,反而影響出苗率,所以應在埇橋區推廣秸稈離田處理措施[3]。
一方面,大部分農民能夠認識到焚燒秸稈的危害,但是又覺得秸稈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加上缺乏有效的處理辦法。另一方面,秸稈回收過程中的成本費、工人費、運輸費及設備資金的投入很大,企業收購成本太高,收購工作不積極。此外,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和消化秸稈的能力不足,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秸稈綜合利用的效果,從而影響禁燒工作的開展[4]。
3? ? 建議
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是促進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的重要手段和途徑,還要進一步采取措施,持續發力,加快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技術的普及推廣。
區政府應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財政項目資金,加大對秸稈收貯、加工企業補貼,提高秸稈收購價格、加大收儲量。對收儲企業給予用地、用電、稅收、運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使從事秸稈回收再利用的企業有一定的利潤,讓更多的企業和農民參與進來,解決秸稈的去向問題。
政府應積極制定相對穩定的財政激勵政策,對秸稈還田的農民或主動收集秸稈離田的農民,開展秸稈打捆回收業務的機手,給予適當的獎補,以疏促堵,解決秸稈的離田問題。
政府應建立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推廣秸稈堆漚還田、秸稈壓塊、秸稈制氣、秸稈打捆、秸稈制板等技術[5-6],引進秸稈綜合利用高新技術企業,建設一批秸稈綜合利用示范點,以點帶面,擴大秸稈綜合利用的影響力。
4? ? 參考文獻
[1] 徐振興,周磊,杜友.我國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情況[J].農機科技推廣,2017(2):20-24.
[2] 李寶英,劉杰,孔祥磊,李寶鳳.秸稈禁燒的建議措施[J].農業工程,2014,4(6):57-58.
[3] 高利偉,王方浩,馬林,等.河北省作物秸稈資源及其利用狀況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3):11079-11083.
[4] 張珺,石欣.湖南省農作物秸稈利用現狀及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9(6):135-138.
[5] 卜召成.濟寧市稻麥兩作區全程機械化及秸稈綜合利用情況調查[J].農業機械,2019(1):99-101.
[6] 龐力豪,邵蕾,葛猜猜,等.山東省主要農作物秸稈資源評估及肥料化利用經濟效益分析[J].山東農業科學,2018,50(12):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