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雯琪
摘 要:21世紀是一個以信息為基礎的社會,在信息社會中,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模式在電子商務發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互聯網金融參與者遵循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特點與本質,通過互聯網或其他工具,將多種功能組合,例如更好的協作,更低的中間成本和更輕松的操作,使得傳統的金融服務更加透明,更具參與性。本文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及其本質展開了相關研究,并對互聯網金融中的成功和失敗案例進行了詳細分析,最后預測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隨著國內外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進一步加強,未來互聯網金融將更加健康穩定地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模式;案例分析;發展趨勢
互聯網金融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蓋面廣、發展迅速、管理薄弱、風險高等特點,目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量正穩步增長,研究表明在未來三年,仍然是中國電子商務投資持續增長和“爆炸”的時期。在電子商務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金融行業正穩步向前發展。自2011年6月以來,多種財富管理產品的正式啟動標志著中國進入互聯網金融時代。當然,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在2013年推出的阿里巴巴財富管理產品中廣為人知。用戶在支付平臺上存入的余額不僅可以用于淘寶上的消費者支出,還能夠“錢生錢”獲得收益。隨著余額寶正式上線,僅過了6天,余額寶的用戶數就超過了100萬,這也使得互聯網金融逐漸進入大眾視野。
一、互聯網金融模式
為了明確定義互聯網金融模型,軟交換互聯網金融實驗室于2012年開始實施。通過對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不斷研究,該實驗室將深入分析互聯網金融相關信息,并對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和現象進行認真研究,最終系統梳理了六種互聯網金融模式,如第三方支付、P2P在線借貸、大數據金融、眾籌、信息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門戶等。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工作原理有三個核心部分:支付方式、信息處理和資源配置。在支付方式方面,個人和機構可以根據移動支付在中央銀行的支付中心(超級網上銀行)開立賬戶(存款和證券注冊)。也就是說,它不再是一個完整的二級商業銀行賬戶系統。與此同時,證券、現金等金融資產的支付和轉移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從而實現支付清算電子化,替代現鈔流通。
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最早的人力資本模型之間的個人直接金融交易將突破傳統的安全邊界和商業可行性邊界,并將更新其生命力。目前由于交易成本普遍偏低,且供求信息幾乎對稱,互聯網金融逐漸形成“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交易信息是完全透明的,且多個交易可以同時進行,同時各種金融產品均可如此交易,有利于社會福利最大化。
二、互聯網金融案例分析
隨著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金融行業以互聯網為載體開展日常業務,許多用戶逐漸習慣通過互聯網購買理財產品,形成了互聯網財務管理的理念。最近,廣泛關注的P2P借貸和嬰兒用品以“互聯網金融”的名義豐富了互聯網財務管理的方式,讓人們意識到:良好的用戶體驗和低財務管理門檻是互聯網金融對互聯網金融的重要貢獻,超越了純粹的渠道。然而,良好的經驗和低門檻在市場培育和投資者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可以激活市場的一部分。除了購買力限制之外,金融產品的復雜性和人們對風險的恐懼正在阻礙普通用戶,特別是對于那些不了解金融產品的用戶來說,是投資金融市場的主要障礙。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成功案例必然伴隨著失敗案例。
1.成功案例分析
Mint是一個經典的個人財富管理網站。Mint擁有多項創新性功能:首先,它可以通過授權將所有用戶的帳戶信息(例如支票,儲蓄,投資和養老金)鏈接到Mint的帳戶來自動更新用戶的財務信息。其次,它可以自動將各種收入和支出信息分為不同的類別(如餐飲、娛樂、購物等)。這兩個功能的組合,使得用戶相當于擁有一個個人金融中心,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他們的財務狀況和日常收入和支出。更重要的是,Mint可以使用數據統計來幫助用戶分析費用比例,制定個性化的省錢計劃和財務計劃。
憑借易操作和免費的Guards策略(其收入主要來自向用戶推薦“以幫助您省錢”、“金融產品傭金”等),Mint網站受到青睞。目前,它是美國最負盛名的免費個人理財網站,注冊用戶超過1000萬。
2.失敗案例分析
第一保安銀行(SFNB)由三家美國銀行和兩家計算機公司共同成立,該銀行完全依賴互聯網進行運營,包括:廣泛的銀行服務,包括電子支票業務、利息支票業務、貨幣市場、基本儲蓄業務、信用卡和CDS等多種金融服務。由于成本低,該銀行一年后開設了約7,000個賬戶,存款總額超過2000萬美元。
然而,由于網上銀行固有的缺陷,SFNB并沒有盈利,因為資金運作渠道有限,營業網點和員工限制,SFNB難以將專業金融服務技能作為傳統國際銀行的核心競爭力。靈活運用各種金融工具獲取利潤,但以網絡運營的便利性和更高的儲蓄率吸引客戶。結果,客戶粘性不夠,導致組織的盈利能力很差。隨著大型銀行加快電子銀行布局并降低成本,其優勢已經消失。最終SFNB被加拿大皇家銀行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除技術部門以外的所有部門。
三、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分析
1.產品多元化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平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成為P2P行業的熱門話題。事實上,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是未來的主要趨勢,無論是在政府層面還是在市場層面,互聯網金融信息的披露和透明度已成為業界的一個難點。由于缺乏統一的規范和制度要求,各種P2P平臺的信息披露方式多樣化。大多數P2P平臺將披露有關一般公司的基本信息,包括公司許可,團隊介紹和辦公環境,但具體的借款項目及其他信息披露較少。互聯網金融業正在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產品也將變得更加多元化。
2.理財多元化
近年來,大部分網絡理財產品都處于低谷期,而銀行的理財產品逐漸在收益方面獲得優勢,互聯網財務管理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商業模式。隨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財富管理產品的引入,公眾恢復了投資理性。為了重新獲得用戶的關注,產品和營銷創新是必須的,但由于缺乏耐力,網絡理財產品逐漸放棄了產量的斗爭。除了基金管理、保險、房地產等傳統理財,消費者旅游和票據也成為互聯網金融的新方向。P2P和P2C等產品創新層出不窮,各個年齡段都有各種各樣的人參與。
3.傳統向互聯網轉型
在互聯網思維的指導下,銀行、保險公司、經紀公司等傳統金融機構也開始轉型為網絡金融,網上銀行、直接銀行、消費金融、微銀行和非接觸式“閃存支付”已成為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的關鍵領域。傳統金融機構的積極崛起一方面是互聯網金融的良性刺激,另一方面是金融改革的真正需要。在這個階段,國家、社會和公眾的財政需求正在發生變化,傳統的財務依從性已經過時,不符合趨勢,因此轉變并積極應對變化非常重要。但無論如何,傳統金融機構的精神面貌仍然值得認可和期待。
4.行業合作進一步完善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的許多企業都希望抓住機會分享金融紅利,因此,跨境合作和土地掠奪現象已成為當前互聯網金融業的一大亮點。運營商、零售、房地產、電子商務、互聯網公司、傳統金融機構、國有企業等的合作,可以幫助形成多維度、完全競爭的互聯網金融格式。
四、結論
互聯網金融是金融機構和投資者之間更快捷、更便捷的橋梁,顛覆了傳統財富管理遺留下來的信息不對稱和高昂的交易成本。在信息社會中,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模式在電子商務發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互聯網金融參與者遵循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特點與本質,通過互聯網或其他工具, 將多種功能組合,例如更好的協作,更低的中間成本和更輕松的操作,使得傳統的金融服務更加透明,更具參與性。同時通過這種方式,投資和財務管理將真正進入大眾生活。本文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及其本質展開了相關研究,并對互聯網金融中的成功和失敗案例進行了詳細分析,最后預測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在投資和財富管理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隨著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進一步加強,未來互聯網金融將更加健康穩定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平.迎接互聯網金融模式的機遇和挑戰(EB).21世紀經濟報道,2012-9-1.
[2]馮軍政,陳英英.P2P信貸平臺:新型金融模式對商業銀行的啟示[J].新金融,2013(5).
[3]王軍.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3):10-12.
[4]陳乾.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J].現代商業,2014(3).
[5]徐可心,呂一凡,詹方祺.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特質性演進歷程研究——以P2P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6(27).
[6]馮艷麗,岳志坤.甘肅實施P2P互聯網金融創新機制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06).
[7]陳凱.金融經濟.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出臺,投資P2P更放心[J].2015(17
[8]吳斌.互聯網金融之P2P網貸[J].商,2016(14).
[9]潘婷婷.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及其風險監管研究——以P2P平臺、e租寶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2).
[10]霍偉東,王明彬.互聯網金融:平衡監管與創新——基于P2P網貸平臺的視角[J].西南金融,2015(07).
[11]趙建良.P2P互聯網金融的現狀與前景——信息流理論模型的分析與應用[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7(03).
[12]張及.互聯網金融之P2P問題的探討[J].商,2016(05).
[13]孫舒宜,張麗麗,羅真怡,杜家豪,胡艾琳.互聯網金融中投資者的風險規避——以P2P和眾籌為例[J].中國商論,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