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教學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重要的科學,它不僅是學生了解法律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是加強學生法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無法實現教育的最終目的。本文以初中道德與法治為切入點,對構建高效教學課堂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7-006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059
在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其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但在具體的教學中,道德與法治這門課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
對于初中生來說,正值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尤為重要。就目前而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現狀,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重視程度不夠
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部分學校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并未受到重視,課時安排較少。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對這門課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心不在焉的”狀態(tài)。
(二)教學方法落后
在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采用“填鴨式”教法進行教學。并且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至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
(三)課堂氛圍枯燥
在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鑒于學科內容比較嚴謹、概念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再受到教師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影響,在具體教學活動中,課堂氛圍比較枯燥,學生學習興趣較低。
(一)改變傳統教學理念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并將素質教育作為第一位,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進而在教學過程中對其進行全面落實。在新教改理念下,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全面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中學時代》這一課內容的具體教學活動中,要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中學時代的作用,并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提出某一個問題,讓學生圍繞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全面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氛圍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活躍的課堂氛圍尤為重要,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在構建高效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高高在上的形象,通過各種形式,建立一種平等的、良好的師生關系,并讓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敢于積極回答問題,并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例如,教師在進行《“我”和“我們”》的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談一談對“集體”的理解,并針對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相互幫助、共同進步、樹立集體意識等,進而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通過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拔河、評選優(yōu)秀班集體等活動,使學生對“集體”這一含義進行深刻的理解,并使得學生充分認識到集體的重要性。
(三)聯系生活實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中,教師對教材的依賴性比較大,甚至個別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照本宣科,以至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枯燥乏味,使得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構建高校課堂過程中,必須要以教材為基礎,并將教材中相關知識點與學生實際生活中的事例進行有機結合。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得學生在實際的真實情感體驗中,真正體會到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意義。例如,教師在進行《學習新天地》教學活動中,就可以充分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將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點與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情境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認識到語言學習,以及與人溝通和交流的技巧等,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學會與陌生人進行交流等。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現代教學中的一項重要手段。教師在具體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努力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有效的手段,利用圖片、視頻、音頻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學習的情境,使得學生快速融入到情境學習過程中。將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可使得教學的重難點更為突出,并以直觀和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道德與法治是初中一門重要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立徳、樹人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必須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車俊龍.淺談如何推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J].才智,2018(34).
[2]吳元彬.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提問有效性的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1).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劉東德(1965.3—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中學高級,研究方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