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潤澤
【摘 要】 “互聯網+”的出現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在教學中“互聯網+”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積極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展開教學改革,改善教學質量和效率;且“互聯網+”的教學模式更加符合現代學生的心理需求,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教學的順利實施。
【關鍵詞】 互聯網 ?小學語文教學 ?策略
“互聯網+”將網絡技術全面應用到傳統行業中,旨在使社會各個行業都發生深刻變革,提升工作效率。兩年過去了,“互聯網+”是一場成功的改革,促使我國很多領域都實現了創新,也使我們日常的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直接引導了以創新驅動的“新常態”發展。“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提出,可以為改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供新的思路。筆者結合已有的經驗,嘗試提出實現“互聯網+”環境下語文教學的對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
一、激發閱讀興趣,調動積極性
“互聯網+”能為我們提供便捷的預習平臺——班級QQ群。教學新課前,教師可以通過QQ群發放學習任務單——告訴學生要做什么,而這些學習任務單就是學生課前學習情況的直接反饋。通過學習任務單首先可以驅動學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采用不同的方式(通過課文閱讀勾畫、網絡搜集、圖書查閱等系列的活動)自主學習,將自主探究作為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手段,呈現在課前的教學活動中,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開放性和自主性;其次讓學生上傳朗讀錄音,可以讓學生互相了解各自的朗讀情況,向優秀的朗讀員學習,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朗讀能力,并進行個別指導,給出針對性評價及建議;第三,學生借助微課這種具體、形象、典型的動畫教學情景,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認知水平,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第四,學生還可以結合任務單在交流平臺上圍繞問題,討論交流,尋求相應的解決方式,同時能夠發現他人理解的獨特之處,懂得自身的不足并探求原因,從中獲得啟發,進而取長補短。在這種積極思維的交流與碰撞中,學生的探究意識更明顯積極,也更好地啟發和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同理,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能讓教師洞察到更多的學情,明確教學的方向。這種網絡教學的交互性和合作性既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有效地驅動學習動機的形成,為后面的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利用互聯網優勢,創立課堂情景
目前,情境教學被越來越多的課堂所認可,在教學中建立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能夠給學生一種新的學習環境的感覺。在這種環境中,一方面,學生能夠對所處的環境有新鮮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生;另一方面,帶領學生進入情境,能讓學生更理解文中人物的感情,幫助學生對人物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資源,進行建立情境。
比如,教師可以將互聯網上對課文改編而成的動畫片、視頻等給學生播放,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看視頻的時候能夠將自己帶入進去,率先對課文有一定的了解,從而讓后續的課堂程序順利進行。教師利用互聯網的資源時要注意,選取適合小學生觀看的視頻和資料,這些視頻和資料要通俗易懂,要對課文的理解有所幫助。教師在利用互聯網資源對學生進行視覺和聽覺上的刺激時,也要在其中和學生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將學生的思維往關于課文上進行引導,利用小學生好奇的心理,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對問題進行解答。這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刻的記憶,從而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有效解決難點
互聯網信息體技術教學是能夠更加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教學更加智能化,更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特別是在知識呈現先更簡單、直接,這無疑能夠使教師通過簡單的操作就能夠給學生呈現所學,節省了時間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多媒體的應用能夠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的知識儲備相對薄弱,理解能力特別是抽象思維能力是較差的,多媒體技術能夠通過直觀的圖片、漫畫或者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呈現所學。這樣能夠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四、借助網絡技術,有效提高寫作能力
寫作是很多學生頭疼的事情,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借助“互聯網+”提供的現代教育技術,引導學生加強閱讀,利用網絡資源多積累素材。
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中,我經常帶著學生一起去網上搜尋資料,利用百度、360等搜索引擎,幾秒鐘就查到了幾百個甚至幾萬個相關的資料。我們班的學生最喜歡去的就是“小學生作文網”,因為這里就像一塊沃土,不僅有和他們同齡的孩子發表的習作,更重要的是,網上還有我們班學生自己投稿的精彩之作。他們或以自己的真實姓名或以自己的筆名,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網上作文本,那種成功的喜悅是無法言表的。而當學生看到身邊的好朋友的精彩之作竟然發表在網上時,學生用一種好奇的眼光與新鮮的感受體驗著這種新興的溝通方式,個個爭相進入該網頁。我鼓勵學生以一種“主人翁”的姿態一起參與習作的討論版,給學生營造一個平等、舒暢的學習空間。有了網絡技術的支持,學生寫作的熱情更加高漲,寫作能力有所提升。
總之,互聯網代表著新時代的發展,教育也應該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互聯網+”背景下的教育既面臨著挑戰,也面臨著機遇。對此,我們既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又要冷靜面對,沉重思考。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式,因材施教,切實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從而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與“互聯網+”的和諧發展,保證小學語文教學緊跟時代的發展,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 曹冬妮.基于“互聯網+”戰略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研究.廣西教育,201,29.
[2] 陳慧蓮.構建“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優勢與策略.考試周刊,20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