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飛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轉變教學觀念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是要運用豐富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終身學習的意識與能力。初中階段的教學是學生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而漢語言文學是初中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轉變教學觀念,做好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勢在必行。
關鍵詞:新課改;漢語言文學;觀念轉變
漢語言是華夏兒女溝通與交流的母語,不僅是五千年中華文明世代傳承的重要形式之一,更是肩負著華夏民族交流與表達的重任。尤其是在初中階段,漢語言文學是學生從掌握基礎的漢語元素向初期的漢語言文化過渡的關鍵階段。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必須要轉變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觀念,提升漢語言課堂教學效率,從而促進學生漢語言文學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
一、新課改背景下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轉變的重要性
與傳統語文文言文的教學不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將教學的重點由文言文的基礎知識轉移到對漢民族語言的文學性方面的探究,也就是漢語言文學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與民族文化。從另一方面來看,也就是新課改下的初中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實質并不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加強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必須摒棄傳統教學中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弊端,轉變教學觀念,從培養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興趣和敬仰之情開始,切實踐行素質教育與文化教育課程改革的宗旨,實現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目標。
二、新課改下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轉變的策略
1.聯系生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任何一種知識的學習與獲取,都需要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夠收獲最大化的學習效果,因此新課改背景下開展漢語言文化教學的重要前提就是使學生心甘情愿地投入到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之中。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提升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興趣,首先就要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再固守過去教學中為應付應試教育而存在的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機械刻板的學習方式,而應當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采用分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主導課堂學習的進程,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只是起到引導與總結的作用。比如在教學《傷仲永》這篇文章時,在為學生介紹這篇文章所講述的主要內容之后,我們便可以引導學生針對“方仲永”這一現象展開討論,讓他們列舉生活之中或者身邊所發生的類似的故事。于是學生便開始討論起來,有的學生說一個自己從小一同長大的好朋友一直成績優異,乖巧聽話,忽然就不再學習,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如此,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能夠將所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認識到古往今來沒有誰天生就具備超能力,有的只是在某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但是即便是有優勢,任何事情也都還需要自己后天的努力才能做好。
2.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斷的文明,漢語言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持了延續性的語言。但是由于漫長的歷史演變,現代漢語與古漢語語言依然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初中生由于語言知識積累有限,對于文言文存在著較大的隔膜感與抵觸情緒,且由于大部分文言文的學習都伴隨著背誦、文言知識等考點,使學生在面對文言文時就會感到一種壓力,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也是轉變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的一種方式。比如,在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會遇到一些生僻字,不僅生活中不常見且讀音奇怪,為學生的漢語言詞匯積累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最近從抖音上走紅的一首歌曲《生僻字》,這首歌曲全部都是由生僻字組成,旋律優美,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學唱這首歌曲,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但掌握了這些生僻字的讀音、字形,為了幫助記憶,對于不懂的字詞也會主動去探究,不僅激發了學生對漢語言學習的興趣,也使學生感受到漢語言的學習也不全是“之乎者也”等枯燥的知識。
3.優化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漢語言的學習就是一個逐漸積累、沉淀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轉變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學生對于漢語言文學的興趣以及對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然后才能樹立學生終身學習的理念。在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以及家長檢驗學生對漢語言知識掌握程度的主要方法就是學生的考試成績,總也走不出應試教育的舊循環。新課改背景下,轉變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的核心因素就是要優化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從以成績論英雄轉變為以學生的綜合表現作為評價標準。比如學生雖然成績不好,但是在學習過程中表現比較積極,對于學校組織的漢語言活動都有極大的興趣,且能取得較好的成績,我們也要對他們給予及時的鼓勵與肯定。如此,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漢語言綜合能力。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積極轉變漢語言文學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漢語言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張海宇.淺議漢語言文學對中學生的重要作用[J].科技風,2016(23):19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