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彥興
摘 要:新課程標準下,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滲透情感教育,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這樣學生才能夠對所學語文知識有更為深刻的理解與認知,樹立積極的情感價值觀,同時也能夠為開展素質教育工作奠定穩(wěn)固的基礎。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和教訓,針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方法展開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教學方法
初中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工具性非常強的學科,屬于人們表達情感的工具,同時也能夠在思想交流過程中發(fā)揮出傳遞的作用,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滲透情感教育,以此來陶冶初中生的情操,提升其審美能力,面對問題能夠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與認知,營造和諧、輕松的語文課堂氛圍,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語文課堂的積極性,師生之間共同構建高效語文課堂,引導學生為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穩(wěn)固的基礎。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但是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部分學生缺乏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對于他們來講語文知識較為枯燥無味,往往處于被動接受語文知識的狀態(tài),這樣不僅無法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還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抵觸心理。針對以上問題,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其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從而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比如,在學習《云南的歌會》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動態(tài)展示一些關于云南歌會的視頻與圖片,這樣學生就能夠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語文課堂中,把教材內容更為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與氛圍,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作者對于人生、生活的摯愛,體會文章中隨意、瀟灑、明凈的文字風格。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正確把握文章的情感與思想,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培養(yǎng)初中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二、掌握情感脈絡,增強情感體驗
俗話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生動、形象的語文課堂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掌握文章的情感脈絡,增強情感體驗,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感染、打動學生,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潛移默化地傳遞藝術感染力,觸動初中生的情感世界,可以明確所要學習的重點、難點內容,充分突破僵硬、常規(guī)的語文教學模式的束縛,而是要分析文章中情感的內部聯系,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與人文素養(yǎng)。比如,在學習《鄉(xiāng)愁》的時候,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現出的是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教材中的詩文雖然很短小,但是可以呈現出一幅幅形象、生動的生活畫面,對于妻子、母親、祖國的眷戀與思念都融合在了一起,教師要在教學中把作者渴望國家統(tǒng)一、渴望親人團聚的愿望展現出來,重點抓住墳墓、船票、郵票等字眼,讓學生多角度地去思考文章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的愛國之情,從而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國家發(fā)展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注重課外閱讀,拓展情感外延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要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內,而是要注重課外閱讀,以此來實現情感外延,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感悟能力。在語文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拓寬自己的語文知識面,同時也能夠豐富自身的情感世界,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比如,在學習《沁園春·雪》的時候,詞的上闋展示出遼闊的北國風光,而下闋展現出壯麗的山河篇章,充分渲染出了作者想要表達的偉大抱負情懷。在學習了《沁園春·雪》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閱讀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詩詞能夠體現出作者想要建功立業(yè)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包含了更多的無奈與失意,教師可以讓學生把這兩首詩詞放到一起去分析、比較,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在日常語文教學中,可以多多分享一些優(yōu)秀課外素材,讓學生擁有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樹立積極的情感價值觀。
四、結合課本內容,激勵、認同學生
初中生正處于培養(yǎng)人生價值觀的重要階段,他們不喜歡安靜、活潑好動,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來設定教學方案,利用課本內容來認同、激勵學生,以此來培養(yǎng)初中生積極的情感價值觀,能夠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去面對學習與生活。比如,在學習《再塑生命》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怒放的生命》這首歌,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想,并且提出問題: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問題、挫折的時候,需要保持何種心態(tài)?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自己生活中的真實故事,用一些勵志的小故事讓學生明白,在面對挫折的時候,一定要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勇于面對困難與挫折,這樣才能夠擁有強大的內心,成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多多表揚、肯定學生,積極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這樣既能夠提升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總之,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滲透情感教育,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價值觀,與作者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擁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學習態(tài)度,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參考文獻:
[1]屈鑫慧.新課標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渤海大學,2017.
[2]莫全洪.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1):131-13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