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加峰
【摘 ?要】 在微時代背景下,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形態以及教學標準方面發生顯著變化。教師需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對課堂教學進行創新與優化,從而全面提升學生信息化專業素養。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微時代背景下,教師如何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展開有效分析。
【關鍵詞】 微時代 ?高中 ?信息技術 ?核心素養
前言:微時代主要載體具體體現在微博、微信等信息化軟件,它實現了信息迷你化與扁平化發展。微時代的到來,給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帶來全新挑戰。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需要重點思考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在信息技術領域實現長遠的發展。
一、微時代下促進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意義分析
在新時期的社會背景下,微概念被有效提出,并且廣泛應用于現實生活各個領域,推進了微時代的到來。在微時代的背景下,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梢哉f,微載體在促進核心素養教學改革方面發揮的作用十分顯著。微博、微信、微課等系列為載體,在信息技術課程領域具有顯著的教學功能和優勢。首先,因為微載體所包含的信息資源具有迷你化與扁平化特點,因此,合理應用微載體能夠豐富信息技術課程資源,便于學生拓展學習。同時,微載體在現代高中生生活領域應用比較普遍,容易受到高中生推崇和歡迎??梢?,微時代在發展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方面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對此必須加強思想重視。
二、微時代下促進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對策探究
(一) 利用微載體,促進學生的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是核心素養的前提基礎,也是學生深入學習信息技術的通行證。因此,教師在組織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時,需要合理借助微載體,加強學生信息意識培養與提升,讓學生對信息在敏感度和判斷力方面獲得良好的能力素養。例如,微博作為微時代背景下的重要技術產物,將其合理應用到信息技術課堂上,能夠有效豐富課程資源。比如說,在課堂上,教師以微博為載體,確定某一社會話題,如“交大實驗室爆炸事件,”之后,引導學生對該話題事件發生的具體原因、經過以及最終呈現的結果,自主搜集信息,并在課堂與教師、同學之間進行互動與討論。讓學生在微博的支撐下,掌握更加豐富的信息資源,從而對事物做出更加正準確的判斷。例如,教師在圍繞“信息獲取”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時,可以合理利用微博,組織互動教學。引導學生就“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起因,事件發展以及后續處理結果等相關信息資源進行搜集和統計。之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所掌握的信息資源進行進一步加工和處理,創新出一個信息量更加豐富的信息載體。讓學生在微時代背景下,懂得信息發掘與處理的重要意義。
(二) 利用微載體,培養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
教師在組織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時,需要合理利用微載體,對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從而實現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微信的教育功能和優勢。首先,教師需要對教材資源進行合理發掘與整合。之后,將相關課程資源,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整理并統一到數據庫當中。然后教師將相關課程信息,通過微信平臺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自主選擇課程信息,針對自身在信息技術領域的薄弱之處,有針對性地選擇課程素材進行自主學習,從而保證學習效率更加顯著。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學習水平,對課程素材難度進行分類。然后,根據學生學習等級,分層推送課程信息。依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困惑,進行微信自動回復信息體系編輯,模擬一些信息化軟件的自動回復功能體系,對學生的課程學習問題,進行及時回復,從而實現學習困惑和難題的及時解決,保證學生學習實效。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微信的群功能,對課程內容進行遠程講解。例如,教師在進“IP地址及管理 ”相關內容教學時,可以利用微信的功能,對學生進行遠程教學。利用微信群與學生之間圍繞此部分內容進行教學和互動,從而有效拓展信息技術教學渠道,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三) 利用微載體,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核心素養教學背景下,學生創新能力占據重要組成。因此,教師在組織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合理利用微載體,為學生創建創新性的課堂環境。鼓勵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自主性探究與創新實踐,從而實現學生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創新思想,以及實踐技能的全面訓練與提升、教師可以借助于微課視頻、微信等為載體,構建全新的課程體系,滿足學生的創新學習與發展要求。首先,教師可以將課程內容整合成微課視頻,構建翻轉課堂。引導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對信息技術內涵加深理解與感悟。例如,教師在圍繞“多媒體信息加工與表達”相關信息技術課程內容時,需要將此部分內容通過微課視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之后,教師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課題內容,自主設計創新項目。比如說,學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以合作的方式設計和制作微電影。而教師可以借助微信向學生提供適合高中生借鑒和學習的微電影制作方法,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思路,提高創新實踐能力。
(四) 利用微載體,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意識
在核心素養教學導向下,教師需要重點加強學生社會責任意識有效培養。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需要合理利用微博、微信,將信息技術領域安全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思想理念有效地滲透給學生。促使學生對信息技術形成準確的思想觀認知,并且在今后的使用和實踐過程中,能夠嚴格遵守使用規章體制,保障信息安全。例如,教會可以借助于微信或者微博,將“信息安全”相關內容和素材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對此部分內容加深理解與感悟。
結論:綜上,對高中生來講,信息技術是一門重點學科,學好信息技術,對學生今后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微時代背景下,教師需要利用微載體,培養學生信息意識,數字化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意識,從而實現高中生全能型信息化素質培養,為其在今后更好地適應信息化社會發展,奠定良好的信息知識儲備。
參考文獻
[1] 令莉.淺談微時代下如何促進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8(50):252-253.
[2] 葉巧蕊.微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路徑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153.
[3] 于歡,韓文峰,蘭碧瑩.淺析“互聯網+”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J].中小學電教,2017(0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