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菲,邸大琳,孫 萍,彭美玉,林志娟,徐靈芝,秦 浩,鞠吉雨
(濰坊醫學院,山東 濰坊 261053)
近年來,隨著我校留學生的不斷增多,如何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符合國際醫學教育標準的留學生成為不斷探索的課題[1]。醫學免疫學是生命科學的前沿學科,其內容抽象難懂,系統性強。如何使學生既能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又能提高學習興趣,是改善免疫學教學效果的關鍵[2]。目前,傳統的教學模式仍是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為主,這種教學方式盡管能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免疫學基本理論,但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性[3]。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CBL),這種教學法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興趣,并能夠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4]。經過探索和實踐,在留學生醫學免疫學授課過程中將LBL與CBL教學法相結合進行教學改革,通過總結教學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一)研究對象。
本校招收的2014級留學生第21批為實驗組,接受LBL聯合CBL教學,第20批為對照組,進行LBL教學,每組為60人,兩組學生授課教材一致。
(二)研究方法。
1.教學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的LBL教學法授課。實驗組選擇四次課(8學時)采用LBL聯合CBL教學法,步驟如下:(1)教師選取與授課內容相關的臨床案例并設計問題,授課前1~2周布置給學生。(2)每5~6名學生為一個學習小組,自行查閱資料,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分析案例并制作成PPT。(3)授課過程中,教師首先采用LBL教學法講解基本理論知識,預留出一定時間,進行CBL教學。各小組安排一名學生進行匯報,同組的其他學生可以補充說明。匯報結束后其他組學生可以提出問題并由該組成員答疑。(4)最后,教師針對案例討論進行點評和歸納總結,并對討論不準確的地方進行講解。
2.評價方法。學期末用相同的試卷進行理論考試,用相同考核標準進行實驗操作考核,比較兩組學生成績的差異;并且發放調查問卷,進行教學效果評價。
(三)統計學處理。
(一)問卷調查分析。
課程結束后向實驗組60名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以評價教學效果,問卷回收率100%。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普遍認為LBL聯合CBL教學法能顯著激發學習興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均得到明顯提高,并且有利于臨床思維的培養(見表1)。
表1 教學效果評價調查問卷結果
(二)考試成績分析。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學生的理論考試及實驗操作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考試成績分析分)
注:* *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1;*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5
隨著我校留學生招收規模的不斷擴大,醫學免疫學的全英文授課也成為我教研室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對留學生而言,中西方文化教育背景和生活習俗的差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學習態度及學習興趣,加之醫學免疫學各個章節知識點前后滲透,知識抽象,使其成為老師最難教,學生最難學的課程之一[5]。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提高留學生對于醫學免疫學的學習積極性,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傳統的LBL教學法,是以教師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為主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但也有其優點。免疫學的基本理論系統性強,通過教師的講解,可以幫助學生將前后知識點串聯起來,從而使學生可以較為系統地掌握免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為了改善LBL教學法不能很好調動學習積極性的問題,在進行LBL教學的基礎上又嘗試引入了CBL教學法。CBL教學法是以臨床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團隊協作,可以體驗學習帶來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且可以幫助學生利用現代免疫學的觀點去分析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這些能力的培養恰恰彌補了LBL教學的弱點,因此,在留學生醫學免疫學的教學中嘗試將LBL與CBL兩種教學方法結合起來進行授課。例如,在超敏反應這一章,通過青霉素過敏的臨床案例,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青霉素能夠引發超敏反應,其發生機制是什么,如果遇到青霉素過敏的患者應該怎樣急救等問題。再比如,我們在講述完免疫應答的知識后,引入乙肝病毒感染的臨床案例,圍繞抗病毒免疫這一中心,使學生明確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應答在乙肝的發生發展中分別起到了什么作用,了解在乙肝病毒復制活躍時為什么要用干擾素進行治療,以及為什么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等問題。對于這些病例,學生都很感興趣,積極查閱文獻,小組內提前展開激烈討論分析解決問題,課堂上利用PPT,與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交流。在此過程中,學生們不僅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對枯燥的基礎理論知識也加深了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實驗組的期末考試成績也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留學生醫學免疫學教學中,采用LBL結合CBL教學法進行授課,兩種教學方法互相取長補短,相得益彰。當然,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臨床病例學生理解不到位,討論時間不充足等問題,今后,將不斷完善,使LBL和CBL教學法更好地結合起來,最終達到培養國際醫學人才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