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
摘要:信貸分析與決策,是一個綜合運用知識的過程,包含非財務因素和財務因素。財務報表應當客觀、完整、真實的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作為信貸決策的核心依據。但是小微企業財務報表普遍造假泛濫,失真嚴重,在信貸分析中逐漸居于次要地位。本文分析了小微企業財務報表在銀行信貸決策中的困境,并試圖找到獨立、客觀、高效的第三方信息,在企業財務信息和經營信息之間架起一座穩固的橋梁,為信貸正確決策提供依據。
關鍵詞:小微企業;財務報表;失真;解決途徑
中圖分類號:F8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9)09-0128-02
一、引言
信貸分析與決策,是一個綜合運用知識的過程,包含非財務因素和財務因素。非財務因素包括客經濟政策、區域信用環境、所處行業的供求關系狀況及變化趨勢:客戶在所處行業中的位次、市場占有率、發展前景、競爭優勢等情況;客戶公司治理結構是否完善、內部控制及財務制度是否健全;客戶經營戰略是否與市場需求變化相適應、生產技術和工藝是否符合國家規定標準并具有一定的先進性、產品質量是否滿足國家相關規定、產品市場供求狀況、產品定位和市場細分是否符合實際、是否具備穩定的供貨渠道和銷售網絡、當年及未來一段時期的經營計劃是否合理等。
財務因素包括信貸業務人員應對客戶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等報表之間的鉤稽關系進行審核,必要時應對財務報告中的重要財務數據與總賬、明細賬(憑證)進行核對;對客戶長期或短期負債能力、營運能力、收益能力等核心指標與同業或行業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判斷是否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分析客戶資產負債結構是否合理,與前期相比是否發生重大變化、變化原因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對外過度擔保的問題,必要時應進行利率、匯率等敏感性分析:分析未來可能對客戶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合理預測客戶未來的現金流,對還款計劃的合理性及可行性進行認定。
財務因素更多是從微觀角度分析公司的長、短期償還能力和營運狀況,而反應一家公司最重要的財務因素工具即財務報表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公司貸款申請能否成功,因此,財務報表雖然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但仍然是信貸人員了解公司、做出信貸決策非常重要和核心的依據。
二、小微企業財務報表特點
(一)科目簡單
由于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和小微企業由于受自身經營規模限制,財務報表科目相對簡單,一般沒有復雜的長期股權投資、遞延所得稅、金融資產等科目,也不會涉及報表合并等。報表通常是常見的科目如:貨幣現金、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其他應收賬款、短期借款、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等,數據來源一般是簡單匯總不涉及攤余成本、報表合并等復雜計算,《小企業會計準則》也不要求編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二)可靠性較差
小微企業很多沒有聘請專職的會計人員,特別是高素質的會計人員,報表差錯較多,相互鉤稽存在明顯錯誤,使用會計準則很多也不規范,即使簡單會計科目貨幣資金,有些也把個人賬戶資金和公司賬戶資金混同:許多小微企業也不做資產的減值測試,導致資產質量失真。同時,實際控制人和公司資金沒有做到獨立運行,相互間往來頻繁,財務人員如不能規范記賬,將導致財務狀況混亂,不能真實反映公司的資產負債狀況。
(三)財務數據惡意變造、偽造嚴重
小微企業經營者內部控制淡薄,組織機構設置不完善,更不會設置內部監督機構,公司老板“一言堂”嚴重,資金使用隨意。賬簿設立不健全,使得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先天缺陷”,再加上缺乏外部監管,企業經營者出于報稅、信貸或者其他非正常原因,報表數據被隱瞞、篡改甚至被惡意造假等問題嚴重。
(四)完整性差
一套完整的小微企業報表包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和報表附注,小微企業,出于人力資源成本考慮,常常缺乏現金流量表和完備的報表附注,使得報表使用者難以全面了解整個公司的會計信息,可理解性較差。
三、小微企業信貸分析難點
財務分析的方法有一般分析方法和技術分析法。一般分析方法主要有:定量分析法與定性分析法;靜態分析法與動態分析法;獨立分析法與相關分析法。技術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這些分析方法在小微企業信貸分析中也很實用。小微企業財務報表數據如真實、準確、全面,在申請貸款過程中,信貸人員對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等能很快做出準確的判斷。但小微企業報表的不足,實際信貸分析中卻面臨諸多困難。
(一)財務數據核實的困難
由于小微企業為了獲得貸款,美化甚至編造財務數據的情況嚴重,銀行對小微企業提交的財務報表常常帶著“有色”眼光甚至偏見來審視。信貸人員對財務數據真實性的核實是信貸調查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對財務報表科目的一一核實會花費信貸人員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例如對存貨的核實,要核實賬實相符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同時,眾多的小微企業記賬粗略,甚至沒有專門的會計做賬,導致賬證、賬賬、賬實核實相當困難。
(二)信貸人員自身會計水平限制
小微企業的財務報表通常未經高信用等級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要依靠信貸人員自身的會計水平核實其真實性,而通常信貸人員不具備審計水平,對小微企業報表核實有“畏難情緒”,同時,小微企業申請信貸的金額通常都不大,大多在1000萬元以內,與信貸人員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相比,其投入產出比較低,增加了小微企業融資難度。
四、解決的途徑
由于小微企業報表真實性、客觀性、完整性較差,增加了分析報表的難度和成本,在信貸分析中由本來的核心地位變為次要地位,要解決這一難題,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企業自律,加強自我約束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是對企業財務報告中所提供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對優化宏觀經濟結構、提高微觀經營效率、改善社會公眾投融資決策、實現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與社會財富的公平分配,有著重要的作用。企業應當提高自律。加強自我約束和內部監督,對社會報表使用者,提供真正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的符合會計信息質量披露的財務報表。
(二)替代報表分析的方法
核實小微企業報表數據的真實性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成本,與信貸收益嚴重不匹配。在小微企業申貸過程中,找到高效而簡潔的判斷公司營業狀況的方法確有必要。
1.對納稅健全的企業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3月24日公布:自2016年5月1日起,將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方案細則。營改增以后,稅務局加大了稅收征繳力度,眾多的作為一般納稅人的小微企業,增值稅納稅行為逐步規范,其納稅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經營狀況。對小微企業財務狀況的分析,可以從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和企業所得稅申報表納稅情況得到初步的經營分析結果。
2.對銀行流水的核查
隨著支付方式的越來越發達,現金交易越來越少,非現金交易越來越普遍。網上銀行成為企業普遍使用的支付手段,銀行流水反映了一個企業現金收支情況,對每月銀行流水統計和分析。能知道企業經營規模。小微企業銀行流水分析包含對公流水和對私流水,對銀行流水的分析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流水分析應對同名戶、關聯戶的交易剔除
對于同名戶、非交易大額往來、關聯賬戶如股東往來款、父母子女往來打款等款項在核算的時候予以剔除。
(2)流水的進出要與經營主體相匹配
小微企業的銀行流水應當與企業主營業務和經營模式相匹配,不同的企業經營模式銀行流水有不同的特征。如小型超市,其進貨和銷售都有分散、零星、小額的特點;而鋼貿銷售有進貨大額、一次性,銷售零星分散的特點。
(3)對交易對手進行分析
銀行的流水要關注客戶的下游質量狀況,下游客戶群是什么樣的,哪些是大客戶,哪些客戶是每月都固定的回款等信息。
3.分析社保繳納和代發工資情況
一個公司社保和工資的支付能力直接反映了企業的經營和盈利狀況,如企業逐年降低社保和工資的支付額,甚至拖欠員工工資和社保,說明企業經營困難,應當特別開始關注。
4.信貸人員水平的提高
對企業貸款的分析,不光要求銀行信貸人員有財務、法律、金融經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經驗。小微企業申請貸款金額一般較少。信貸人員應該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經驗積累。在貸前調查和貸中審查中及時、快速地做出是否給予貸款的判斷,以此降低貸款的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
五、結論
小微企業財務報表的失真對信貸分析造成了較大的困難,其財務數據的造假泛濫更加重了企業的融資成本,貸前調查、貸中審查工作轉而尋找更獨立、更具公信力的支持性信息。納稅證明、工資代發和社保支付情況以及銀行流水因其易獲取性及第三方獨立性特點,逐漸成為常用的信貸調查支持性證據。小微企業貸款中,這些獨立的第三方信息的高度公信力和準確性,成為最可信賴的證據,實踐中甚至可攻其一點,不及其余,選擇最簡單易得、最有把握的一種信息作為信貸分析基礎,由此快速、準確地做出判斷,從而提高審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