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興芳
摘?要:隨著新教育實驗的不斷深入,“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而且教師們對整本書閱讀的課程意識也在逐漸增強?!白x整本的書”活動開展以來,大家對整本書閱讀教學展開了積極的探索,并努力構建了整本書閱讀課程,為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得到了有效落實。本文首先闡述了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整本書閱讀課程構建的目的,接下來對新教育視野下的整本書閱讀課程構建的兩個策略進行了闡述:一是為學生讀好書創造有利條件;二是指導有方,讓整本書閱讀更加有效。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課程;構建;策略;新教育
加入新教育實驗以來,為了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我們努力探索,大膽實踐。近年來,在踐行新教育理念的過程中,專家、學者、一線教師等對整本書的閱讀教學以及課程構建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來。通過對以往的經驗總結,使我們發現整本書教學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從宏觀角度看待問題的機會,有利于培養他們整體感知的能力;有利于培養他們自主閱讀的習慣;有利于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有利于教師學科專業素養的提升,等等。這樣的閱讀教學與把文本分解的支離破碎的傳統閱讀教學相比,更能推動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因此對整本書閱讀課程的構建是有意義的,它將使以往人們認為的整本書閱讀真正在我們的教學計劃當中得到落實,從而使“課外閱讀課內化”。
一、 讓閱讀為孩子們開啟一道門
(一) 閱讀的重要性
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強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蔽覈鳚h時期的文學家劉向曾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一個強調“多讀”,一個強調“善讀”?!白x整本書”,構建“整本書閱讀課程”,就是要引導師生“多讀”,教會學生“善讀”,從而讓“閱讀”真正為孩子們開啟一道門,使他們獲得豐富的知識,讓他們的視野更加寬闊,使他們思維的視角更加多元。
(二) 構建整本書閱讀課程的目的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直比較低效,這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構建整本書閱讀課程,使整本書閱讀真正列入我們的教學計劃,讓整本書閱讀擁有時間保證,理念支撐,整本書閱讀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實現系統化、科學化、序列化,其最終目的是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他們學會正確的閱讀策略,為他們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基,同時通過該課程的構建,轉變閱讀教學中教與學的方式,使教與學雙方都樂于并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活動當中去,從而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真正落地生根。
二、 為學生讀好書創造有利條件
(一) 轉變教師觀念
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他們更加關注閱讀知識點的教學,也就是把文本分解為一系列的知識點,這樣的教學只是知識的傳遞過程,不是學生的個性化的閱讀,而且教師往往不給學生進行個性化體驗的機會。學生們閱讀課外讀物,常常被看成是“不務正業”,被老師發現了還會“沒收”。這樣的閱讀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不利于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反而會嚴重挫傷教與學雙方參與閱讀教學的積極性,教師教的無趣、無奈,學生學得痛苦、乏味。在新教育實驗倡導的“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指引下,我們積極開展營造書香校園活動,努力構建“整本書閱讀課程”,從而推動教師轉變教育觀念,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而努力,進而使閱讀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共同發展的助推器。
(二) 及時更新圖書
為了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在整本書閱讀課程構建的過程中,我們通過各種途徑讓學校圖書館的圖書和報刊不斷更新,讓每個年齡段的圖書也相應更新,每個班級的圖書角也要做到及時更新。如在低年級時我們推薦孩子們閱讀淺顯的童話、寓言、兒歌、淺近的古詩,如繪本《大腳丫跳芭蕾》《安徒生童話》等,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到了中年級閱讀著名童話、寓言、故事集、人物傳記、兒童文學,如《格林童話》《我是一個可大可小的人》。在高年級時推薦他們閱讀中外經典名著、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如《伊利亞特》《奧德賽》《西游記》等。
(三) 制訂閱讀時間
新教育實驗以來,我們給學生制訂了閱讀時間,從而使“整本書閱讀課程”的實施有了時間保證。我們要求師生每天至少閱讀半個小時。每班每周至少有一節固定的整本書閱讀課,結合晨誦、午讀、暮省的兒童閱讀課程,我們利用中午1:40到2:20或下午的課余時間開展整本書閱讀的活動。
(四) 開展閱讀活動
為了調動學生參與到整本書閱讀課程當中來,我們為學生設計了許多閱讀主題活動,如“我最喜愛的一個人物”“我最喜愛的一本書”的討論活動,提高他們口頭表達能力的各種故事會、朗讀會、演講比賽,以及為他們的書面表達搭建的平臺:讀后感征文比賽等活動。
三、 指導有方,讓整本書閱讀更加有效
我們為整本書閱讀教學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指導學生閱讀,才能使整本書閱讀教學變得更加有效果呢?
(一) “讀”“聽”結合
對于那些文字簡短,有節奏感的文章,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這些我們都建議孩子們大聲地讀,從而使他們在“美美地朗讀”中獲得審美感受,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他們的語感,使他們因為閱讀而快樂。對于那些圖文兼美的繪本故事,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電腦來播放幻燈片的同時播放名家朗讀的錄音,也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互動式的“聽”讀教學。
(二) 發揮榜樣的力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應該引領孩子們尋找榜樣,而且要適時培養優秀學生,使他們成為其他小伙伴的榜樣。一個優秀的孩子往往能帶動一大批孩子。在榜樣的激勵作用下,學生們的識字量大大增加、閱讀能力越來越強、朗讀水平也逐步得到了提升。很多孩子為了追趕上他們心目中的“榜樣”,都積極參與閱讀,有的甚至晚上準備一個小故事,第二天會津津有味地講給小伙伴聽。
(三) 多種形式的“讀”
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愛表現,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讀”,從而讓孩子們“動”起來,給他們創造多種表現的平臺。如在繪本《幸運的一天》的課堂上,根據這個繪本中人物性格鮮明的特點,教師組織了分角色朗讀活動,最后根據孩子們的建議,還開展了戲劇表演活動。當然,我們要堅持使用開火車讀,小組賽讀等形式,豐富多彩的朗讀形式將有效激發孩子們閱讀的興趣,使他們在整個過程中,通過親身體驗,深化對閱讀內容的理解。
(四) 開展合作探究活動
為了給學生搭建個性化閱讀的平臺,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有的教師最常開展的活動就是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在共讀完一本書之后,教師會專門安排一定的課時,讓師生、生生在合作探究中,分析自己對作品內容的認識,分享自己讀到的故事情節,探討書中主人公的命運。
如在閱讀完繪本《巨人的花園》后,教師就邀請學生們圍繞“真正的春天在哪里”這一主題展開討論。學生們都踴躍發言。語文發燒友青青(化名)同學首先開講:我認為孩子們是真正的春天。剛開始的時候花園一年四季美麗宜人,孩子們經常來玩,我想正是因為他們的到來,才有如此美麗的風景。后來巨人豎起了圍墻,擋住了孩子們,巨人的花園也因此變得十分荒涼,被冰雪覆蓋。后來巨人醒悟了:“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于是,他“拆除了圍墻”,孩子們“站在巨人的腳下,爬上巨人的肩膀,盡情地玩?!?,春天因為孩子的到來又重新降臨花園。學習委員桐桐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我認為春天在每個人的心里。自私、封閉的人不僅不能長久地擁有美好的事物,還會扼殺一切美與希望,就像巨人剛開始的時候把孩子們永遠擋在花園外面,他自己獨享了花園,但同時內心也變得孤獨、寂寞。當他拆除圍墻,開始接納孩子們時,他因為心里充滿對孩子的愛而變得快樂了,春天也隨之來到了他的花園,來到了他的心里……通過這樣的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學生們發現:真正的春天其實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只有內心充滿愛,懂得分享美好的事物,我們人生的春天才能到來。
(五) 做好讀書筆記
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閱讀過程中,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積累,提高他們表達的能力。我們可以要求孩子們寫讀書筆記,一方面要摘抄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為寫話、寫作積累素材;一方面,讓孩子們邊讀邊寫讀后感,不僅可以對書中的人物展開評價,還可以對作品的語言進行評價,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
(六) 組織閱讀評比活動
實踐證明各種閱讀評比活動,有利于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比如對學生的讀書筆記,有的學生做的非常認真,一個學期下來就是厚厚的一本。對于表現比較突出的學生,我們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增強他們堅持寫讀書筆記的內驅力。當然,我們還可以開展手抄報評比活動,對于積極參與并制作精美的手抄報,給予“最美手抄報”之星的獎勵,并張貼在班級黑板報上。
(七) 開展親子閱讀活動
有研究表明,有成人參與的活動孩子們認為它更加有意義。為此我們開展了親子閱讀活動。要求在家里,家長要與孩子一起閱讀,一方面要保證閱讀時間,另一方面要形式多樣。有些家長在親子閱讀活動中遇到了不少困難,教師便通過多種途徑對他們進行方法指導。長期堅持下來,家庭中也形成了濃濃的閱讀氛圍,使學生們逐漸喜愛上了閱讀,并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了有效的閱讀方法。
在新教育實驗營造書香校園等的行動中,我們通過“整本書閱讀課程”的構建,積極轉變教師對于閱讀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努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效推動了小學語文閱讀教育教學中“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提高了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使他們在參與整本書閱讀課程的過程中,真正實現了“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希望本文對整本書閱讀課程構建策略的闡述,給相關研究帶來一定的啟示。在今后的新教育實驗中,我們將為“整本書閱讀”行動的推廣和落實做出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王立.整本書閱讀的實施困境及課程模式選擇[J].教學與管理,2018(25):54-57.
[2]劉艾清.整本書閱讀過程指導須厘清的幾個問題[J].教學與管理,2018(34):35-37.
[3]申龍.分享式閱讀教學在“整本書閱讀”中的探索與實踐[J].教學與管理,2018(28):54-56.
[4]譚梅,楊葉.核心素養視閾下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32(11):21-2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