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川 康同海
摘要:國企紀檢監察機構做好“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是其最基本的義務,而且這也從側面為企業改革和發展提供了保障。筆者從實踐出發,主要分析了當前國企紀檢監察機構在履職方面的現狀,同時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國企紀檢監察機構;現狀;解決措施
一、國企紀檢監察機構履職現狀
(一)缺乏主動監督,且監督方式及方法比較單一
很多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在開展監督檢查工作的時候僅僅是點到為止,比較浮于形式,只要能夠交差,能滿足上級完成的任務就行,純粹是被動式的,不能主動的、有針對性的開展腐敗易發和多發領域的監督檢查,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有時緊、有時松、有時有、有時無,形成不了常態化。在工作方式方法上比較單一,仍然存在走馬觀花、看材料、聽匯報的情況,沒有做到深入一線調查,不能全面掌握具體情況,即使發現了問題,后續的跟進落實情況也做得不到位,未實現應有的監督效果。
(二)執紀淺顯,未做到防患于未然
有些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在平常的監督檢查時不能抓住重點,發現都是表面問題,沒有什么敏感度,不能通過相關的規章制度把想違法亂紀的現象扼殺在萌芽狀態,這和挺紀在前、抓早抓小的要求不相吻合,有些違紀現象等發現后才突然明白。除此之外,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受自身職能的局限性,不能對一些復雜問題和疑似線索進行取證,這就使得證據鏈斷裂,有些關鍵線索一旦失去,就很難在工作上打開突破口,對嚴格執紀造成困難。
(三)問責缺乏,充當老好人
有的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工作重點多放在安全事故等行政問題上,對此問責比較多,而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則比較忽視,導致責任落實不力,引發的腐敗案件問責比較少。另外,在進行問責的時候,有部分紀檢監察機構存在不好意思、不敢執行、講情面、講關系等現象,問責失于松、失于軟、失于寬的情況在很多單位都出現,多是批評教育,很少進行經濟處罰,至于黨政紀方面的處分更是少之又少,沒有做到失責必問,體現不出震懾力,未能起到應用的警醒效果,從客觀上來講,極大影響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嚴肅性,同時也讓員工不再信任紀檢監察機構,其權威性大打折扣。
二、國企紀檢監察機構做好履職解決措施
(一)國企紀檢監察機構要內外兼修,為履職營造良好的環境
當前國企采取的是雙重領導體制,因此,需要上級紀委、企業黨委和行政上給予紀檢監察機構支持和重視,也正是如此,其要把當前上級紀委對紀檢監察工作以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具體情況報告給企業的黨政主要領導和相關領導班子,爭取在干部使用、經費保障、機構配置、開展主業、分配任務等方面獲得理解和支持,既要做好內部工作,又要多和上級管理單位溝通,以便在獎懲政策上得到支持。此外,紀檢監察機構針對企業自行解決困難的情況要適當鼓勵,追責時要適當減輕,提高紀檢監察機構履職的積極性。我們都知道,紀檢監察機構干的工作都是“得罪人”的事,因此,上級最好從頂層設計方面優化紀檢干部任用、保護、提拔制度,使他們在干工作時能夠放開手腳,不為權所困。
(二)扛起紀檢監察機構應用的監督職責
第一,把握重點。紀檢監察機構履職重點主要體現在違紀、違規、企業內部規定,尤其要常態化檢查資產聚集、資源富集、資金密集、權力集中的領域。至于具體的方式方法可以多元化,比如問卷調查、民主測評、深入一線、查閱臺賬、聽匯報等,要多方式結合,且要和企業的法律、投資、行政、財務、審計等監督主體相互配合,做到信息共享,全面掌握情況,提高專業水平、工作效率、監督效果。
第二,踐行“四種形態”,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干部要深刻意識到自身工作的嚴肅性、嚴謹性和重要性,要肩負其應有的責任擔當,嚴格執行中央紀委“四種形態”的要求,通過多種方式(紀律處分、廉政約談、組織處理、警示教育等)妥善處理違紀違規現象,把紅臉出汗、咬耳扯袖當作常態,真正把紀律貫徹落實。
第三,加強運用成果。構建并完善監督執紀核查、移交、整改、反饋機制,對發現的問題要狠抓整改落實,做好后續跟蹤工作,在監督上形成閉環。同時要定期分析苗頭性問題線索,提高案源線索發現和解決能力,嚴格執行以下規定,即執紀審查情況、向上級紀委報告線索處置、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為主,避免因自身權限問題而影響監督檢查執紀做深、做細、做實。
(三)要真刀真槍干工作,嚴格落實問責制度
第一,完善制度機制。國企紀檢監察機構在執行任務時不能僅憑一己之力,而是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把企業內部關于安全事故、懶政怠政、資產損失、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的問責規定進行梳理和完善。把問責機制和制度進行完善和整合,把責任追究、目標考核、監督檢查統一結合,做到問責內容、方式、程序、主體事項、對象的程序化、制度化、標準化,使問責有據可循,避免問責規定內容、零散、缺失等不聚焦問題。
第二,嚴格責任追究。針對因為沒有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而引發的腐敗問題、“四風”問題,甚至是嚴重的違法亂紀問題,壓制不查問題、隱瞞不報問題,要加大嚴懲相關責任人的力度,對于失職瀆職的人員要采取“一案雙查”,做到真正敢問責、嚴問責。不僅如此,對于懶政怠政人員要嚴加整治,通過明察暗訪、干部考察、效能監察來發現干部懶政怠政的行為,進而嚴格問責,把權力切實轉變為推動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正能量。
(四)增強紀檢監察隊伍自身建設
第一,完善結構和人員。對于黨章規定要嚴格執行,促進下屬二、三級企業黨委設立紀委,同時要配備相應的負責人,企業的總支和支部都要設置紀檢委員,把具有真本事、政治強、作風硬的人才引進到紀檢監察崗位上,為保證把各項監督責任層層落實而打下基礎。
第二,提高自身能力及素質。紀檢監察機構隊伍要多參加學習,拓展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通過掛職鍛煉、檢企共建、邀請講課、輪崗交流等方式,定期進行招投標監督、案件檢查、專兼職紀檢干部信訪等方面的培訓,在和上級紀委、外部檢察機關互動的同時也提高自身工作技能。
第三,嚴格隊伍作風。既然作為紀檢監察機構的一份子,紀檢干部就要做到嚴于律己,切忌“燈下黑”,提高自己的責任意識和黨風修養,謹記自己的職責,在誘惑面前要加強自我約束,在工作面前,要敢于問責,真正建立素質和能力過硬的紀檢監察隊伍。
參考文獻:
[1]陶花.試論國有企業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在“三轉”方面的難題以及改進建議[J].中國市場,2015 (2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