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
摘? ? 要: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對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本文在“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指導下,提出針對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建議,以期有益于高校教育管理的發展,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關鍵詞: 立德樹人? ? 高校教育? ? 融合發展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素質教育理念開始在國內教育界普及,并且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和應用。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教育改革在一段時間內取得明顯成果,但是在教育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所以從2016年起,習近平總書記便針對這一現狀在教育教學領域提出“立德樹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以“立德”為主,“樹人”為先,把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教育教學重點。所以,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應該結合“立德樹人”理念進行改革,以解決現階段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高校教育管理現狀
(一)管理模式的改變。
在新課改過程中,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加上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接受教育的重視度和實現度越來越高,這就使得高校教育逐漸趨于大眾化。這一趨勢不僅表現為高校數量不斷增加,還表現在高校規模不斷擴大,招生量逐年增加。并且,高校營利屬性愈發明顯,高校大眾化造成高校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僅是生源的爭奪,還是師資力量、教育資源的競爭[1]。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管理模式不斷變化。過去,高校教育的行政屬性更強,所以學校和學生之間就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學校通過制定規章制度管理學生,主要行使的是行政職能。隨著高校的大眾化,競爭使高校管理模式不斷轉變,行政職能被削弱,服務職能增強。一些高校通過向學生收取費用然后為學生提供服務的方式進行教育管理,教學過程僅是提供的服務內容之一,服務性質越來越突出,管理模式趨于多樣化。
(二)管理理念和體制滯后。
一些高校的教育管理,觀念和體制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從觀念來說,雖然高校教育管理現狀已經改變,但是部分工作人員、教育研究者等還秉持著以往教育管理觀念,一味以以往模式和經驗面對現代教育管理中出現的狀況,自然使管理狀況頻發。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新一代學生在思想觀念上發生了變化,但是教育管理者自身卻不能適應新思想、新觀念的碰撞,給教育管理造成較大的困難。由于教育大眾化,高校管理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
在教育管理體系方面,因為現在的高校仍然以國家的財政支持作為資金主要來源,所以高校行政職能還有所體現,正因如此,高校教育管理體系中仍然存在體制復雜冗余、行政效率低等現狀[2]。
二、“立德樹人”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措施
(一)以人為本,更新管理理念。
在素質教育和“立德樹人”的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首先應該從更新教育管理理念開始。高校的教育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認清社會發展現狀的情況下,高校教育管理者要適應網絡時代信息的碰撞,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以此為依據展開對管理體系和管理模式的更新改革。通過這一過程使高校適應社會發展,滿足學生的需求。
在高校教育管理改革過程中,應該具備前瞻性。在知識經濟社會中,觀念的更新是保證高校始終跟上時代步伐的重要保證。所以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發展深化的今天,高校教育理念應該以培養學生的高素質為教育的最終目標,為社會培養真正有用的人才[3]。
所以在這一過程中,高校教育管理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發現人才、塑造人才、培養人才、完善人才作為高校的主要目標,培養高素質人才作為高校管理改革的指導思想,重點關注對學生的道德培養和教師的理念更新,以此指導教學實踐,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二)服務為先,創新管理模式。
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的指導下,高校相關負責人應該以此引導高校管理模式創新。雖然在目前社會中,高校行政職能進一步削弱,服務職能不斷加強,但是在管理模式上仍然存在以高校本身為主體的現象。所以高校必須在“立德樹人”的理念指導下進行管理模式創新,使高校管理模式逐漸趨于多樣化。但是無論什么樣的教育管理模式,都應該遵循服務為先的管理理念,通過強化高校在教育管理中服務學生的職能,創造和諧的高校管理模式,構建和諧的校園。
具體來說,高校教育管理必須在“樹人”的基礎上借鑒和諧的管理理念,在管理過程中倡導對學生全方位的德育教育,并且要求高校全體教職工在本身“立德”的基礎上增強責任感,使高校管理內部能夠溝通順利,各個環節之間能夠高效地合作配合,建設和諧的行政管理模式;除此之外,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還應該體現在建立高校與學生、教職工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上。這種和諧關系建立的基礎就是學校和教職工與學生及時溝通。在教職工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必須建立在以學生的訴求為主的基礎上,秉持為學生解決問題的理念。在強化教職工服務理念的基礎上,學生和教師、高校之間通過科技手段和現代交流方式,如微博、公眾號、QQ等建立和諧的交流關系,推動高校以服務為主的新的管理模式推行和建立。
(三)簡化結構,完善管理體制。
除了管理觀念、管理模式的轉變外,隨著新的教育理念的出現和普及,高校教育管理體制應該進行相應的改革和創新。因為社會在不斷發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創新,在知識經濟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應該結合最新的互聯網技術,改革管理體制和手段。高校管理體制實際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行政上的管理和教學方面的管理。在行政管理方面,完善管理體制首先應該從簡化行政機構著手。“立德樹人”的理念在行政方面主要的體現是以人為本,具體來說是行政機構管理要以學生為本,高校行政機構的存在意義和運行都應該以為學生服務為最終目的,所以對于過去高校中繁雜的行政機構,應該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合理簡化,使學生在高校中的各項活動都能快速方便地進行而不受到管理人員自身原因的限制。而在教學管理方面,則應該牢固樹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輔助者,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既不能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把交流教學過程變為單純講授式教學,更不能完全忽略教學活動,只注重教師本身的科研成果。并且,在教學管理中,“立德樹人”的理念還要求加強對高校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把“樹人”的工作作為教學管理重點,在完善高校管理體制的過程中將“立德樹人”理念進行融合。
在高校教育中,德育工作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重點。所以自素質教育理念出現之后,“立德樹人”的理念在國內教育界開始普及,不斷強調德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應該結合“立德樹人”的理念進行。面對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向服務型轉變尚未完成,管理理念和管理體系比較陳舊,本文強調樹立“以人為本的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以服務學生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以優化結構,加強德育為主要手段的管理體系,在結合現代化科學技術的情況下,推動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并且讓“立德樹人”理念真正融入高校教育管理中。
參考文獻:
[1]許益鋒,劉新秀.基于立德樹人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機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7(9).
[2]孫錦.現階段高校教育管理問題初探[J].品牌月刊,2014(10).
[3]黃一菁.去行政化背景下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問題探析[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1,09(2):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