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花 張健妮
摘? ? 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高中生德育工作,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提高高中生政治素養、促進高中生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高中生德育工作有特定的可行性和具體內涵,現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高中生德育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和現實困難,需要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原則和基礎條件,找尋切實可行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高中生? ? 德育工作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因此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準確的表述。同時,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在視察北京大學同師生座談時指出:“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大國,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使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1]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高中生德育工作,不僅便于創新高中生德育工作,還有利于提高高中生德育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經過德育工作者多年不懈努力和創新,高中生德育工作已經初見成效,具有良性的評估機制和穩定的工作制度。隨著黨和國家理論體系的不斷發展與完善,高中生德育工作應該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要與時俱進,必須擴充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與內容。因此,高中生德育工作需要將這一價值觀作為擴充的內容和指導思想。
其一,更新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內容需要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中生德育工作內容應該和黨中央的指導思想、基本政策相適應,而且在德育工作的手段要靈活多變。但現階段,我國高中生德育工作與黨中央的理論、方針和政策并不適應,甚至遠遠落后,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更新,拓展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角度進行歸納: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價值目標和奮斗目標;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全社會的價值標準和共同愿望;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每個公民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可以說該價值觀代表著國家意志、國家形象和國家文化,體現著我黨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水平[2]。高中生作為祖國未來發展的建設者和規劃者,只有將該價值觀作為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新內容和新思想,才能滿足高中生德育工作的要求,才能緊跟黨和國家理論發展的步伐,才能培養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其二,適應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新形勢需要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階段,高中生德育工作面臨著新挑戰和新形勢,世界各國的交流日益頻繁,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國內外環境的改變等,所有這些新局勢的出現,都要求我們對德育工作進行改進和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我黨最新的理論思想,最能反映當前國內外形勢,要適應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新形勢,就必須融入該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中生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才能使德育工作緊跟時代步伐,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德育工作的作用。
在融入工作開展之前,相關部門決策者和高中管理者應明確融入工作的基本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統一部署,合理分工,明確職責,真正將融入工作落實到位,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高中生的道德準則和規范。
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指導和規范作用,需要將該價值觀融入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課程、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中,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
一、融入高中教學活動中
思想政治課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和導向性,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中生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是最直接的途徑之一。要想融入工作順利開展,還需做到以下幾點:
1.學校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相關部門領導人的重視和支持是教學活動順利推進的基本保證,因此各部門要完善管理機制,優化組織體系,落實保障制度,從教學活動開展的目的和要求,到開展的形式和方法,再到效果評估和監測,都應該進行研究和討論,使教學活動的規劃、實施和監管都有制度保障,有規定可循。
2.提高老師的專業素養。老師對高中生價值觀的樹立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這就要求老師的專業素養應該達標,應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含義、要求有著較為深刻的理解和較準確地把握;當課堂中出現抹黑社會主義的言論時,老師要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高中生對黨和國家產生認識誤區。
3.重視融入式教育。對于高中生而言,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念不可能不學而知、不教而會,必須通過“理論講授、理論學習、理論宣傳、理論培訓、理論研討等具體形式”的灌輸,只有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滲透式教育,才能將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扎根于高中生的頭腦中,才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高中生的道德規范[3]。
4.開展多種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高中生的主體性,豐富教學活動,通過班級辯論賽、小組討論等形式組織學生自主探究、主動把握;要尊重高中生的層次性,利用圖片、音頻和實例等學生喜聞樂見的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易被接受的活動和手段,更有利于高中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融入高中生課外活動中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對高中生價值觀的影響不容小覷,因此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中生的課外活動中。
1.融入“六個一”活動中。“六個一”指的是:參加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開展一次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為回報父母、長輩做一件實事,開展一次社會調查,讀一本好書及參加一項文體活動,將這些活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有助于高中生在活動中深化對該價值觀的理解[5]。
2.融入社團活動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團活動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社團活動的有序開展,將高中生的興趣愛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聯系,可以激發高中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主性,有利于培養政治素養高、實踐能力強的合格人才。
3.融入文化活動中。每年都會定期舉辦藝術節、迎新晚會、開學典禮、演講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活動主題,引導高中生通過文字、圖片、歌曲、舞蹈等形式表達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可以提升高中生對該價值觀的認識和認同度。
三、融入高中生社會實踐活動中
通過社會實踐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有益于發揮該價值觀的指導和制約作用[4]。
學校每年都會舉行“學雷鋒,樹新風”的實踐活動,鼓勵高中生走出校門,走上街道,走進社區、養老院、工廠、小學等地開展送愛心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雷鋒道德實踐活動中,將熱愛祖國、忠于崗位、誠實守信、待人友善落到實處,提高高中生的道德修養和專業素養[6]。
四、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除了需要借助平面媒體外,還需運用網絡媒體。
1.利用平面媒體。學校LED屏、教學樓走廊、宣傳教育欄、校園廣播站及學校報紙雜志都可以作為融入的媒介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此外,通過設計板報、制作標語等形式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有利于高中生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重視網絡媒體。網絡媒體作為一股新興力量,憑借自身時效快、范圍廣的優點迅速被公眾熟知,學校可以通過創建校園網站、官方APP推廣校園文化,也可以通過微信、貼吧、論壇等社交平臺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塑造高中生的價值觀念。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中生德育工作,意味著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高中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以此指導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并通過德育工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可否認的是,融入工作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部分高中管理者認識不足、師資隊伍建設較為落后、缺乏必要的保障機制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中生德育工作的環境日趨復雜、理論和實踐經驗欠缺、宣傳氛圍欠佳等因素使融入工作面臨困境。要想走出困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立足實踐的基本原則,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活動中,融入“六個一”活動、社團活動和文化活動等一系列課外活動中,融入“學雷鋒,樹新風”的社會實踐中。
誠然,融入工作取得初步成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先進的理論思想,對指導高中生的價值觀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應該看到融入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分析陷入困境的原因所在,通過一些切實可行的具體路徑保障融入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針對性和時效性,發揮對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指導和制約作用[7]。同時德育工作者應不斷改革和創新,探索出一條適合發展現狀的融合之路,并在該價值觀的指導下,培養出更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肖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向度[J].湖湘論壇,2017(5).
[2]楊修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體道德目標的人文內涵[J].江蘇商論,2015(8).
[3]孫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滲透實踐[J].教師,2016(12).
[4]崔紹玉,呂建秋.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課外活動研究[J].考試周刊,2018(4).
[5]楊浪.探究高中政治課中如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26).
[6]陳桂荷.尋找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J].讀書文摘,2017(1).
[7]丁秀美.培養學生友善價值觀的實踐模式探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