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
摘 要:小學語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科目關系到以后的發展。小學語文中學生注意力差、無法理解文章的內容怎么辦?朗讀這一及其常見的閱讀方式對于解決以上問題有著非常好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朗讀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和優越性來讓廣大教師懂得如何利用朗讀去讓學生充分集中注意力,在朗讀中深化文章的理解,并且在朗讀中自身的理解去充分感受文字的魅力,筆者通過結合自身教學中運用朗讀的實例來充分證實了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重要性;集中精力;深化理解;理解情感
小學中語文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學科,語文的學習是為了以后所有學科去進行學習的基礎,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朗讀了,朗讀所帶來的對于學生學習語文的好處是別的學習方法無法比擬的,這取自于朗讀獨一無二的優越性和便捷性,朗讀作為運用情感和話語所描述的那種帶有特殊感覺的語言,讓人心曠神怡,筆者作為一個從事多年教育事業的教師,就多年豐富的教學經驗來和大家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的重要性。
一、集中學生精力
學習的首要前提就是學生能否集中注意力去運用全部的精力去學習,如果學生不能夠以百分百的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學習當中,那么就算上課時間再長,那么學生所能夠接受的知識量也是很少的,就會出現假學習的現象,不僅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教學時間長還不見成效可能會讓教師產生厭煩的心理,學生學習時間長卻發現依舊對于知識不理解讓學生產生沮喪的心理,所以集中學生的精力是每一個教師要首先做的事,朗讀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例如,在課堂教學當中,我經常讓學生以間歇性朗讀的方式來提高注意力,比如在《春》這篇課文中,首先,集體朗讀可以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即每個學生在此時此刻都是在學習的,哪怕心里面沒有想,嘴上念也能夠對于知識有一些或多或少的記憶,再者,讓某個特定的學生進行朗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這一個學生的身上,所以這個學生我會選擇當時注意力不在課堂上的學生,這樣一來,此位學生因為害怕出丑,就會全神貫注地去朗讀課文,這樣哪怕是一點課文都沒有看,通過這一次朗讀就能夠大致理解課文的內容,其他的沒有聽課的學生也會因為害怕被叫起來朗讀而去臨時抱佛腳,這樣一舉兩得使得很多學生的注意力都回到了課堂。
二、深化文章理解
理解是學習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有句話說的好,叫“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我們所有人在學習中不能夠只記住結果而不思考過程,而對于小學生更要讓他們養成思考的習慣,否則只能成為坐享其成的性格,而更關鍵的是,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如果只記住結果而不理解過程,就相當于沒有學習,在語文的學習中不同于其他學科,學生首先要做到是能夠識字,之后才能夠去閱讀文章,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是有很多種方法去讀課文的,其中朗讀雖然不是其中幾種閱讀方法最快的、最方便的、最有效率的,但是它是最大限度能夠使學生理解文章的一種方法。
例如,我在課堂講授文章的時候,比如在《爬山虎的墻》中會首先讓學生進行默讀,默讀作為一種最快捷的方式,不是為了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而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發現其中有沒有什么字不會讀,沒有學習過的生字會極大限度地降低學生的閱讀效率,所以在學生默讀完之后,我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了解學生的識字程度,如果有不會的或者是大綱里的我要重點講解,講解完字音和字義之后,我會讓學生開始朗讀,這時才是學生進行理解的時候,這個朗讀的過程少則五分鐘多則十分鐘,時間把握有度,既不能占用太多課堂講課時間也不能太短而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學生通過朗讀大致能夠看出文章的表面意思,模糊懂得文章的深層含義,我再進行講解,這時候才能夠讓學生深化理解。
三、理解作者情感
作者不是一個只會打字的機器人,所以每個人寫出的文章的韻味也是完全不同的,正因為文章出現如此的多樣性、趣味性、情感性,每個文章所帶給讀者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讀者也是根據文章中那種模糊朦朧的情感來得出自己對于文章的結論,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作為教師一定不能夠只讓學生認得字的讀音和意思與文章的大致內容,卻忽略了文章中作者在撰寫文章時自身當時處于什么樣的時代,有著什么樣的思想,帶著什么樣的情感,寫文章的目的,所以朗讀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去讓學生進行了解。
例如,我在上課教學的時候會讓多個學生去進行分段朗讀,比如在《夜鶯》這篇課文中,每個學生朗讀完畢之后我會讓學生分析段落其中的意思與情感,之后我對于學生的錯誤無則加勉有則改之,學生能夠帶著這種情感與自身對于文字的理解去再次朗讀,這樣久而久之讀完一篇文章,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懂得作者的情感,文章的理解也會更加的豐富多彩,學生也能夠對于某個時代有著大致的了解,例如魯迅所在的那個時代,正是由于他那種讓人捉摸不透的文章描寫手法和寓意,他寫的文章經常出現在教材之中。
總而言之,教師要充分利用朗讀的優越性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去聽課然后充分理解文字的內容與作者的情感,從而讓學生真正地學習到知識。
參考文獻:
[1]王志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
[2]孫陽.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保定學院學報,2013,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