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明
摘 要:在強調創新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也應當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加強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初中數學教學中設置有綜合實踐活動的板塊,在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當確立起正確的教育觀念,尊重學生在活動當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培養,使學生在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獲得扎實的探究經驗,為學生創造能力發展提供空間與時間,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綜合實踐活動
在以往的初中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大多受到了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對這一板塊的教學并不重視,采取的也都是形式上的教學,學生很難完全地參與進來,給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養成以及思維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限制。數學是一門對人類生產與生活有著巨大幫助的課程,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讓學生展開有效的綜合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潛能得以釋放,切實地體會到數學學習及應用價值,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注重情景導入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學生的認知是需要逐漸的過渡的,如果一上來就讓學生去解決實際的問題,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排斥的心理,不利于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展開。因此,教師應當首先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教師在展開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時要注重情景導入的構建,營造良好的課堂探究氛圍,使學生對所要操作的內容產生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在活動當中的參與熱情,促使教學活動得以順利且有效的實施。
比如,在進行“設計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這一數學活動時,在導入的過程中,我使用了游戲的方法。首先告訴學生接下來要做一個小游戲,每個小組的學生派出一個代表,接下來我會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各種平面圖,并且給學生展示各種實物,學生需要快速地判斷出各個平面圖分別對應著哪些實物,回答最快并且正確的就可以獲得優選選擇材料包的權利。而材料包是不會直接展示在學生眼前的,需要學生靠運氣去選擇。這樣的導入可以很快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雖然不能從中獲得真正的利益,卻可以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從而使學生真正地參與進來,提高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參與程度。
二、重視課堂提問的啟發性,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展開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就在于通過實踐的方式去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并且擴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及其應用的價值。因此,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實踐方法,還應當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的培養,促進學生深度思考,從而達到鞏固學生學習成果的目標,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和應用能力。課堂提問的啟發性就顯得尤其重要,通過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可以引發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方法的應用。
比如,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節的教學活動中,為了讓學生可以順利地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它的實際應用,我在實踐開始前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什么?已經知道了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怎么去判斷這個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勾股數又是什么?你可以舉出哪些互逆命題?然后讓學生進行思考,從而為學生的實踐探究指明方向。這樣,通過問題串的方式去引導學生的思路,可以使學生準確把握學習的重難點,達到啟發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深入思考的目的。
三、提高實踐操作的開放性,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的年齡階段上,動手能力強,并且好奇心強。如果讓學生一味地按照教師給出的步驟去進行實踐操作,不僅會限制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且還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師要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積極展開開放性的實踐操作活動,給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空間,讓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發展,從而開發學生的智慧思維,促使學生從中得到收獲。
比如,在“平移”一節的數學活動中,為了讓學生可以放開手去進行實踐創造,在平移知識的實踐中獲得良好的數學素養,我首先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了各種各樣經由平移操作制作而成的美術作品,然后再給學生展示了一些將平移、旋轉等操作融合在一起來制作出的物品,讓學生了解平移更多的妙用。隨后再讓學生去進行小組實踐操作,讓學生嘗試進行海報制作、班徽制作等操作,使用的物品更是包含了彩紙、紙板等各種,從而讓學生可以放心地將自己的創意落到實處。這樣,通過不拘泥于形式的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幫助學生產生更多的想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新課程改革給教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根據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結合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實際需求,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展開有效的綜合實踐活動,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學生感悟數學的應用價值,真正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和素養。
參考文獻:
[1]陳香. 初中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探究式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2]孔德龍.初中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角色的轉變[J].福建中學數學,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