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教育隨著時代與教育教學的發展愈發受到關注與重視。相應的,各種優秀的德育課程層出不窮,尤如雨后春筍班為加強學生德育教育注入了生命力。而校本團隊活動作為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德善品格課程”的出現為其有效實施提供了方向明確的指導。對此,文章圍繞基于“德善品格課程”的校本團隊活動開發展開探究,以期為實現育德于心的教育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初中;德育;校本團隊活動;德善品格課程
“德善品格課程”指的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綱,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塑造學生優秀品格為教育目標的綜合課程。活動是“德善品格課程”的基本實施形式,意在引導學生經歷品格教育的經驗,獲得相關的品格認知和情感體驗,最終能夠在生活中踐行并促進優秀品格的固化。校本團隊活動是“德善品格課程”開展的主陣地,因此,在開展校本團隊活動時,教師如果能夠做到基于“德善品格課程”進行設計與執行,給學生體驗、觀察與提升自我的平臺,則對于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一、探索“德善品格課程”根基,明確團隊活動開展宗旨
初中教師想要實現基于“德善品格課程”開展校本團隊活動首先要明確其內在含義,知曉“德善品格課程”能夠給校本活動的開展帶來哪些指導。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德善品格課程”根基的探索,結合初中學生在該階段的發展特征,確立校本團隊活動開展的宗旨與目的,校本團隊活動在正確方向的引領下逐漸展開,就像明確了目的地的輪船,在航行中才會更有計劃與組織,為校本團隊活動的細節性構建提供指導。
例如,任何校本團隊活動的設計都需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借以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與價值觀,做好價值引領的工作。所以,教師要加強對校本團隊活動主題與教學目標的選擇,而“德善品格課程”則為團隊活動主題的選擇提供了清晰明確的方向與范圍,在依托本校德育教育資源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的實際情況恰當選擇團隊活動的教育目標,從學生內在的人文底蘊、思想品德以及科學精神等出發,將其在團隊活動中一一細化培養,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形成打好基礎,如以科學精神為主題則可以組織團隊學生參與辯論競賽,使學生在辯論中深化對科學精神的感受與認知。
二、精心設計校本團隊活動方案,增強品格情感認知體驗
有效的校本團隊活動需要教師在“德善品格課程”的基礎上對活動的整個流程進行精心的設計與策劃,鑒于現實需要的考量之上,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圍繞校本活動主題進行豐富展開,學生需要在什么時間、地點做怎樣的事,每一階段的安排具備怎樣的教育目的等,都需要教師對此進行充分思考,最終制定出目的性、可行性強的校本團隊活動方案,使學生在教師詳細規劃的引領下觀察、學習、體驗,以此來認識、接納、發展自我,使學生獲得實質性的提升。
例如,在以“友善”為核心的校本團隊活動中,初中教師可以組織“以善交友,以友助學”的團隊活動,本次互動主要以體驗貫穿始終,教師需要對團隊活動的目標以及流程都進行仔細地設計與規劃,為真正的實施給予指導與保障。在活動真正開展之前,教師可以鼓勵團員與少先隊學生首先以小組的形式參與,以便于合作完成此次的團隊活動。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效用,播放友善相關的影片等資料,同時讓學生面對面圍在一起便于親切相處與對話,渲染隊員間的友善氛圍,結合影片的內容拋出一系列與主題相關問題引導學生積極討論、交換看法,使學生初步感受友善在人與人相處之間的重要性。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團、隊學生深入到其他學生群體,在實踐中將幫助其他學生固化成自己的行為習慣,同時也影響其他學生,最終拓寬學習與踐行良好品質的渠道,實現德善品格在學生身上的凝聚。
三、注重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引領,深化團隊活動育人效果
校本團隊活動雖然是培育學生良好品格主陣地,但單純的活動并不能保證德育教育效果。教師還要注意將對學生的評價貫穿在校本團隊活動的始終,亮眼、有效的評價與活動相結合才能夠深化教人、育人的效果。所以,評價是基于“德善品格課程”的校本團隊活動開發環節的重中之重。
例如,在開展進取教育的校本團隊活動中,團員與少先隊員學生需要合作完成“進取”節目的創作與表演,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各組創意的發揮,鼓勵學生用藝術的表現方式在活動中展現自己對進取心的理解,并能夠激發其他學生的上進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團、隊學生合作的成果加以點評與指導,緊扣活動主題對學生的創作成果給予一定正面性評價,增強團隊學生合作的信心與勇氣,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對進取心的正確解讀,深化學生的內在感知與體驗,鼓勵學生珍惜時光,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奮斗青春。
綜上所述,“德善品格課程”與校本團隊活動的融合使初中教師的德育教學工作變得更具目的性與方向性,有利于學生在校本團隊合作中多方面綜合發展,夯實了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礎,使學生在校本團隊活動的熏陶下豐滿羽翼,鍛造性格,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吳春明. 崇德善美,育德于心——基于"德善課程"的班(隊)會教學模式探微[J].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 2018(9):74-74.
[2] 張洪新.探尋“德善品格課程”實施的星火陣地——淺析“德善品格課程”在國旗下講話主題活動中的滲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3.
作者簡介:張家浪 (1981.06.15-),男,江蘇鹽城人,現任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梅堰中學教務處副主任,本科學歷,初中物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