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媛
摘 要:土地資源的全面普查有利于國家及時地掌握土地的使用情況,根據土地的使用情況及時了解社會經濟的發展。開展全面的土地調查是全新時代的國土資源管理的基礎工作內容。怎樣進行第三次的全國土地資源調查工作并保證其調查質量與準確度,是每一位國家土地資源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對此,本文針對如何做好全國土地調查與研究工作提出一些建議,希望為全國全國土地調查工作與研究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國土資源管理;土地調查;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P962 文獻標識碼:A
1 土地調查技術的內涵
土地調查數據結果直接為國土資源管理提供科學支撐,對國民經濟有重要影響。多年來國地資源管理中的農村土地調查結果不僅為土地利用規劃、用地審批、耕地及農田保護、土地開發及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提供最基礎數據,同時也為國民經濟宏觀調控提供基本依據,在促進國土資源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為國家土地監管提供依據。
2 土地調查技術
2.1 數據處理技術的應用
土地調查過程中需要獲取、處理相應信息,其作用非常重要,需要對獲取的各類信息進行整理、加工、分析,然后才能加以利用。土地調查信息過程中,利用技術獲取準確、及時的土地調查信息后就需要考慮對信息進行處理,以便后續工作開展。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土地調查中的應用,需要依托計算機系統完成,將圖像遙感技術獲得的影像圖疊加在一起,然后根據分層處理要求,將影像中的待檢測特征值找出來,根據相應的標準規范選擇與數據對應的遙感信息特征值進行對比,進而檢測變化區域,通過近年來獲取的持續性資料,總結出相關土地變化信息提取方案。
2.2 遙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動態監控中的應用
全國土地調查是在應用遙感影像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第二次土地調查地理信息數據,構建土地調查基礎圖,即遙感正射影像圖。遙感技術在土地利用動態監控中的應用能夠及時地獲取相應的土地利用信息,主要內容有預處理遙感影像,在土地利用類型和光譜特征差異化的基礎上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土地利用動態分析的內容有以下2方面:(1)根據各個時期遙感影像提取的土地利用信息進行融合和劃分,提取需要的土地利用變化信息;(2)根據現有的土地信息資料,應用遙感影像技術獲取相關土地利用信息,并與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地理信息數據差分,獲取土地利用動態信息。
2.3 “3S”技術的應用
“3S”技術中包含了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遙感技術系統3個方面的內容。將這3個體系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系統,然后對土地進行實時觀測、分析和管理。在土地調查工作中,借助“3S”技術可以生成產品、采集處理數據,在土地更新調查及其動態監測過程中獲取更為準確、詳實的數據。
2.4 補測地物法
補測地物方法主要有簡易補測法和儀器補測法。簡易補測法是較常用的補測地物法,主要是利用幾何原理,通過簡單的測量工具對新增加的地物進行補測,主要包括直角坐標法、截線法等,適用于面積較小且較規整的補測地物,在實測時需要周圍有較多與影像進行對照的明顯地物點作為控制區域。儀器補測法主要是利用土地測量儀器對新增加的地物進行補測的方法。農村土地調查過程中由于外業調查范圍廣,工作環境差,利用儀器補測法容易完成土地調查,同時能降低調查費用。儀器補測法主要是全站儀法、GPS補測法等,都是將補測地物附近有明顯特征的地物作為已知點,通過儀器測量已知地物到補測地物之間的坐標增量,再將數據插入工作底圖中。
2.5 全野外法
全野外法的劃分是根據土地調查的內外業部分的側重點來進行的,主要是外業時間和調查時間所占比例較大。全野外法的工作流程是先對數字影像圖進行校正,之后進行數據源的收集,與此同時對數字正射影像圖進行內業解讀,在此基礎上輸出工作底圖,進而開展外業調查。全野外調查法的內業部分的解讀主要是通過數字正射影像圖對村名、村之間的行政界限進行矢量化。這種矢量化是建立在原土地變更數據庫和權屬協議書基礎上的,在此過程中不預判地的種類
3 關于土地調查工作建議
3.1 調查合理使用已有資料
全國土地調查工作是一個大的調查工作,工作量大所耗時間久,需要一個較為長久的時間,為了縮短實際的調查時間,專業的調查隊伍要善于利用地方政府最新的統計信息,將地方政府之前的相關調查成果合理的使用到本次的調查中,借鑒土地的承包經營信息,構建一個基礎數據管理平臺。對于土地的變革信息及時的收集,在具體的調查中善于利用當前的最新數據,縮短調查所用的時間,使調查的結果具有準確性。
3.2 調查前建立調查試點
為了保證后續調查的經費以及準確度,可以在調查前在一個區域進行調查試點的建立。在調查試點中使用本次的調查技術與調查方式,將資金的消耗以及技術的使用情況及時進行收集與整理。開展試點及時對調查準備工作進行測試,對于其中不規范以及影響調查進行的因素準確調整,使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的開展可以順利進行。
3.3 調查結果實事求是
根據第二次全國的土地調查時間距離最新的土地調查間隔近 8 年,很多的情況與現代土地使用發生較大的變化,二次調查結果很多不具備準確性。在加上對于土地的變更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很多的成果使用意義不強,不能準確的反應現在的實際情況,在全國土地調查工作要對這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調查中客觀、準確的記錄變化情況,對于土地的利用以及耕種等變化要實事求是進行記錄。
3.4 調查堅持政府參與
將調查的結果以及數據建立一個連接上傳至網絡平臺,對于調查的準確數據與成果進行統一歸納整理。像是調查隊伍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變動大的區域要及時的與地方政府進行交流,有地方政府幫助進行調查,使調查的結果與地方政府的記錄信息具有一致性、準確性。這也有利于地方政府今后的工作,可以對調查的成果使用,產生最大的地方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全國土地資源的全面調查有利于我們國家的政府部門掌握區域的發展與變化,做好土地調查的工作非常重要。不僅可以及時地管理經濟生活的變化,也可以對發展的情況進行正確的指導,保證各區域的發展平衡,也可以查看自然環境的實際情況,有利于國家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賀國亮.“互聯網+”技術在土地變更調查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18,34(20):12-14.
[2]仇張麗.論城鎮土地調查質量控制與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0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