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
摘要:當前,我國在校生的規模在逐步擴大。對此,高校在學生工作中也應及時做出改變。在網絡科技迅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學生的發展需求變得多元化起來。這一形勢,不僅使高校學生工作面臨較大的考驗,而且也為高校學生工作帶來了新機遇。因此,在學生工作方面,高校應做到與時俱進,及時轉變思想,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借助新媒體,創新工作模式。本文站在新媒體的角度出發,分析了高校學生工作現狀,并針對性的提出相關策略,希望能夠為廣大高校提供些有效建議,順利開展學生工作。
關鍵詞:學生工作;新媒體;應用探索
引言
實際上,新媒體就是把移動技術、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融合起來,以互聯網為媒介,向用戶傳播娛樂和信息。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有四個優勢分別是海量性與共享性、個性化與社群化、交互性與即時性、多媒體與超文本。若是在高校學生工作中,靈活運用新媒體,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改善高校學生工作現狀,為高校學生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力保障。鑒于此,對高校學生工作中如何運用新媒體的探索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一、高校學生工作現狀
(一)管理范圍持續擴大
在教育部所頒發的24號文件中,明確提出高校學生工作要做到事無巨細,分工明確。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高校卻是扮演了多重角色,不僅承擔了學生的日常管理,還包辦了學生的思想工作,從而導致高校在學生工作中手忙腳亂,效果的大打折扣。再加上社會和家庭對于學生賦予厚望,導致高校的壓力加大。
(二)學生人數大幅增加
我國經過數年的學生擴招,當前高校的學生人數平均都在萬人以上。然而,學生的人數在一直增加,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卻沒有按一定的比例上調。根據我國教育部在2006年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一則,高校的師生比例必須要遵循1:200的原則,分別設置專科生和本科生的輔導員。在配備上,應堅持專職為主,專兼為輔的方式。現階段,我國的大部分高校由于經濟成本和管理問題,沒有根據規定執行,導致輔導員的工作量增大。面對過多的學生,輔導員往往會感到分身乏術。久而久子,管理工作上則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疏漏。
(三)互聯網發展飛快
現階段,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新媒體的運用,已經構成了一套全新的信息傳遞模式,有兩個問題日益凸顯。第一,在新平臺和新技術的雙重施壓下,出現了新的管理問題。對于新技術和新事物,當代大學生可以在短期內快速適應,并學會。特別是在這個互聯網的大環境下,學生在網上溝通的時間以遠遠超過現實中,第二,在校園管理信息系統完成構建后,許多工作可以通過簡單操作搞定,大幅度節約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這兩點,在為學生工作提供便捷的同時也在發出新的挑戰。
(四)社會思想轉變較大
我國在發展中如今正處于轉型時期,經濟和政治改革已進入了深水區。與此同時,許多新的觀點衍生出來,對現存的思想體系造成了巨大影響。尤其是對于那些價值觀、人生觀還未構建完全的大學生來說,更是受到了影響。各種復雜多樣的思想問題和社會問題,利用社交軟件、網絡平臺滲透到了校園中,擴散到學生身上。而學生工作者面對這些問題和學生發生的變化,會感到措不及防,從而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
(五)學生想法個性鮮明
如今的大學生不管是在思想上還是行為上都大有改變。在他們身上,散發著朝氣蓬勃的活力,思維也相對比較跳躍,對新事物適應較快;敢于表現自我,自信心強;在這些優點下也有許多的缺點存在,內心脆弱,無法承受挫折。對此,作為高校學生工作者,應引起高度重視,對當代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思維想法做到全面了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校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新媒體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策略
在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轉變下,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用。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新媒體,必然會成為高校學生工作的新手段。新媒體的應用不僅可以使當前高校學生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迎刃而解,而且有利于學生工作者換位思考,了解學生想法,做到與學生溝通交流,因勢利導的教育學生。
(一)充分認識到新媒體對學生工作的積極作用
作為高校的領導和學生工作的直接負責人首先應該從思想上認識到新媒體對學生工作的積極作用,并把其列入到高校戰略性發展的要求中,全面落實下去。對如今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生工作進行細致研究,對學生工作者進行專業化培訓。在新媒體的應用上,應對學生工作者進行定期的培訓指導,保證學生工作者能夠靈活使用新媒體。同時,學生工作者也應與時俱進,積極學習新媒體,并全面貫徹到學生管理工作中。在高校中,應用新媒體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高校學生工作改革創新的重要途徑。
(二)創設適用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新媒體體系
一個科學合理的新媒體體系是學生工作開展的前提條件。高校應巧妙利用各個網絡公共媒體平臺,創設適用于自身學生工作的新媒體體系,把個人、部門和學校三者聯系起來,與學生建立密切聯系。從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個人角度來說,應結合實際管理情況,構建合適的新媒體環境。在新媒體特征的基礎上,構建與之相應的媒體內容,提高工作效率。從學生管理的整個部門角度來說,應對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全力建設,構建新媒體環境。從學校的角度來說,應為學生創造公共信息及時發布與反饋的新媒體環境,并對學生的指導工作加大力度,與學生進行良好溝通。
(三)把學生和新媒體體系進行整合
從宏觀角度來講,不管是智能手機的普及、高校網絡的建設,還是各大新媒體體系的構建,都為大學生積極應用新媒體創造了良好條件。高校學生工作者可以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宣傳,對大學生進行引導,使在校大學生加入到新媒體體系中。例如,利用各種社交軟件建立微信群、qq群等,便于每個在校大學生及時了解到學校動態,與學生工作者及時溝通互動,共同創建高校學生工作的新模式。
(四)把新媒體轉化為學生教育管理的主場地
高校在對學生管理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共享性和超文本的優勢,實現教育途徑的多元化。第一,高校可以在校園網站中構建信息發布平臺,并委派專人負責發布學校動態,防止別有用心的人制造謠言。第二,高校可嘗試應用公開課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大學生不管在何處,都可以展開學習。在遇到學習上的問題時,想教師及時請教。同時,高校可以建立專門的學習社區,促進學生互相交流,解決學習困惑。這樣一來,不管是學生學習還是學生管理,都可以節約許多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借助新媒體對大學生進行分類管理
當前,互聯網已經成了大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網絡中,大學生可以隨時獲取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表達自己的看法觀點。因此,學生管理部門也可以根據大學生的需求,進行分類,建立適合學生的新媒體體系。在對學生分類的基礎上,根據每個學生群體不同的特點,創建新媒體平臺。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中,學生可以充分的展現自己,表現自己的內心想法。而學生工作者也可以從中了解到學生的想法和需求,與學生進行溝通,因勢利導的解決問題。在如今這個五彩斑斕的互聯網中,學生雖然可以學到許多的知識,但同時也極其容易迷失自我。借助新媒體可以實現與學生的實時溝通,進行一對一交流。在學生遇到問題或思想上出現偏差時,及時溝通引導,避免學生誤入歧途。由此可見,新媒體的應用對學生工作的順利進行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孔祥慧.新媒體對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分析及對策[J].山西農經,2017(16):116-116.
[2]? 張萬方.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8(1).
[3]? 李存鑫.新形勢下網絡新媒體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性對策探究[J].考試周刊,2017(70):173-174.
(作者單位:江蘇財會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