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敏辰 高義舒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進程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口在城市中聚集,城市不斷擴大。在這個過程中,城市建設出現了諸多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當如何面對,本文從城市多樣性的角度出發,分析城市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之策,以及如何將這些措施運用到我國的城市發展當中。
關鍵詞:城市本質;多樣化;城市發展
一、城市本質的探究
經濟史家保羅·貝洛赫在“城市與經濟發展”一書中寫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城市的崛起更吸引人的了。沒有城市,就無從談論城市的文明。
當談論起城市的本質,歸根到底我們談的是城市的活力。城市的生命力是由人組成的,而人作為創建城市的主要引導者,也是城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實際上,城市的本質,又是由人的本質決定的。我們可以通過揭示人的本質來了解城市的本質。
亞里士多德認為,人類生來就具有群居的性情,自然也是傾向于城邦生活的動物。說到底,城市的本質就是人們為了滿足自身的生存以及發展的需要而創造的人造環境,一方面,由于人類自身的價值只有通過城市才能展現出來,另一方面,面對人類的需求,城市也必須通過自身的發展來滿足人類。所以說,人的本質與城市的本質是不可分割的。在這個相互需要的過程中,它反映了城市與人本質的一致性。因此,我們可以粗略地概括出兩者的關系,即人們的需求決定了城市的產生,而城市的產生和發展又擴大了人的需求,并且創造了人的需要,同時人們的需要又引起了城市的進一步發展。
我們暫且忽略自然環境,會發現沒有一個城市是自然形成的,都是由人工設計、修繕、建設和改造的。通過對人工環境的考察,我們可以從城市的各種物質形態中找到隱藏在背后的人工因素。一個城市在不同時期所留下的物質形態反映了這個城市的歷史,反映了歷史中人的意識與行為。
我們通過歷史時期的城市印記也可以發現,在完成物質需求之后,由于人們的經驗、知識以及技能的增長都會對精神和文化生活產生強烈的渴望,所以對于精神需要持續上升。這也就可以說明,人之所以渴望在城市中生活,正是因為城市能夠更好地滿足人類發展的需要。更準確的說,人類找到了一種能夠滿足自身精神的發展和物質發展的需要的定居形式——這就是城市。
二、城市多樣化生成的因素
談到城市的多樣性,有必要提到簡.雅各布斯,她認為“多樣性是城市的天性。”如果想深入的了解城市,我們就必須注重城市內部所包含的功能的多樣性。城市的多樣性必須滲透到城市的本質、功能和發展之中。人們居住的城市是多種多樣的的,他們的愛好、要求、財富、能力等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無論是從人的角度還是經濟角度來看,城市的發展只有具備了多樣性,才能滿足人們生活的需求。
為了創造豐富多樣的城市,雅各布斯總結了四個條件,任何一個條件的缺席都會妨礙一個地區多樣性的產生。分別是:主要用途混合、小街段之必要、老建筑之必要、密度之需要。
①在主要用途混合方面:混合功能是城市多樣性的核心。混合功能說的就是一個地方或是這個地方的內部區域的功能必須多于一個,優選的是多于兩個。并且這些功能必須要有人流的存在,無論他們在什么時間,或是有什么目的來到這里的人,他們都應該能夠使用很多的常用的設施。
從功能方面來講,分為基本功能和從屬功能。基本功能是指可以將人群引向某一個地方的用途,比如辦公樓、住宅等。從屬功能是指那些附屬基本功能而產生的其他功能。當然,這樣的街區還需要有足夠的人群才得以維持,這就是所謂的經濟效應。從經濟影響方面來講,在一些比較成功的城市街道上,人流必須確保在不同的時間段里出現。大多數面對消費者的商家以及企業,都需要每天來來往往的人群,如果商家或是企業沒有人群,就不會有消費者,他們自然就會離開。商家和企業一樣都需要消費者。
我們可以看到,任何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都擁有豐富的功能組合,但凡缺乏多樣性的城市都將會呈現一種衰敗的現象。所以說,只有當城市具有各種各樣的、互相聯系的、錯綜復雜的多樣性時,城市才會擁有強大的生命力。
②在小街段必要性方面:目前很多街區都采用短小和易轉彎的模式,可以給行人很多選擇性,同時沿街的商業點也會增加,促成多樣性的形成。比如上海田子坊、廈門曾厝垵、成都的寬窄巷子等。以廈門曾厝垵為例,道路短小且豐富,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路線,或喝杯咖啡小憩或尋覓一個文藝的小店,在這里,一個非常有效的資源組可以有機會形成并抓住機會得到發展。曾厝垵成功的發展得以說明,街道出現的頻率和街段的短小都是非常有價值的。相反的,那些間距長達七八百米的的路網寬闊而疏松,在這樣的街道上步行是痛苦而無聊的選擇,街區的活動也無法進行。
③在建筑的多樣性方面:以廈門市為例。一方面由于歷史原因以及后來的改造,廈門的建筑呈現出多元的建筑文化的特征。“廈蔽五洲客,門納四海友”,廈門的建筑文化和建筑風格反映了廈門文化的包容性,廈門的建筑文化和建筑風格源遠流長、獨樹一幟、中西合璧、豐富多彩,是文明碰撞與融合的結果,從視覺上增加了地區的豐富性。廈門特色的進程也值得我們思考,不能盲目的追求“新”而拋棄“舊”,丟掉地方特色。另一方面,如果在一個城市只有新建筑,那么在這個地方生存下來的商鋪必定是那些能夠支付得起昂貴租金的商鋪。在廈門,我們可以看到高產出、中產出、低產出和沒有產出的企業混合,才會產生豐富的多樣性。在租金和維護費用上面,舊建筑比新建筑便宜,可以吸引許多中小型和微型企業,并起到孵化器的作用。
④在密度的保持方面:英國作家塞繆爾.約翰遜曾經對城市與人口密度的關系做過評論:“人群,如果過于稀疏,倒是會帶來一些變化,但這是不好的變化,它不會產生什么東西……只有當人群聚集在一起時才會產生便利的價值。”人流的密度對于一個城市至關重要,因為只有人群都聚集在一起時才會產生價值。無論什么場所都需要人,沒有人的場所會雜草叢生,漸漸地荒廢掉。不僅是人流的密度,建筑的密度也要適中,這可以最大程度的促進一個地區的多樣性。當然,不論是人還是建筑,密度都要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少了則荒廢,多了則壓抑。避免建筑標準化,同時保持適度的建筑密度,而建筑類別低下的地區,人口和商業的多樣性也會下降。所以說,密度和足夠的多樣性將會為城市人口提供一個發展城市生活的良好機會。
但對于城市的多樣性,人們難免會存在一些擔憂,例如城市的多樣性是否會導致一個城市臟亂差并且交通擁堵。對于交通擁堵,一般來講一個地區越是豐富多樣人們更多的愿意去步行,并且減少小汽車的運用。至于臟亂差對于城市的毀壞,一個地方人越多,對于城市監管的眼睛就越多,人們更愿意文明做事文明做人,當然這也需要個人自身素質的提高。
三、中國城市多樣性發展面臨的困境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城市開始了迅猛的發展。雖然我們國家的發展可以參考歐美發達國家,但城市的發展都是自發性的,我國城鎮化的比例目前已經超過百分之五十,但是很多我國地方特色都被改造,城市的本性和多樣性消失,比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閩南的徽派以及各大城市的老街以及老建筑等,替代更多的是單一重復的住宅建筑,環境雷同、元素重復、缺乏特點、沒有特色、產生迷惑性,這種強制性復制的建筑或許可以實現項目規劃目標,但是這種缺乏細致缺乏特色的建筑無法給城市提供活力,無法實現人們對于工作和休閑的多樣性選擇,從而喪失了城市的活力,城市的吸引力也會降低。
還有在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城市的建設者一味地考慮發展速度,而忽略了城市的本質,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在前幾年創建文明城市的活動中,許多城市為了打造“無攤城市”,大搞清理整治,發生了很多惡性事件。比如進城的小商小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收秤桿,甚至被掀了果攤。城市體現的是為人民服務,城市發展需要多樣性,路邊攤點不能一律封殺。要實現“提升城市品位、美化城市環境、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這一城市管理目的,就要注重城市發展的多樣性,把小商小販作為城市多樣性的一部分,我們不能加以破壞。只有讓人們感受到城市人性的一面,人們才會愿意為城市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城市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簡·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金衡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年。
[2]? [美]·劉易斯·芒福德著:《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宋俊嶺、倪文彥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年。
[3]? 鮑磊.多樣性、復雜性與自然化——讀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J].讀書時空,2005.
[4]? [美]·伊利爾·沙里寧著,倪文彥、宋俊嶺譯《城市它的發展衰敗與未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年版。
[5]? 鮑磊.多樣性、復雜性與自然化——讀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J].讀書時空,2005.
[6]? 簡·雅各布斯城市規劃理論的多角度闡釋[D],朱紅杰,2014
[7]? 論城市本質[D],紀曉嵐,2001
[8]? 關于城市多樣性的思考——解讀《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J],陳其瑞
[9]?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對我國城市發展啟示研究[J],梁敏
作者簡介:包敏辰(1977-),男,吉林省通化市人,漢族,碩士研究生,長春理工大學,副教授。
高義舒:(1993-),女,吉林省白山市人,漢族,碩士研究生。
(作者單位:長春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