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革
摘要:高爾夫球的運動因其特含的文化內涵、休閑性以及強身健體的作用而逐漸受到市場的關注,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開展高爾夫球課程,教授學生高爾夫揮桿技術,讓學生在學習高爾夫揮桿技術鍛煉身體并愉悅身心。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式開始有所變化,自主教學模式逐漸進入教學課堂,基于此,本文將簡要論述在自主教學模式下如何進行高爾夫揮桿技術的學習與實踐課程的優化。
關鍵詞:自主;教學模式;高爾夫;揮桿技術;實踐課程
在社會經濟和國民經濟發展水平高升的影響下,休閑運動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高爾夫球作為休閑活動和強身健體運動為一體的運動項目,在國內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流傳,但由于流行時間較短,受各種因素影響,高爾夫球運動在開展和教學過程中還存在部分限制。
一、自主教學模式在高爾夫揮桿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一)制定教學目標方面的應用
高爾夫課程教學成為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一部分,隨著教學模式的改革,各高校高爾夫教師開始嘗試著將自主教學模式融入到高爾夫教學中去,以此期望來提升高爾夫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首先是自主教學模式在高爾夫教學課程教學目標方面的制定,由于大多數學生都是初次接觸高爾夫運動,對高爾夫運動掌握不深,所以在運用自主教學模式進行學習之前,要確保所制定的教學目標擁有一定靈活性,既能滿足學生總體對高爾夫課程學習的需求,又能滿足學生個體對高爾夫課程學習的需求。
(二)策劃教學內容方面的應用
高爾夫自主教學模式的應用還體現在教學內容策劃這一方面。為了保證每一位學生的教學需求得到滿足,高爾夫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還需要結合所了解的學生實際情況和高爾夫教學體系特點去要求學生掌握高爾夫運動站姿、球桿握姿、揮球姿勢等基礎性內容,在學生掌握基礎性內容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學其他同高爾夫球運動相關的而聯系內容,以課堂理論和課中指導實踐的方式來實現高爾夫課程教學的目的,只有制定完善合理的教學流程才能保證高爾夫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三)組織教學內容方面的應用
在策劃教學內容后,高爾夫課程教學教師基本上就可以開始將自主教學模式應用到高爾夫揮桿技術教學中去了。高爾夫課程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所制定的教學內容來將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劃分,一部分的課程教學時間用作對高爾夫揮桿技術的講解,一部分教學時間用作學生自由練習,剩下的教學時間再由教師來驗收學生高爾夫揮桿技術練習的結果,督促學生之間組成小組進行高爾夫揮桿技術探討交流,自己在探討交流的過程中提高自身高爾夫揮桿技術。
(四)課后練習評價方面的應用
課后練習評價是最有效反饋學生高爾夫揮桿技術學習的評判標準,應用自主教學模式展開的課后練習評價要有一定的全面性,從學生課程出勤率、課堂表現、高爾夫揮桿技術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的課后評定標準,一過程化的考核來反饋學生高爾夫揮桿技術的學習,對學生不足之處進行及時指導。
二、自主教學模式在高爾夫揮桿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問題
(一)傳統教學觀念帶來的影響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大部分高爾夫課程教學教師還是難以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實現有效的自主教學模式,學生主觀能動性無法被發揮,高爾夫揮桿技術教學大多數都是由教師進行示范,學生在一旁被動的進行學習觀看,學習興趣無法有效被激發。雖然這樣的教學模式能有效維護課堂教學紀律,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教師沒有掌握自主教學模式應用的精髓,自主教學模式在高爾夫揮桿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只能流于形式。
(二)學生個體差異的未被尊重
就算有部分教師在高爾夫揮桿技術教學過程中有自主教學意識,并展開自主教學形式的教學活動,但其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化的需求,學生高爾夫揮桿技術和實踐課程優化目的無法被實現。高爾夫課程是一門實操性較強的課程,教師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學生一個個進行揮桿技術指導,如果要一個個進行指導就會拖慢教學進度,部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進度目標,直接實行“一刀切”教學,雖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進度,但卻拉低了教學質量。
(三)場地方面帶來的限制因素
在掌握高爾夫揮桿技術理論知識后,需要經過下場訓練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但由于資金和規模等因素帶來的影響,我國大部分學校沒有能滿足讓學生進行下場練習的高爾夫球場,場地帶來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自主訓練高爾夫揮桿技術的興趣,無法讓學生進行自由的場上訓練,只靠理論知識的掌握是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爾夫揮桿技術學習的,沒有場地就等同于高爾夫揮桿技術訓練沒有物質保障。
三、自主教學模式下如何進行高爾夫揮桿技術與實踐課程優化
(一)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
要想利用自主教學模式實現高爾夫揮桿技術與實踐課程的優化,首先需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認識到自主教學模式的精髓,在教學過程中多讓學生主動去組織課程學習,多在課程中進行自我練習,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高爾夫揮桿技術練習興趣。同其他體育運動相比,大部分學生對高爾夫球運動并沒有什么基礎,但高爾夫揮桿動作要求嚴格,很容易讓學生對課程失去興趣,因此在課程教學前,教師可以先去了解學生身體情況、對高爾夫運動了解情況,根據學生的運動習慣和喜好展開教學活動,多讓學生進行自主下場訓練。
(二)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來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找到高爾夫運動學習自信。學生體能、動作領悟能力對于高爾夫揮桿技術學習來說具有直接的影響,有些學生揮桿姿勢正確但體能不行,有些學生體能好但揮桿姿勢不正確,為了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保證高爾夫揮桿技術教學和實踐課程優化目標完成,教師要在不影響高爾夫揮桿技術教學原理的基礎上對學生個人進行差異化訓練,找到屬于學生個人的個性化揮桿,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
(三)加大訓練場地資金投入
此外,還要加大對高爾夫訓練場地的資金投入,解決因場地限制帶來的學生自主訓練高爾夫揮桿技術問題。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調撥一些資源用以高爾夫球場的建設和相關設施設備的完善,沒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同校外高爾夫企業進行合作,由學校出面像高爾夫企業租賃場地,為學生練習高爾夫揮桿技術提供物質支持,激發學生自主訓練積極性,可以有下場練習的機會。
結束語
高爾夫是一門實踐操作性較強的課程,教師要想達到理想的課程教學效果就要在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學模式,盡可能的在指導學生高爾夫揮桿技術后就讓學生自由進行練習,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從學生需求出發進行高爾夫課程教學。同時還要加大對高爾夫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選擇合適的場地進行高爾夫揮桿技術訓練,推動高爾夫教學課程的教學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鐘璧蔚.基于自主教學模式下高爾夫揮桿技術與實踐課程優化路徑[J].經營管理者,2017(06):184-185.
[2]?李長福.淺議高爾夫揮桿技術的教學與實踐[J].當代旅游(中旬刊),2018(05):86-87.
[3]?李超,付貴陽,李志輝.基于校企聯合的高爾夫球課程實踐教學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8(10):122-123.
[4]?張翔,劉雪勇.基于學導式的高爾夫技術教學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9(02):96-97.
[5]?劉智鑫.高校高爾夫球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實施可行性及價值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6(08):76-77.
[6]?王保亮.高校高爾夫球教學中的四個關鍵環節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11):179-180.
(作者單位:黃山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