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跨境電商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實施途徑,是大學生群體進行創新、創業的最佳平臺,但目前獨立學院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還未能達到使學生順利進行“雙創”的能力,所以應探索合適的培養路徑,能夠使獨立學院相關專業大學生迅速拓展視野,站到國際競爭舞臺,為其創新創業提供更完善的思路。
關鍵詞:獨立學院;跨境電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1 引言
近年來跨境電商發展迅速,以出口為例,2013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2.7萬億元,而2018年已經增長為7.1億元;交易規模和增長率都持續增加。在行業持續發展的同時,卻存在人才缺口大、各高校培養的跨境電商人才無法滿足行業需求的問題。在新形勢下,獨立學院有必要探索一條合適的培養“雙創型”跨境電商人才的途徑。
2 跨境電商人才需求的現狀
2.1 跨境電商企業普遍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
隨著全球網絡基礎設施不斷推薦,全球智能終端普及率不斷提高,跨境電商相關服務不斷優化,消費者個人網購消費習慣逐漸形成,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迅速。以我國跨境出口電商B2B在網絡零售占比情況來看,2013年,該比例為13.2%,隨后六年穩定增加,到2018年,跨境出口電商已占到網絡零售的20%左右。行業的發展必然導致人才的需求增加,但據《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企業人力資源研究報告》指出,54%的跨境電商企業存在人才急缺的問題,41%的企業雖然沒有很緊迫,但依然存在人才短缺的問題。同時,因為碎片化的訂單和國際貿易形勢,部分傳統貿易企業也開始轉型做跨境電商,但他們面臨的第一道門檻就是人才短缺的問題。
2.2 跨境電商企業更青睞復合型人才
傳統的外貿企業更多的需要具有高等學歷的國際貿易的專業人才,且學歷越高越受歡迎;而跨境電商企業則更歡迎既有國際貿易相關專業知識,同時對電子商務,國際運輸與物流,法律,大數據以及語言等綜合能力駕馭強的復合型人才。
跨境電商已經進入精細化運營時代,平臺門檻提高,競爭加劇。新時期,新手賣家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技能以適應市場的發展,老賣家也需不斷修煉內功才能不被淘汰,這些都對復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3 獨立學院跨境電商“雙創型”人才培養的問題
3.1 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體系尚未形成
獨立學院原來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主要遵循傳統貿易的人才需求而設置,如開設初級單證員所需的制單,報關,貨運等課程以及中高級的外貿業務主管人才所需的商務溝通,函電口語,市場戰略等課程,基本上沒有針對跨境電商發展的理論與實踐課程和人才培養方案,在新形勢下,如何調整人才培養的目標以符合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如何在這一目標下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如何將理論課與實訓的比重合理安排,這些目前都還沒有得到良好的解決。
3.2 實踐課程比重小,實訓平臺質量參差不齊
當前獨立學院的很多專業缺少特定的實踐環節,這種現象在跨境電商的人才培養中尤為凸顯,導致學生在畢業后進入跨境電商企業實習時,由于實際操作能力不足造成企業經營效率逐步下滑。所以當前企業在招人時更傾向于選擇有經驗的跨境電商人才而不是高校畢業生。另外,在進行跨境電商實訓時,由于現有可供學生練習的實訓平臺質量參差不齊,很少有能夠對學生進行平臺運營與操作管理,選品與刊登,發貨與物流配送等全流程提供實操的平臺,這也導致了人才培養的供需脫節。
3.2跨境電商理論和實踐師資缺乏
當前獨立學院的跨境電商類理論和實訓師資依然是現有教師體系為主,老師因為沒有參與到實際的跨境電商平臺和店鋪運營當中去,大部分是經過會議或者相關的行業短期培訓后來承擔跨境電商理論和實踐的教學,所以仍然存在著部分的理論和實踐脫鉤,不能深入的了解行業問題及解決方案問題。而從事跨境電商一線工作的有經驗從業者出于時間約束和待遇約束,很少能夠來到獨立學院承擔跨境電商的實操課程講師,這就導致了師資的不足。
3.3高質量跨境電商教材和配套資源短缺
當前獨立學院開設跨境電商理論和實踐教學還存在一個現實的約束就是可選擇的高質量的配套教材及相關課程資源的不足。在跨境電商行業飛速發展的時期,高校落后于行業的發展,所以沒有合適的師資和企業力量合作編寫相關的教材以及相關的實訓視頻教程,這就約束了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實訓效果。
4 獨立學院跨境電商“雙創型”人才培養的途徑
4.1 增開跨境電商課程
獨立學院國貿專業應該在現有課程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和增減,增加跨境電商平臺運營及相關課程。如:跨境電商物流管理,跨境支付與結算,海外消費者行為與文化,網絡創業與創業管理,跨境電商法律與監管,跨境電商案例分析。在專業能力培養的同時促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
4.2 構建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
從體系結構來講,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通識性創新創業教育,其中包括如創新創業理論教育、職業規劃大賽、大學生暑期實踐、創業沙龍、企業家訪談、國際化創業精英訓練營等內容;第二層次為創新創業綜合訓練,包括跨境電商虛擬仿真操作、大數據創新班、創新創業特訓營、電商相關大賽等;第三層次為創業孵化,包括網絡經濟創業園、大學生眾創空間、跨境電商“零創”平臺等。
4.3 增強校企合作
獨立學院應與行業企業共建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基地,針對互聯網以及電子商務前沿動態和發展趨勢,共同培養既具備跨境電商相關知識、又懂操作技巧和實踐經驗的跨境電商人才。獨立學院可與行業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依托企業的跨境電商實戰平臺,由跨境電商企業實戰大賣家傳授學生最新知識和實操技能。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基地針對企業所屬行業、區域等特點,有針對性地培訓學生學習B2B/B2C等多跨境平臺實操,實現學生零距離就業。
*本文系教改項目《基于虛擬仿真沙盤模擬的獨立學院經濟類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研究》下的階段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變花.校企協合作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的模式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9(6)
[2]潘錦文.跨境電商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建設的實踐探索[J].現代經濟信息,2019(1)
作者簡介:
廖穎(1982-),碩士研究生,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宏觀經濟運行與管理。
(作者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