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凱利
近年來,中國經濟有了顯著的發展,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涌現出了大量的貸款平臺,比如說螞蟻貸、淘金貸、人人貸,拍拍貸等。不過因為法律的滯后性,因此P2P平臺在發展的過程中并未得到很好的監管,其發展處于無序的狀態,這就可能出現一些道德問題或者法律問題。本文結合P2P平臺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監管問題、法律問題以及信用問題等進行分析,并且給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期使中國網絡貸款能夠在更好的環境下發展。
人與人之間進行的貸款行為就是P2P貸款,這種借貸模式已經形成多年,具有一定的創新性。為P2P貸款提供相應服務的機構就是P2P貸款平臺,該平臺的主要作用是使有閑置資金的一方,將資金提供給需要資金的一方,P2P平臺的收益主要源于借貸活動過程中的手續費。
很早以前中國就出現了民間借貸,在這種借貸方式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又演化出了P2P這種新的金融模式。P2P借貸過程中,中介機構非常關鍵,P2P平臺的信譽以及實力會直接影響到借貸雙方。P2P這種金融模式最明顯的特色是,平臺可以發揮自身的中介作用,使具有閑置資金的投資方為具有資金需求的一方提供資金,并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收益。P2P貸款可以歸類為信貸,在信貸過程中,P2P平臺主要起到中介的效果,其在經營過程中的職責是發布借貸的相關信息,考察資金需求方的信用,接下來通過網絡完成手續的簽訂。除此之外,P2P平臺還需承擔擔保、違約追討、債券轉讓等責任。在促使雙方完成交易的過程中,P2P平臺會得到服務費或是管理費等收益,來滿足自身的經營需要,并且獲得利潤。在金融業融入互聯網技術后,逐漸形成了P2P網貸,這是金融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創新,P2P網貸的特征主要有六點:第一點是,放貸方與資金需求者在參與過程中能夠獲得透明的信息;第二點是,能夠以更高效多樣的方式進行交易;第三點是,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的作用 ;第四點是非常關注信用情況;第五點是門檻不高;第六點是,借貸雙方的交易依舊滿足風險與收益并存的特性。
1 P2P網絡貸款平臺的風險分析
P2P平臺不但能夠為具有閑置資金的人創造利潤,而且還可以滿足具有資金需求的人,這種方式應當得到國家的支持,政府需要通過出臺相關的法規對其進行規范與鼓勵。因為法律的滯后性,目前P2P網貸這種金融模式依舊在無序發展,很多公司為達到欺詐的目的正在不斷擾亂行業秩序。優易網在2012年年底突然跑路,致使近70位投資者的資金去向不明,直接涉及金額高達2000余萬人民幣。優易網跑路僅僅是P2P網貸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剪影,與此類似的跑路現象層出不窮,甚至螞蟻貸、淘金貸、貝爾創投等也產生了相關問題,因此就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權益,政府需要非常重視這種貸款模式的風險。
1.1 P2P網絡貸款平臺的法律風險
1.1.1 P2P網絡貸款平臺運營缺乏法律依據
法律規范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對于新起不久的P2P貸款缺少相關的監管。除此之外,我國當前的法律法規也并未明確的界定P2P平臺的經營性質,現在P2P平臺在注冊時使用的名義主要是貸款咨詢公司、中介服務公司,但是其經營內容全包括大量不同形式的金融業務,因為在注冊過程中,P2P平臺并為獲得相關資質,所以就可能會出現非法吸收大眾存款、發行證券等問題。缺乏法律依據,使得P2P平臺存在著明顯的法律風險,其經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涉嫌非法的行為。
1.1.2 法律監管的缺失導致 P2P 網絡貸款平臺易誘發騙資等非法活動
因為借貸雙方的交易行為需要通過P2P平臺撮合,而實際投資方與借款方無法直接聯系,因此P2P平臺就可以對后臺數據進行更改,通過虛擬債權等手段進行欺詐。除此之外,由于國家法律并未明確規定資產隔離與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內容,所以出資方的資金就可能產生相應的問題。在進行金融活動的過程中,交易雙方均不可以違背金融倫理進行脅迫或是欺詐等,但是當前中國大量P2P平臺均由數個自然人創設,而且資本金較少,所以有些平臺會基于騙資目的創立,進行欺詐行為。因為僅有較低的違法成本,并且我國目前并未制定相應的法律制度對P2P平臺進行規范,所以P2P平臺跑路現象經常出現,極大的危害了客戶資金的安全。
1.2 P2P網絡貸款平臺交易中的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問題也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一個制約,互聯網金融的交易會基于信用進行,但是交易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假如某一方沒有能夠根據合約內容承擔相應的義務或是責任,那么另一方就可能遭受相應的損失。比如,借款者是否有能力償還資金,不但會收到資金使用、資金來源、宏觀經濟的影響,而且還會收到其投資能否獲得利潤的影響,但是這些因素均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就可能會產生非系統性風險,進而產生相應的信用風險。除此之外,因為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時間有限,所以并未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因此產生信用風險的幾率就更高。
1.3 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經營風險
所有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都可能會出現經營風險。對于P2P平臺而言,其主要有兩種經營風險,第一種風險是由于管理混亂,交易量不高等致使平臺不能獲得足夠的收益用于維持其經營,因此就可能會產生倒閉風險。第二種風險是,P2P平臺往往會進行信用擔保,在這一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相應的風險,這種風險出現的可能更高,而且影響也更大。大量P2P平臺在經營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多的客戶,都會對一些產品進行信用擔保,從而保證出資方的本金安全。當借款人無法按時償還貸款,P2P平臺就要承擔起借款償還的責任,從而確保出資者的利益。這就會導致,當借款人出現問題,那么P2P平臺就可能產生相應的經營風險。這種模式的應用使得平臺的業務模式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并且改變了其無風險性盈利的本質。
1.4 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監管風險
因為目前我國實行的法律法規并不完善,因此就可能會出現一定的監管風險。監管部門無法獲得明確的法律依據,就很難合理的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因此P2P平臺在發展過程中就可能找到一些法律的漏洞,危脅到社會經濟的發展。監管風險對于P2P平臺的發展也非常關鍵,其可能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2 我國 P2P網絡貸款平臺監管制度的構建
2.1 監管措施
2.1.1 市場準入監管
現在我國法律并未明確說明P2P行業的準入門檻,在這一領域我國立法處于空白狀態,因此當國家對P2P平臺產生認可并進行扶持后,應當確定相應的準入門檻,比如利用牌照制度為符合要求的平臺提供牌照。這樣不但能夠剔除資質較差的P2P機構,使其無法進入市場,而且也有利于P2P平臺的監管,使監管機構獲得P2P平臺更為真實全面的數據。
2.1.2 業務活動監管
在監管P2P平臺的過程中,監管機構應當持續進行,不可以確定準入標準后,任由其自由發展。相關案例說明,即便有些平臺具有出色的資質,但是這樣的平臺也可能會產生經營不善的問題。當P2P平臺不斷擴大規模,吸收更多的資金之后,平臺同樣可能會出現挪用資金的問題。因此,監管機構應當適當的限制平臺的業務,對其進行持續監管,確保P2P平臺始終在最初業務范圍當中進行相關業務,也就是將交易信息提供給有需求的個人,并且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收取相關費用。
2.1.3 資金安全監管
想要確保出資者資金的安全,監管機構不但要重視P2P機構挪用資金的問題,同時還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監管制度。國家應當明確要求,由銀行托管投資者的資金,P2P平臺不可以建立資金池對投資者的資金進行管理。除此之外,還需要隔離平臺資金與投資者的資金。P2P平臺在經營過程中應當與第三方平臺進行合作,在撮合出資者與借款人進行交易時,均應通過第三方平臺完成。比如,出資者將資金提供給第三方平臺,再由第三方平臺將資金交付于借款人。
2.1.4 利率監管
現在很多P2P平臺均有高利貸的影子,盡管P2P平臺對外說明的利率符合國家標準,但是很多P2P平臺卻會通過獎勵利率來吸引更多的資金。當將獎勵利率與平臺對外說明的利率相加,那么實際利率就已超出了民間借貸的規定,因此就會涉嫌高利貸。在對P2P平臺進行監管的過程中,監管機構應當重點監控利率水準,確保P2P平臺不會以其他方式操控利率,使P2P發展為另一種形式的高利貸。
2.1.5 分業監管
現在中國在對金融業進行監管時,應用的模式為分業監管,所以就要結合業務的具體模式以及內容進行分業監管。進而使監管更為有效合理,規避掉監管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確保互聯網金融能夠更穩定的發展,保證社會資金的安全。
2.2 完善征信系統建設
由于信用風險無可避免,因此想要更好的降低信用風險所造成的危害,使P2P平臺能夠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操作,就需要建立征信系統,并且不斷對其進行完善。第一,P2P平臺需要融入最新的科學技術,準確的收集借款者的財務信息,進行深入的分析,并且確保用戶信息的安全。第二,P2P平臺同樣需要構建征信體系,對用戶進行評級,盡可能降低信用風險,國家也須為滿足標準的P2P平臺提供查詢用戶信息的渠道,使P2P平臺能夠更全面的掌握客戶的信用情況,盡可能降低信用風險。第三,國家相關部門需要構建征信系統,使社會大眾能夠利用系統查詢P2P公司的信用信息,使客戶能夠及時掌握平臺的情況,有針對的選取信用評級較好的平臺進行投資或是借貸。
3 結論
在P2P網站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很多創業大學生、城市白領以及中小企業家等,均利用P2P貸款獲得了相應的創業、發展資金。但是P2P貸款這種金融模式同樣帶來了一定的道德風險與法律風險,由于法律的滯后性,P2P平臺的經營缺乏科學的監管,就可能導致一定的金融風險。因此政府應當及時出臺相應的監管措施,對P2P行業進行管理,利用多種不同手段確保P2P平臺的合理發展,比如利率監管、資金監管、業務監管、準入監管等。
(作者單位:甘肅政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