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琴
別的國家百年老店如鳳毛麟角,而日本的老字號,百年只不過是入場的最低門檻。難道日本百年老店也像日本人的壽命一樣,有長壽基因嗎?
百年,一個漫長的歲月積累,很少有自然的生命能逾越,而跨越百年的老店就更加不易。
但是在日本,尤其是京都,百年根本算不上什么,只不過是入場最低門檻而已,開業兩三百年的鋪子簡直比比皆是。東京商工調查公司2009年8月公布數據顯示,日本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老店企業21066家,擁有千年以上歷史的老鋪8家。從圣德太子飛鳥時代(中國隋朝)傳承下來的“金剛組”,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現任老板是第40代傳人。此外,日本北陸地區有創業1300多年的老旅店,京都有1300多年的佛具店和藥鋪,還有1200多年歷史的和式點心店。一個國家居然集中了如此多的老字號,這不僅在亞洲,就是在歐洲也十分罕見。為什么日本老店能像日本人的壽命一樣世界第一呢,難道它們也同樣具有長壽基因嗎?
1 百年老店長壽的制度保障——傳承
世上的百年老店大多數是家族企業,但是成也家族,敗也家族,它們往往擺脫不了“富不過三代”的宿命。第一代人含辛茹苦建起基業;第二代人在這家底上繁衍后代、擴張版圖,同時也往往也埋下了日后分裂的禍根;到了三代,因為實行家族財產子女均分制的傳承制度,出現子女爭家產,不肖子孫敗祖業的幾率極高,不用幾番折騰,這棵枝葉繁茂的大樹多半已走到花果飄零的末日了。
日本百年老店壽命長的秘訣就是超越血緣來選定繼承人。日本人講究“業緣”多于血緣,注重手藝之傳續多于血親之間的恩澤。“業緣”看重的不是血液的聯系,而是雙方彼此在一門專業上的相認相知。比如一個做扇子的師傅,手上功夫一流,但年紀一大把,需要決定繼承人了,他兒子從小跟著爸爸長大,別的不會,只會做扇子,偏偏又不算用心,結果不太出色。而他的大徒弟卻是一門心思全花在扇子上頭,有青出于藍的勢頭。好了,你猜那位扇子師傅會把這家店傳到哪一個人的手中呢?是兒子還是徒弟?答案可能會叫許多愛子如命的中國人嚇一跳,因為這日本店東常常會把生意交給最有能力也最有興趣去接棒的人,而不一定是自己生下來的孩子。為了在內部形成競爭激勵機制,日本店東往往會通過招贅女婿、收養養子等做法,在不分割財產的“總有制”前提下,將沒有血緣關系的有才人士為一家之主,保證掌舵人的穩定性。
也就是說,那些開了幾百年的日本老店雖說是在同一“家”人手中,但他們那個“家”根本不是我們中國人這種以血緣聯結的家庭,中間說不定有個原來是徒弟后來改了姓氏的養子,也說不定有個招引入贅的外人,一切全憑專業上的緣分而定。
2 尊重他人是打造百年老店最基本的經營之道。
得人心者得天下,留住人心、尊重他人是打造百年老店最基本的經營之道。尊重他人首先表現在尊重消費者。日本有句商諺“顧客永遠是對的”。日本商家歷來把它奉為金科玉律。客人試衣服,店員會把客人的鞋子倒過來放好,方便客人出來穿;收銀員在小票上蓋好章,會用吸油紙按在上面,吸走油墨,防止它染色到其他物品;壽司店師傅會記住熟客的飲食習慣,誰的口味重,誰喜歡什么魚的哪個部位,他都門清;有個對魚蝦過敏的外國客人去北海道一家酒店吃自助餐,服務員將一張卡片放到桌前,上面寫著蝦蟹過敏的提示。當客人盛完湯正要喝時,服務員突然出現在面前,阻止了。通過朋友翻譯,他才明白,原來這碗湯的熬制原料里有螃蟹。日本百年老店用淳樸和溫馨感動了顧客,顧客則回報以不離不棄的忠誠,日本很多人會一直買同一家店的米,吃同一家店的點心,用同一家店的醬油。
尊重他人還表現在尊重供應商等合作者和員工。俗話說財散人聚,日本百年老店經營者反對家族化將利益向家人集聚的弊端,重視同伴之間長久的合作關系,不會因為蠅頭小利而隨意替換供應商,不會因為經濟的周期波動而隨意解聘員工。得道者多助,就這樣,這些百年老店和顧客、員工、供應商結成了命運共同體,風雨同舟,提高了抗風險能力。
3 追求精益求精的匠人文化保證了百年老店的技藝傳承
商業服務全部都是細節,而要把每個細節都做好,離不開精益求精的匠人文化。“匠人”在日文中寫成“職人”,日本人尊重勤勉的匠人往往超過出類拔萃的天才,甚至把他們尊稱為“人間國寶”。日本匠人對自己的手藝,擁有一種近似于自負的自尊心。這份自負與自尊,令日本匠人對于自己的手藝要求苛刻,并為此不厭其煩、不惜代價,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再完美。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便是日本匠人精神的最直接代表。像小野二郎這樣的匠人用百年時間專注于某個領域也為企業贏得了社會信任,這種信賴成為百年老店最可貴的財富。
追求精益求精的老店之所以能長命百歲,還因為它們專注小而美,講究細水長流,連綿不絕。而不是野心勃勃地肆意擴張,產品和服務質量下降,避免了大企業病迸發導致企業短壽。京都點心店一直保持千年的味道,不曾受到時代的威逼利誘,那份創業初心從不曾改變,永遠都在。日本最古老企業金剛組禁止子孫從事其他行業,留下的遺訓是:等到兩三百年后把這些建筑物拆開的時候,人家負責拆房子的木匠會想起我們這些匠人來的。他們會感嘆說,瞧這活兒,干得真棒!
一個社會要繁榮富強,既離不開引領時代前進的弄潮兒,也離不開這些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的守業者。如果都像日本這樣,手藝有高低,職業無貴賤,文豪為自己流芳百世的作品而驕傲,豆腐店老板也一樣為自己的百年老店而自豪,那么相信這個世界就會好很多。
(作者單位:北京科技大學日語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