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建勇
【教學內容】新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3單元小數除法第39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進一法和去尾法的含義,會靈活選用“進一法”和“去尾法”去商的近似數,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經歷對實際問題的討論過程,培養學生分析、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人交流的能力,并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人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生對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與思考,體會近似數的生活意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進一法和去尾法,根據實際需要取商的近似數。
難點:分析并理解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索,互動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1 創設情境,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陳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我們的數學明星小強過生日了,他想邀請你們參加他的生日party!想去嗎?我們快去買禮物吧!
(課件出示:一共有17人,每輛車坐1人,需要幾輛車?)
師:怎樣列式?商幾余幾?需要幾輛車?為什么?
生:剩下的1人還要坐一輛車,所以需要5輛。
師:這里還是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數嗎?看來生活中一定還有別的方法取近似數,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生活,瞧瞧生活中的近似數。(板書課題)
2 學習例1
2.1 理解題意,列式解答
(課件出示:小強的媽媽要將2.5kg香油分裝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準備幾個瓶子?)
師: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師:得數是6.25,同意嗎? 生活中有6.25個瓶子嗎?為什么?
生1:瓶子的個數應該是整數,所以應該準備6個瓶子。
生2: 應該準備7個。因為剩下的還要裝一個瓶子。
師:到底準備幾個瓶子呢?請把你的想法與同桌交流一下。
(課件出示交流要求)
2.2 學生匯報取近似值的方法
生1:剩下的香油要再準備一個瓶子,就是7個瓶子。
生2:剩下0.1 kg香油,要再裝一個瓶子。
師:如果用6個瓶子,能把2.5kg香油裝完嗎?
生3:不能,6個瓶子只能裝2.4kg的香油,還剩下0.1kg香油,所以要再準備一個瓶子。
(師點名重復)
師小結“進一法”:同學們各抒己見,從你們的對話中,我明白了,根據實際情況,瓶子的個數必須是整數,裝滿6個瓶子后,不管余下多少,都需要再準備一個瓶子,也就在商的個位加1,也就是說不管小數部分是多少,都要進一取整,這種取近似數的方法稱為進一法。(板書)
2.3 計算技巧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進一法嗎?(生自由發言)
這樣一來,可以直接算到整數部分取近似數嗎?(擦掉小數部分)
生:可以。
師:為什么不算小數部分?
生:因為算出整數部分,就知道還剩下0.1kg香油,就還要再準備一個瓶子,向個位進一,約等于7個。
師:觀察整數部分和余數就能發現要進一取整,就可以直接約等于7個。
2.4 舉例
師:那生活中哪些實際問題需要用“進一法”取近似數呢?
生:車、船、裝東西,(師課件出示情景)
3 學習例2
3.1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師:解決了這個難題,王阿姨非常高興,為了表示感謝,她準備送給大家一些小禮物。
(課件出示:王阿姨用一根25m長的紅絲帶包裝禮盒,每個禮盒要用1.5m長的絲帶,這些紅絲帶可以包裝多少個禮盒?)
師: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求什么?
生:求25米里面有幾個1.5米。
師: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獨立列式,計算結果。(點名板演)
3.2 學生交流匯報
師:大家先看看這個孩子的做法,同意他的結果嗎?
生自由發言,師適時引導:
為什么取近似數?
到底包裝多少個禮盒?
最后余下多長的絲帶?
你們是怎樣取商的近似數的?
師小結“去尾法”:解決這類實際問題,不管小數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小數部分直接取整數,這種取近似數的方法稱為“去尾法”。
3.3 計算技巧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去尾法嗎?(生自由發言)
有沒有豎式和他不一樣的?
生:算到整數部分就可以了,余數是1米,不夠包一個禮盒,只能包16個。
師:生活中又有哪些問題需要用到“去尾法”取近似數?
3.4 舉例
生:買東西、用材料做物品、捆扎東西
師:現在讓我們再回頭看看這兩種方法,它們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4 對比分析,總結方法
組1:相同的地方是:都是舍去小數部分取整。不同點是,不管小數部分是多少,進一法都是先向個位進一,再舍去小數部分;去尾法是直接舍去小數部分就可以了。
組二:兩種方法都可以只算到整數部分,觀察余數就能判斷。不同點是進一法要進一,去尾法直接取整數。
組三:這兩種方法都是根據生活實際情況取的近似數。
師總結:這兩種情況,計算的結果都是小數,都沒有明確提出取近似數的要求,而我們是根據實際情況自覺取商的近似數,并且,取近似數時,不能機械使用四舍五入法,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求近似數的方法。
5 鞏固練習
略
6 課堂總結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解決問題,你們積極思考,大膽發言,明白了生活中求近似數可以用四舍五入法、進一法、去尾法,因此,在取近似數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解決問題。老師希望你們走出課堂,帶著今天學到的知識靈活解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問題吧!
(作者單位:重慶市涪陵區江北街道碧筱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