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新紅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育形勢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不斷提高。而音樂賞析作為音樂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幫助學生培養建立音樂核心素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將從音樂賞析對音樂課程核心素養不同方向的功能體現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為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充分發揮音樂賞析的教學功能提供參考借鑒。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長期接受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能夠適應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最重要、最全面的共同素養,是智力、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綜合表現。然而,核心素養體現在音樂學科上則分為自主音樂需要、音樂情感體驗、音樂實踐能力、音樂文化理解四個方面。所以,在音樂賞析課中,教師要從多角度入手來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而,為學生具備終身音樂意識的形成打好基礎,因此,本文筆者將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圍繞教師如何通過音樂賞析來幫助學生培養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這一議題,從不同方面進行闡述。
1 音樂賞析滿足自主音樂需要
自主音樂需要是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具體體現,學生自覺進行音樂學習、自主參與音樂活動的基本動力。學生的自主音樂需要主要表現在: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音樂活動;對音樂表現出強烈興趣;能夠經常選擇合適的音樂來給自己帶來愉快情緒;參加音樂活動時表現出很強的主動審美意識。通過音樂賞析,幫助學生了解音樂,感受音樂,通過聆聽音樂作品體會作者在作品中所展現的思想感情,進而調動自身情緒,引起與作者的思想共鳴。音樂賞析能夠幫助學生逐漸培養起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意識。
例如:在學習名曲《十面埋伏》的時候,通過帶領學生賞析琵琶曲《十面埋伏》的精彩演奏,同時還穿插著對一些演奏技巧的解讀,引起學生對名曲的強烈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當然,主動進行音樂賞析本身也是為了滿足學生的自主音樂需要。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通過音樂賞析來滿足自主音樂需要時,可以利用學生比較熟悉的作品來導入,這樣做的優點是,一來熟悉作品更貼合學生的欣賞風格,更容易滿足對音樂作品的需要;二來熟悉的作品能夠降低賞析難度,使教師在教學時能夠更順利的將學生帶入音樂情境,引起對作品的強烈共鳴,最終滿足學生自主音樂需要,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2 音樂賞析提高音樂實踐能力
正如在語文學科中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說法一樣,在音樂學科,要想提高音樂實踐能力,就要加強音樂賞析活動。所以,在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科素養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開展有效的音樂賞析活動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音樂鑒賞的積極性,并通過多角度的賞析來為學生音樂實踐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先,要從欣賞入手,教師在音樂賞析過程中,引導學生在聆聽、欣賞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培養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如在學習《黃河大合唱》這節課時,引導學生聆聽了郎朗在黃河岸邊激情演奏的鋼琴協奏曲《黃河》讓學生在震撼中過渡到《黃河大合唱》。欣賞完全部內容后,讓學生討論總結,可以從情感、樂器、唱法等不同角度發言,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與審美能力。其次,在賞析一些難以理解的音樂作品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想象,根據音樂演奏旋律的節奏、力度、速度的變化等進行豐富的想象,比如旋律所表達的畫面感等,從而把握作品意境,學會理解作品表達方式,幫助學生在培養音樂想象能力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音樂創造能力。此外,在音樂賞析的課堂交流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受講述出來,教師對學生講述的感受做出一定的評價,讓學生從更全面更深刻的角度來認識音樂作品,提升學生的對音樂作品的使用、鑒賞能力,最終提高學生音樂實踐能力,展現學生音樂核心素養。
3 音樂賞析加深音樂情感體驗
音樂情感體驗是指學生在不同方式的音樂活動中,通過直接體驗和間接體驗,使用音樂方式去表達抒發自身情感,或從音樂中去感悟激發自身情感 。音樂情感體驗是音樂核心素養的基礎。所以,在音樂賞析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從學生的情感體驗入手,通過賞析不同風格、不同時代、不同種類的音樂作品,了解不同的作品內涵,體會不同的音色、節奏、和聲、旋律、意境,體驗不同作品所表達的不同情感。也就是說,要讓學生處在情感體驗中,強化學生在音樂賞析中的主題作用,提高學生音樂賞析水平。
例如:在欣賞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時,可以適當穿插著講解一些與作品有關的情感故事,如莫扎特在創作《第四十交響曲》時所處的社會背景以及其作者當時的一些生活困境。這部偉大作品創作于1788年7月,彼時的莫扎特正處于一個窮困潦倒的生活窘境中,因此在定調時,選擇了在莫扎特其它作品中很少出現的代表傷感和苦難的g小調,這是莫扎特最沉悶也最狂暴的交響樂作品。而且,這部作品的四個樂章都是抒情性的,其主基調就是抒發作者悲愴氣氛,宣揚作者憤懣精神。所以,在這部作品的賞析中,學生體會到了莫扎特悲慘苦難又激昂不屈的情感。
需要說明的是,在音樂賞析過程中,教師要始終保持音樂作品與學生觸覺、聽覺、視覺等方面的緊密結合。所以,我們要組織學生賞析音樂中的情感,要引導學生在感受和體驗中掌握知識,進而,逐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4 音樂賞析增強音樂文化理解
音樂文化理解是音樂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學生的音樂文化理解能力對學生從音樂發展的角度認識社會,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認識音樂具有重要作用。音樂文化理解主要體現在理解不同音樂的藝術形式和文化特征;理解音樂和其他藝術之間的聯系;理解音樂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相互影響。而且,通過音樂賞析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音樂文化理解,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突出文化在音樂賞析中的運用,文化具有多元性,音樂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受文化多元性影響,音樂作品也呈現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特點。所以,在高中音樂課堂上,學生在賞析音樂作品的同時,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的風土人情、社會狀態等。之后,再引導學生根據這些文化知識,對音樂作品進行全方位的賞析,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賞析能力,還能夠了解文化特征,認識社會,進而,逐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其次,要學習文化與音樂發展的關系。例如在賞析我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的一系列音樂作品的時,就要結合冼星海創作的一些膾炙人口的作品,了解當時復雜歷史文化背景,同時又因為冼星海在20世紀30年代曾去法國留學學習作曲,所以其音樂作品既反映了抗日民族救亡中不屈的民族精神,也夾雜著歐洲音樂的一些體系特征。因此,讓學生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認識了音樂作品,也反映了作者的文化背景對音樂作品的重要影響,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
最后,要加強綜合賞析。例如音樂與影視、舞蹈、戲劇等藝術息息相關,相輔相成。對音樂的賞析不能僅僅著眼于音樂作品,還要從音樂作品在其它藝術形式中的應用進行賞析。如《好漢歌》在《水滸傳》電視劇中的應用,爵士樂在美國好萊塢電影中的應用等等,加強學生的全面綜合賞析能力,從而增強對音樂文化的理解。
總之,通過音樂賞析的教學方式來培養體現學生的音樂課程核心素養是一個綜合過程。需要教師從自主音樂需要、音樂實踐能力、音樂情感體驗、音樂文化理解四個方面出發,以學生為主體,以核心素養為目標,采用高效的教學策略,精心選擇需要賞析的作品,設計賞析流程,最終實現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單位: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南豐鎮南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