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嬋 邵永章 郭銀燕
隨著時代的發展,焦慮已經侵襲到人類發展的各個領域,極大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而初中生這個群體所感受到的焦慮主要來自于考試焦慮,它給初中生學習和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壞的影響。從容面對各種考試已經成為初中生成長過程中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質。因此,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克服考試焦慮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潛能,為創造健康、成功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對農村初中生考試焦慮情緒原因做出分析并提出緩解措施。
初中生是充滿活力的人,他們思維敏捷,眼界開闊,但是由于他們在認知能力、人格特點和社會經驗、以及自我心理調節能力等方面還沒有達到成熟,看待事物的觀點有時過于絕對化,對自我認識也存在片面性??荚囀撬麄兩钪械闹卮笊顟な录荚嚽榫诚聦W生們普遍存在著焦慮心理,有的學生的焦慮程度很高,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水平的正常發揮,而且也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初中生由于自身發展的不成熟面對考試焦慮常常是束手無策,倍感困惑,因此,他們極需得到心理幫助以擺脫考試焦慮的陰影。
1 農村初中生考試焦慮癥情緒原因
1.1 內部原因
影響農村初中生考試焦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認知評價、人格特征、知識準備與應試技能、神經類型和身體素質等。其中,認知評價是導致中學生產生考試焦慮的主要原因,如果學生在主觀上放大考試的可怕,從而陷入恐懼、擔憂以致使自己不能走出來,便會產生考試焦慮。其次,在人格特征方面,外向型學生樂觀、開朗的品質容易使他們在考試中走向高焦慮或低焦慮。內向型的學生如果受到消極因素的影響,易出現負性情緒,出現自尊過分強烈、挫折承受力低等現象,造成考試焦慮。學生的知識準備與應試技能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情緒,對于知識儲備較為豐厚、進行過多種變式訓練的學生來說,他們會充滿信心的參加考試,他們的焦慮水平相對來說較低,相反,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他們對考試沒有足夠的信心和把握,在考試時極易產生考試焦慮。
1.2 外部原因
學校、家庭、社會是影響初中生考試焦慮的三大外部因素,學校是為學生提供考試的主要場所,頻繁的進行各種考試,容易使學生對學校產生疲勞和厭倦感。有的班級采取依據考試排名進行排座位的方式,極易對學生造成自尊心和信心上的打擊,加劇學生的心理壓力,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使學生產生嚴重的考試焦慮。其次,家長過分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采取不恰當的教育方式,都會加重學生的考試焦慮,除此之外,過于嚴肅的家庭氛圍都會促使學生產生考試焦慮。
2 農村初中生考試焦慮癥緩解措施
2.1 建立高效課堂,給予學生有效的學習策略指導
農村初中生缺乏完成學習任務的信心,因此,建立高效課堂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避免無效教學、低效教學,建立輕松愉悅地課堂氛圍,避免出現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累的狀況,例如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特別重視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的講授和指導。尤其對于剛剛升到初中的初一學生來說,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還不夠成熟,教師應該做好教學和思想上的銜接工作,注重課堂情景的引導工作,給學生有效學習策略的指導,提高學習效率,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和合作精神。
2.2 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引進考試心理干預機制
對于初中生來說,年級越高,中考的壓力隨之增強,農村初中生的考試焦慮處于不斷的上升階段,對于這種情況,學??梢蚤_設心理輔導機構,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目前,廣泛使用的緩解考試焦慮方法是沙盤游戲療法,沙盤游戲療法是在咨詢者的陪伴下,來訪者在玩具架上挑選玩具,并且在裝有細沙的特別箱子中進行自我表現的方法,研究表明,沙盤游戲療法是一中有效的心理療法,可以有效地干預初中生的考試焦慮。除此之外,開立心理咨詢機構、設立心理健康課程也是有效緩解農村初中生的考試焦慮方法。
2.3 完善家?;訖C制,促進家庭學校的和諧統一
家庭教養方式是影響初中生考試焦慮的原因之一,隨著年級的升高,部分農村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對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時甚至不考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這種強硬的做法難免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在考試時,由于過度緊張,容易出現頭腦空白,考試焦慮的情況。學校可以建立家?;悠脚_,通過微信群等方式,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與聯系,教師和家長及時告知孩子的近期情況,給予考試焦慮過高的學生適時的引導,同時,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庭中,都為孩子建立一個輕松、自由的學校環境,避免考試焦慮的發生。
3 結語
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中,考試作為一種選拔人才的手段,各個方面都很重視考試,而初中生面臨升高中的壓力,而作為農村學校,在教學設施或環境等方面相較有所欠缺,為了提高學生成績,升學率,學校也經常性的月考、堂考,學校、家長、學生自己都十分重視成績,這些都不可避免地給學生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因此,認識考試焦慮癥對學習的影響,了解考試焦慮癥的成因,掌握考試焦慮癥的調適方法,無疑對于增強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習成績大有裨益,具備了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