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華
3d打印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在于能讓學生學習建模軟件,更能把學生培養成為有思想、有創意的設計者與思考者,讓學生經歷一個探索、思考和操作實現的完整過程。3d打印技術,屬于新一代綠色高端制造業,與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并稱為實現數字化制造的三大關鍵技術。為了讓學生領略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我們學校于2017年嘗試開發和實施了3d打印筆藝術課程。該課程吸引了一大批熱衷于創意、設計、制造的學生群體,實現了孩子們的“創客夢”。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作品和學習活動進行評價和展示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這既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又是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它有著其他教學環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開展的3d打印筆藝術課程亦是如此。評價維度學生自評是很重要的評價方式,自評應當貫穿于整個 3D 打印課程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形成對自己進步狀況的認知并進行自我反思,并且可以讓教師根據學生們統計的數據進行多方面的調整。與傳統教學不同,本課程設計屬于創客課程,因此為了更好的完成成果,同學自己的動手能力、創造力、想象力和同伴之間的交流也都是很重要的。在每次課,學生的學習任務不同,所以,我們線上設置的評價量表也是根據每次課而進行量身定做的,根據課程的要求來進行制作。
線上教學評價分為五個維度評價。這五個維度分別是動手操作能力、表達理解能力、創新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人文底蘊能力這五種能力。這五種能力在本課程的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所體現。
1.動手操作能力
創客課程學習十分強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創作能力,但這恰恰是中國當前教育中忽略的一部分,中國的學生很會做題,擅長解題,理論知識掌握的很好,然而在進行實踐操作時卻總是不盡如人意,動手實踐能力不強,項目完成度不高。這就解釋了為什么相對于職業學校中的學生,以升學為主要目標的學校中的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的很好,而實踐能力較差,原因在于實戰演練的機會不多,缺乏實踐經驗。此外,在進行設計時,動手操作能力差、缺乏想象力、沒有教師教就完全不會做也暴露出當下學生缺少基本的科學研究技能這一問題。因此,確定動手操作能力作為學生自評的基礎評價標準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在評價中,評價是動態的連續的過程,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評價活動應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結合整個過程中學生的實際表現情況,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項目操作能力評價。
2.表達理解能力
在 3D 打印課程中,采取不同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和同伴進行溝通,交流彼此的想法和觀點,以此促進課程學習的順利進行。課程的成果展示方法有兩種:課上同學們相互交流和線上互相評論探討。兩種展示方法都是在對 3D 打印課程學習結果總結,并與他人進行線上交流結果。然而當前在評價學生時,主要基于學習成績和課業結果進行評價,而忽略了學生在探究活動中表達能力的評價。21 世紀技能也強調培養信息素養和溝通能力,而在整個 3D 打印課程學習過程中,貫穿著信息傳遞和人際交流,同學們要對在 3D 建模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討論,彼此交換意見和想法,以便于更好地進行建模設計。因此,表達理解能力作為學生能力指標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成果展示時,針對不同的展示方法,評價量規也不相同,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根據不同的展示方法選擇不同的評價量規,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表達理解能力的評價。
3.創新實踐能力
創新實踐能力是創客教育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 3D 打印課程的重點。通過 3D建模的方式,對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深化,并且對所講授的知識進行創新拓展。在教師已經給出基本模型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和教師、其他同學們不一樣的作品。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由組隊進行討論,針對某一個操作問題進行深入探索,并且提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為方案設計原型,不斷地進行討論和更新,最終完成作品并且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的分享和交流。所以,創新實踐能力是學生自評能力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團隊合作能力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開展項目學習,這是小組成員間一起交流、解決問題并完成項目學習的過程,然而當下學校所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這樣一個疑問,我們究竟是希望學生學會如何合作還是通過合作來學習?兩者其實并不矛盾,中國式教育下的學生習慣單打獨斗,埋頭苦做題,并不擅長在團隊合作中施展自己的能力,常常會有這樣的現象,某人個人能力很強但在團隊項目中卻并無多大建樹。
原因就在于不擅長進行團隊合作。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自然人,無法避免地要與他人淘通,并且需要與人進行合作,從而才能更好地更快的完成任務。學生還應當學習如何合作,如何更好地合作,使結果達到最優化,學生小組的合作為學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機會,學生有目的的通過與同伴交流,發展溝通與社交能力,同時在小組合作中互相幫助,學會對自己和對他人負責,培養自身的責任感。
因此確定團隊合作能力作為學生能力指標。需要注意的是,在團隊合作中,每個人承擔的任務和角色不一樣,在評價時應當將學生置于特定的角色定位,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團隊合作能力評價。
5.人文底蘊能力
本課程的主線就是圍繞中華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蘊來進行建設的,不只是讓同學們擁有出色的操作和動手能力,同時還要讓學生學到中國文化所蘊含的深厚的人文底蘊。在教授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做到全面發展。所以,對學生進行人文底蘊能力的培養才是本課程最重要的部分,是本課程的精髓。
(作者單位:山東省曲阜市陵城鎮德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