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婷 李莎
計算能力是小學生應當具備和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是進行數學學習的基礎,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把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并采取有效方法,使學生能夠快速、準確地計算出結果,為他們解答更多的數學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的學生已經掌握了計算方法,可是每次做練習或者考試,總會在計算題上出錯。其實,小學生做計算題時,出錯率高已經成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計算方法,另一方面的因為他們覺得計算題太簡單,結果因為粗心大意,對細節考慮不周,導致計算結果錯誤百出。因此,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師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那么如何才能讓小學生準確、快速、靈活地計算呢?
1 培養計算的興趣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對新鮮的事物產生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計算能力訓練時,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同時數學具有嚴謹性,這就需要教師認真觀察和思考,挖掘其中的趣味性。只有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進而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借助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同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和新穎性,滿足學生的探求欲望。其中游戲教學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有著很大的吸引力,能夠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例如在進行計算的訓練時,教師可以將訓練設計為游戲競賽,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為綜合素質的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 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不僅影響著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就小學生而言,盡管能夠熟練地掌握各種概念和計算法則,但是仍然計算出錯,這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計算習慣培養的重視,采用多種方式訓練學生的計算習慣。首先,引導學生養成認真校對的習慣,在日常的學習中,學生要對寫的題目進行認真的校對,包括數字、符號,為正確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要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有效地把握每一個數據和運算符號,選擇合適的運算順序和運算方法,保證計算準確。再次,要引導學生培養規范書寫的習慣,確保書寫工整、格式正確,例如在豎式運算時數位要對齊、退點不能忽略、數字間要保持適當的間隔,等等。最后,培養學生估算和驗算的習慣,講授估算和驗算的方法和技巧,使學生能夠借助估算,檢驗答案的正確性,并用驗算確保答案的準確性。
3 加強學生運算技能的訓練
當各種運算方法綜合運用時,知識間易發生混淆,導致學生出錯。 這就要求教師在把握知識體系上,注意從易到難的原則,對各種學生可能遇到的情況有一個預計,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3.1 加強口算能力的訓練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是在口算的基礎 上發展起來的,沒有口算基礎的筆算是不存在的,一個學生筆算能力的強弱,一定意義上是口算能力的反映。在口算的過程中,有記憶和思維的參與,合理進行口算訓練,可以促進學生記憶力和思維的發展,因此,就要重視口算的培養,加強口算的訓練。在口算訓練時,采取定時定量的“聽寫口算練習”的方法。聽寫的習題是按照題組的形式出現的,與教材內容緊密配合,可以是老師出題,也可以是學生出題。使用時間,一般為課前5分鐘。每天的題量是一定的,并根據內容和題量規定口算時間。這種定時定量的限制,實際上是對準確和速度上的要求,因為計算速度是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同時,利用估算對計算結果的合理性做一個判斷, 養成天天算、時時檢驗的好習慣。
3.2 有計劃的組織混合運算練習。
練習時,首先訓練學生用文字敘述的形式答題。如:(18×6-15)÷3讀作18乘以6的積減去15,所得的差除以3,商是多少?通過讀題學生就會明確應該用兩數的積減去15的差除以3了。就不會發生運算順序的錯誤。其次,采取對比性練習。將易混易錯的題目放在一起,讓學生區分比較,以提高學生的鑒別能力。計算中,學生容易被一些相似的數目所混淆,影響其對法則的正確掌握和定律的運用。如1.234+2.345、12.34+2.345學生容易被相同的數字所吸引,忽視了小數點的位置不同,誤認為結果是相同的,所以進行這種對比練習不僅鞏固了基礎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注意力。最后檢查方法訓練。如:計算的檢查方法,一對抄題,二對豎式,三對計算,四對得數。審題的方法是兩看兩思。即:先看一看整個算式,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則應如何計算,再看一看有沒有某些特別的條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學生按照這些方法去做,久而久之,就能提高計算能力。
3.3 搞一些競賽。由于計算題是由數和計算符號構成的,比較抽象,沒有生動的情節,就采取了習題形式多樣化。如選擇題、判斷題等。在練習方式上也盡量使其多樣化。如接力比賽,搶答。評智慧小星等。
總之,教師要加強對低年級數學計算能力培養的重視,結合學科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合理地開展教學活動。同時計算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實踐不斷探索和發現。
(作者單位:長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