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慶
據了解,在農村小學數學領域,有這樣一群學生群體,也就是所謂的學困生群體,他們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面臨著顯著的學習難度,尤其是在數學解題方面,存在著明顯的障礙。因此,數學教師需要重點加強學困生解題能力培養,從而實現學困生的有效轉化。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農村數學學困生解題能力的障礙,以及具體的提升對策展開有效分析。
新課標重點提出,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重點加強學困生解題能力培養。因此,教師在組織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重點分析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根據學困生的具體學習需求,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和優化,從而保證數學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1 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解題能力的障礙分析
在農村小學數學學習領域,有這樣一批學生,他們在數學學習領域存在很大的困難。尤其是在數學問題解題過程中,學困生的思維基礎和解題能力與正常學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首先,有些學困生在數學問題解題過程中,對題意了解不清。也就是說,無法準確認知數學問題中包含的內涵,對解題思路含糊不清,導致數學問題解題效率低下。同時,有些學困生在解題思想和方法的掌握上,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對于數學問題,無法正確利用解題思想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導致學生的解題能力受到明顯的局限性。再加上,學生在數學解題方面訓練方式上存在一定問題,也是造成學生數學解題困難的主要原因。此外,農村的教學環境和條件,與城市相比也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給學生的數學學習和能力培養,造成一定阻礙。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需要合理優化數學問題解題教學,從而實現學困生的有效轉化。
2 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對策探究
2.1 優化數學問題情景
對于農村的小學生來講,因為平時接觸到的文化活動有限,所以在一些圖形的直觀感知方面,所具有的能力比較薄弱,合理創設情境,能夠為農村學生數學學習提供方便條件。例如,教師在針對梯形面積求解問題進行教學時,可以在課堂上,將梯形數學模型具體展示給學生。之后,引導學生觀察梯形圖形數學特征,通過圖形觀察,學生可以發現一個梯形是由一個長方形和兩個三角形組成的。之后,學生回顧以前所學的數學知識,利用長方形和三角形面積公式,對梯形面積求解問題進行公式推理和探究。如此一來,在直觀情境的支撐下,能夠深入體會數學知識內涵,保證小學數學課堂更加高效。
2.2 滲透數學解題方法
在農村地區小學生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為解決小學生普遍存在的數學思想局限問題,需要合理滲透數學解題方法,讓學生能夠在方法的支撐下,正確掌握解題思路,從而保障學生的數學解題更加高效,促使學困生不再受數學解而困擾。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優化農村數學教學體系,從學生思想意識著手,就數學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進行重點培養。通常情況下,數形結合是比較常見的解題方法,在進行數學解題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基于數形結合思想,對數學問題進行合理分析,讓學生能夠快速從圖形中找出數學問題解題技巧,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問題解題效率。比如說,相遇問題是小學數學重點問題類型,教師在進行數學問題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利用數形結合思想進行解題。比如說,“小明和小紅家距離1000米,小明以300米/分鐘行駛,小紅以200米/分鐘行駛,求多長時間兩個人相遇?”學生可以深入分析數學問題中的已知條件,之后,合理地繪制線段圖,將題干信息清楚地標示在線段圖中,從而使數學問題的數量關系更加明確,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和水平也能夠獲得顯著的提升。
2.3 實施因材施教
農村地區小學生因為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比如說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因素,導致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學習能力存在明顯的失衡狀態,尤其是對于一些留守兒童,他們缺少家庭教育和管理,在數學學習方面態度不夠端正,基礎也比較薄弱。因此,數學教師針對小學生進行數學問題解題教學時,需要合理貫徹因材施教教學理念。也就是說,在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數學思維基礎,合理設計數學問題,并設計針對性的解題教學方案,從而保證學困生能夠快速接受和掌握數學知識解題技巧,保證數學解題更加高效。比如說,針對學困生群體,教師在和設計分數加減法運算習題時,先可以設計難度系數較低的數學問題,例如,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并且,逐漸地增加數學問題難度,將通分、約分等知識點融入到分數問題設計當中,讓學困生能夠循序漸進的掌握分數問題解題技巧,保證學生的數學解題更加高效。
2.4 設置訓練專題
農村地區學生因為家庭經濟條件有限,所以在一些學習設備和資源方面,與城市學生相比比較匱乏。為了保證學生數學習題訓練和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合理,教師在針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時,需要合理設計訓練專題。讓學困生通過專題訓練,正確掌握數學問題解題方法和技巧,保證學生數學問題解決更加高效。教師可以先將數學問題進行分類,按照學生不同學習水平,以及在數學問題解題方面的薄弱之處,合理設計數學問題,讓學生以專題的方式,進行訓練,從而讓學生快速適應數學問題解題。 比如說,教師可以針對工程問題、相遇問題、計算問題合理設計專題,讓學生有目標、有方向地進行數學問題強化訓練,從而實現學困生有效轉化。
3結論
解決學困生問題,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面臨的重點問題。在組織數學解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困生思維基礎,合理設計問題情境,滲透解題方法,實施因材施教,設置訓練專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數學問題的解題環境,全面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作者單位:湖南省湘鄉市潭市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