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言 陳冬生 張蓓蓓
摘要:為提高有機化學的教學質量,探索將基于MOOC的翻轉反轉課堂引入實踐教學之中,通過整合MOOC平臺上的高校優質資源、課堂討論、答疑總結等方式來實現。以教材中“手性、手性分子和對映體”為例進行教學實踐。結果表明,這種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MOOC 翻轉課堂 有機化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5-0026-02
有機化學課程在高等醫學院校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等專業的教學計劃中是一門必修的基礎理論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有機化學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近代有機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一定的基本技能,而且為醫藥學后續課程生物化學、藥理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等奠定了必要的基礎。[1]該課程涉及內容廣泛、化學反應很多、機理比較復雜,學生大多數都是被動地聽講,積極性、主動性較低。為了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將翻轉課堂教學法引入到有機化學教學中,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本課程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對后續課程的學習有積極作用。
一、翻轉課堂和MOOC
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把知識的傳授和知識的內化的順序進行翻轉,知識傳授在課后,學生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自主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在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助中完成,從而形成了翻轉課堂。[2-3]翻轉課堂把學習的決定權轉移給學生,學生不再是一個被動的聽眾,而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探究者。學生在課外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深入的學習,還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經驗的交流,深化認識。隨著教學網站“可汗學院”的出現,學生們可以免費使用這些優質教學視頻,MOOC的崛起也使“翻轉課堂”的實施變得更容易。越來越多的教師加入到“翻轉課堂”中來,使得這種教學模式得到廣泛關注。
二、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的實施——以《有機化學》“手性、手性分子和對映體”為例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翻轉課堂實驗組對象為2017級臨床醫學專業全科方向456班。對照組對象為未實施翻轉課堂的2017級臨床醫學專業全科方向123班。所有學生均為隨機分班,學生的一般情況(年齡、性別、學習基礎)無明顯差異。
實驗組和對照組使用的教材均為人民衛生出版社《有機化學》第8版。以“手性、手性分子和對映體”這一章節作為教學內容,授課過程由同一教師完成。
(二)課前階段
1.授課資料的準備
(1)學習視頻:第一個教學視頻是案例導入——沙利度胺事件。20世紀60年代前后,歐美至少15個國家的醫生都在使用沙利度胺(也叫反應停)這種藥物治療孕婦早期的妊娠反應,嘔吐癥狀明顯改善。但隨即而來的是許多“海豹肢畸形”嬰兒的出生,最終證實這種癥狀是孕婦服用反應停所導致的。事件的原因是沙利度胺是一種手性藥物,能夠分離出兩種不同構型的化合物,R型具有鎮靜作用,S型有強致畸作用。
該章節的學習視頻是MOOC平臺可汗學院《有機化學》教學視頻,第19集《手性》。
(2)學習任務單:①掌握手性的基本概念,列舉出生活中見到的手性物體;②掌握手性分子和對映體的概念;③會判斷分子有無手性;④掌握手性碳原子的概念,判斷手性分子和手性碳原子之間的關系;⑤能夠用R/S構型標記法熟練判斷化合物的構型。
2.課前自主學習
課前自主學習是翻轉課堂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在開課前1周,教師創建翻轉課堂QQ群向學生發布翻轉課堂需要的導入案例、教學視頻MOOC網站鏈接、學習任務單以及相關習題。在學習任務單的引導下,以獨立學習和小組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完成課前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自主控制整個學習節奏和進程。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不理解的內容時,可以反復學習,或者通過互動交流平臺用QQ群和老師或者同學溝通,還可以記下問題在課堂討論環節反饋給老師。
(三)課中階段
課堂的前五分鐘,教師帶領學生簡單回顧案例視頻,以及本次課需要探討的所有任務主題。學生按照預先的分組,針對課前布置的主題,由每組選出的報告人進行ppt匯報,向其他同學展示本小組討論的成果。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結合自己預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提問,組內同學討論回答。全部匯報結束后,進行小組之間的交叉交流討論,師生共同交流討論,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有針對性地拓展學習目標,鞏固理論知識。最后,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報告人的介紹進行評價和補充,對課堂總結和點評。
(四)效果評價
在課程結束時,我們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的滿意度,大部分學生希望經常開展這樣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單元測驗對學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統計,實驗組成績平均分為87分,優于對照組82分。
(五)總結與思考
目前,國家正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積極推進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4-5]以MOOC支持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打破了傳統的固有模式,給教師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在醫藥類獨立學院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程——有機化學中引入這一模式,可以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后續課程的學習有積極作用。運用翻轉課堂這一手段,結合MOOC的優質資源,提高獨立學院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其創造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向獨立學院“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邁進。
參考文獻:
[1]劉家言.醫藥類獨立學院有機化學教學探討[J].廣州化工,2017,45(9):199-200.
[2]肖培云,楊永壽,劉光明.調整藥學課程體系創建新型教育模式[J].大理學院學報,2008,7(4):73-75.
[3]黃名正,吳琴,張振,等.翻轉課堂教學法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J].廣州化工,2015,43(17):218-220.
[4]劉延東.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J].中國高等教育,2012(11):4-9.
[5]石朋飛.內涵式發展視閾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9):204-207.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