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鵬路
摘 要:鄉村旅游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近些年來農家樂等旅游配套環節得到城市居民青睞,也拉動了農民的收入,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對黟縣進行調研,運用SWOT進行分析,針對黟縣旅游事業詳盡剖析,尤其對于其旅游發展中所面對的各種問題等方面進行分析,并為黟縣宏村鄉村旅游發展提供符合實際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全域旅游;黟縣宏村;鄉村旅游;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2.014
目前,國家全力支持“全域旅游”事業,對于其相關各項基礎設施、旅游服務都將獲得優待,所以說對于一個縣城的發展來說,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是一條相對科學合理的轉型路徑。
1 全域旅游與鄉村旅游的關系
全域旅游是一種旅游形式,是在某一地區鄉村旅游的區域合作以及整個地區共同發展的基礎上開展的。全域旅游業是建立在綜合協調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全面的發展。相反,鄉村旅游則是全域旅游的實際實施方式之一。全域旅游作為一個新興名詞的出現,給發展農村事業、構建美麗鄉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國家強力宣傳的推動下,黟縣響應黨及國家的號召,將鄉村旅游事業作為帶動農村發展的主要途徑,大力建設相關設施。與此同時,國家也鼓勵將此項目應用于促進農村精準扶貧等方面的開發。
2 黟縣宏村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分析
2.1 黟縣宏村鄉村旅游概況
黟縣古村落已發展成為全國著名的素描基地,有宏村,西遞,坪山,觀魚,南平五個景點。在地理位置上,宏村位于安徽省黃山風景區內,除了依靠黃山風景區的名聲外,其本身也是具有特色亮點的旅游景點,近些年來,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它的特點包括最為代表性的古村落。其風格偏向于世外桃源的田園風光。較好的保存了村莊的完整性,以徽派文化內涵而著名。
自從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后,在安徽宏村的農民經濟增長以文化旅游為主導,從文化旅游獲得的收入占全收入的比例很高。在過去30年間,接待旅客的人數迅速增加,由1987年的不足1萬人次迅速升至2018年的近1800萬人次,增長速度高達1800多倍。其中,接待了超過70萬人次的外國游客,外匯收入達近14000萬美元。從宏村的文化旅游供給來看,宏村目前有接待場所80家可以提供來自海內外游客的到來,也有寫生基地130家,可以供師生及藝術人員到此來進行景色的寫生。
2.2 黟縣宏村鄉村旅游資源
宏村古民居同樣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在中國是第二個以城市為單位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說明宏村在文化傳承上具有獨特性、徽派代表性。具體來看,它的建筑和裝飾是代表著中國的鄉村文化遺產,人造水系更是可圈可點,是仿生學的體現。住宅、祠堂和拱門保存完好,秉承祖傳文化。對聯和牌匾突出了徽州商人的優雅,石雕和漏窗,以支持農民的感情。宏村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座博物館,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相得益彰的代表。
3 全域旅游視角下黟縣宏村鄉村旅游SWOT分析
3.1 優勢
3.1.1 具有良好的區位條件
宏村在黟縣的西北角,離屯溪約65km,離黟縣11km。西遞和宏村離黃山很近。宏村是代表了中國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并且直至今日,它的建筑群保存十分完好,在建筑的設計上十分巧妙,布局和形式都遵循著周易和八卦,以最好的風水呈現,彰顯了中國古代在建筑上的智慧和重視風水的程度,也包含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的道理。
3.1.2 徽州文化氣息濃厚,內涵豐富
從白色墻壁的建筑元素,藍色瓷磚,馬頭和個別建筑的山墻,到整個村莊的中軸線,從天水到天堂的設計和設計,到大廳的展覽,風,大門的雕刻,門痛,橫梁和欄桿,盆的設計和泄漏窗的設計都反映了幾個州獨特的封建倫理文化,宗法文化,風水文化和徽州商人文化。
3.1.3 保存著教厚事樸的民風民俗
在西堤和宏村,碼頭的高墻,石頭很難偷,門檻是常規場景:在家庭大廳里懸掛書法和繪畫是家庭的習俗。西遞還有著“拋彩球,選佳婚”的民俗。
3.1.4 環境優美,擁有她妙的田器風光
西遞村各戶住宅,精致花園,黑色大理石,門框和窗戶調整,施雅奇花,鳥鳥,磚頭,人物和美麗的芙蓉,陶麗的著色和重新粉刷所獲得的磚塊和亭子,都反映了中國古代藝術的精髓。宏村的形象和保存完整度在中國首屈一指,風景和建筑融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的畫村”。
3.2 劣勢
3.2.1 旅游產品和旅游項目單一
目前,皖南古村落的旅游產品不豐富,與旅游文化的內涵聯系不大。到現在為止,宏村的旅游產品??纯蠢戏孔?,參觀古老的小巷,參觀馬匹和鮮花?;罩菸幕粌H包括獨特的古建筑,還包括文學,科技,民俗等無形資源,具有豐富的地方色彩。然而,許多傳統民俗,傳統手工藝品等仍然“在山區不被認可”。即使相關部門和旅游開發者能夠意識到這一點,部分農民為了豐富其文化從產品,自主在農家樂庭院中擺設了農產品,但是由于農民的自主性高,缺乏管理和統一安排,導致并沒有產生良好營銷。
3.2.2 基礎設施、管理和服務水平不能跟進
古村落的接待設施普遍落后,酒店(酒店)數量少,水平低,設備簡單,還有更多的農家樂餐館和旅館。雖然這符合游客體驗農民生活的愿望,但設施普遍,衛生條件差,服務差。宏村的售票員、導游、甚至是農民的文化素養差,不了解宏村的相關文化內涵,甚至是出現錯誤,并且在接待外國游客時常常發生語言溝通障礙。特別是,導游的服務質量至關重要。文化體驗的旅游產品要求導游能夠生動形象的解釋文化內涵,但在宏村中并未體現,對回族文化的理解是膚淺的。
3.2.3 不具有品牌意識,獨特性差
古村落的建筑、文化來源等均有著相似的發展跡象,所以,在發展旅游時,能夠突出品牌,其效果是非常好的。目前,古村落中的大多數品牌都開發了一個名牌箱,對古村落旅游的發展沒有長遠的眼光,缺乏真正的定位和規劃標準。在宣傳方面,古村落的宣傳程度非常低,雖然有著非常具有文化內涵的傳統文化和建筑特色,但是由于宣傳能力較弱,使得外地游客,尤其是距離較遠的城市居民對古村落了解非常少,影響力也不足。造成古村落在旅游業的發展中面臨激烈競爭。
3.3 機遇
3.3.1 國家、省和市提出發展鄉村旅游大背景
在國家層面上,十九大提出了到2021年第一個百年時,完成全面小康社會戰略,為此鄉村振興戰略、精準扶貧項目等如火如荼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國家有明確的相關文件規定,在文件中確定了,要以將旅游與鄉村的發展相結合,全面發展農村旅游事業,帶動農民脫離貧困。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研究熱點越來越多,而鄉村旅游這一部分也頗受國家層面關注。農村地區發展鄉村旅游最大的益處在于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給當地農民帶來實打實的經濟利益,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為了發展鄉村旅游,安徽省加快了鄉村旅游建設,尤其是以宏村為代表的鄉村旅游發展,在近些年來成績頗豐,是其他鄉村學習的典范。除此之外,國家層面上宣傳的提升文化自信,鄉村旅游發展也有助于文化自信,使得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走向世界。對于安徽省在鄉村旅游建設方面,安徽省落實了“3451”工程、“八個一”工程,這使得通過對鄉村旅游的建設和發展,解決了農民貧困的窘境,實現了精準扶貧目標,在旅游方面也實現了全域旅游的活力增長,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提升,農民、導游、開發者等各方的素質提升,給游客帶來了更好的旅游體驗和文化體驗。在黃山市的鄉村旅游發展執行方面,建立了鄉村旅游發展基金,開辟了106個旅游鄉村,19類新型業態、166個攝影地點,建設了特色小鎮、民宿客棧等旅游文化基地。
3.3.2 加強與黃山的聯合協作
安徽省以黃山為名,尤其是對于宏村而言,更是與黃山緊密相連,游客從過去只登黃山,到現在的“黃山——宏村”游,即可得出宏村的鄉村旅游已經呈現出品牌效應。所以,能夠與黃山加強其聯合和推廣,發揮黃山在安徽省鄉村旅游的正面效應和輻射范圍,可以實現資源上的共享、旅游發展目標的一致和雙贏戰略。
3.4 威脅
3.4.1 保護建筑意識薄弱
根據調查,古村落中有70名永久居民不符合現有生活條件,改造和擴建原有房屋的愿望越來越強烈。部分居民對建筑群落的保護意識較差,在發展旅游業時,為了吸引游客,部分農民在改建、翻新建筑時選用了非?,F代化、西式的建筑材料或裝修風格,使得與原有建筑格格不入。
3.4.2 污染負荷加重,環境破壞
近30年來,宏村的旅游業發展迅速,接待的游客迅速增加,使得原有村落生態受到威脅。垃圾和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超過90%的服務設施集中在旅游景點,嚴重污染地下水,導致旅游區(40眼以上)的水被使用。與此同時,游客隨意丟棄垃圾等行為也惡化了環境。
4 全域旅游視角下黟縣宏村鄉村旅游的發展策略
通過對宏村地理地貌的觀察勘探,再進行SWOT理論分析之上,本文對黟縣宏村的旅游事業進行可行性的分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總結以下策略。
4.1 形成全域旅游統籌發展機制
4.1.1 創新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理念
該縣計劃建成大型景區,編制宏村的旅游十年發展規劃甚至是長遠的規劃,并在規劃中,以三年為一周期,進行計劃的實施,整合所有旅游資源,使其具有整體性和規劃性。結合當地的特色資源,使其在旅游產業中成為獨特的亮點。再將全域化理念與鄉村景點連為一體,從整體觀上,對其旅游項目進行規劃設計。力志在黨及國家支持下,打造出一片新天地,為旅游發展的路上新添一抹亮色。
4.1.2 建立全域旅游相關統籌機制
全域旅游相關的統籌機的建立,主要黨政相關領導進行創建,包括農村黨員及有關干部。具體負責全員大會召開工作,商討制定旅游項目中所存在的細節問題,針對所出現的問題實行責任具體化到每個小組,甚至于具體到個人。對任務的分配要量力而行,將其分為若干環節,逐一化解。每個鄉村都需成立相關領導小組,對其所在的旅游區域進行監督。
4.1.3 擴展全域旅游相關投融資機制
全域旅游的發展,需要存在一定的資本。所以,選擇融資是一條最佳途徑。在國家的扶持下,鄉村旅游的建設仍需在融資基礎之上完成,這無疑是最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赏ㄟ^相關融資平臺來進行規劃,另在鄉村建立基金協會,引導存在意向的有關機構及企業,進而積累更充足的發展基金。
4.1.4 建全旅游項目有關服務體系
旅游項目的發展歸根到底為服務產業之一,所以,對其相關的服務體系規劃勢在必行。首先,最重要的為安全管理問題,綜合全面地創建一支安全管理隊伍,加強旅游的保衛措施。另需在此基礎上,預先設立相關突發事件預備方案,以免面對事件發生,措手不及。旅游文化主題離不開酒店,在鄉村建立具有當地特色文化酒店,以其相關的評定機制進行規劃發展,提高服務水平,讓旅游在開心之余,可以最好的服務。
4.2 建立全域旅游發展平臺
4.2.1 強化核心特色景區
全面發展同時,必需有重點地打造高級景區。以此來提升整個旅游區域的知名度。以高級景區為發展目標,在以黟縣為基礎的前提下,重點對其中的宏村及西遞兩個景區進行強力打造。盡早將此區域的服務級別提升到5A。加強全域旅游的建設。旅游業的發展初衷不僅僅是發揚文化產業,更重要的是以當地居民的經濟建設為中心,并考慮到文化傳承與發揚,環境和生態保護,城市居民的休閑娛樂等各種因素,建設鄉村、城市、生態、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旅游產業。增加文化體驗,形成度假休閑模式,整合農業和旅游業,形成鄉村旅游發展模式。
4.2.2 做好鄉村環境保護
環境污染一直為國家所關注的焦點,在黟縣宏村也避免不了該問題。社會的發展使得現今農村的污染也隨之加重。想在極短時間得以改善無法實現。在加上旅游項目的開發,不可避免讓現況加重。唯有提升農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加強宣傳保護環境的意義所在,才能夠在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同時,發展好旅游開發項目,創建美好的鄉村旅游環境。
4.3 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務體系
4.3.1 完善全域旅游交通服務設施建設
交通設施為旅游基礎服務,對于道路的改造是旅游業必經之路。打造鄉村旅游交通網絡全覆蓋,避免游客因路途顛沛而取消鄉村旅游體驗。在全面建設農村旅游項目過程中,考慮到不僅僅有旅游團的出現,還可能存在更多的自駕旅游,所以停車問題有待解決。修建停車場、合理規劃大、中、小型車的停車位置。有序分布、合理配制設施,停車費用合理,增加停車泊位。
4.3.2 完善全域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鄉村旅游不僅僅是開發旅游業,也和鄉村居民經濟發展,尤其是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息息相關。在廣闊的景區,“廁所問題”仍然是一個需要最終確定的問題。國家對于旅游景區的公廁規定,所在的公廁需有30%達到A級標準。在旅游景區的建設過程中,公廁的位置選擇要合理,掌握好距離要求,以免游客因公廁過遠而對旅游景區產生不滿。另外,在個別的景點處、服務區以及客運停車中心的地方,應設有專門的服務人員在崗,以便旅客方便咨詢。在游客旅行的路途中,做好相關的指示圖標,視覺效果應較明顯,以便于觀察,為游客增強更便利的體驗感。
4.3.3 完善全域科技智慧旅游體系建設
鄉村旅游發展不是說讓城市居民僅僅感受大自然,體驗鄉村生活的慢節奏,相反,鄉村旅游更需要融進現代化建設?,F代化的建設與鄉村景色相結合,可以更加完美地將一個旅游景區的最佳體驗感覺展現出來。由于現代科技的發展,可以更快速將鄉村旅游特色宣傳出去,讓更多的人因此知道,從而來了解宏村。在無意中加快了農村旅游的高速發展。利用科技智能,創建一個智慧平臺,進而展現出智慧宏村的面貌。利用大數據來創建旅游景區的各項指標,同時,實時對其每個區域進行全天24小時的監控,為更全面發展提供有利依據。
4.4 加快全域旅游行業要素建設
4.4.1 提升全域旅游行業品質
全面提升旅游景區的品質,對當地的特色小吃及民宿特點進行品質提升。為吸引更多游客,一方面可將當地的美食作為出發點,重點對其美食進行改善,為其品種多樣、做法齊全,可滿足全國各地游客對于美食的需求。此外,民宿建設及其經營還可以作為創造更高利潤之處。吸取國內外各個高級酒店的優點,集所有優點于一起加之鄉村特有的民宿特點,知名度更高,口碑更好,促進了鄉村旅游發展,打造出自有品牌。
4.4.2 培育全域旅游購物場所與產品供給
旅游中的購物場所的出現,為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增添了更豐富的體驗。鄉村旅游的特點也在于其本身有其獨特的當地產品,深挖其生產價值,開闊了旅游者眼界。包括當地的文明建設,文化底蘊,純手工藝品等。將這些產業開發出來,成為旅游產業的附加品,提升了其商品價值,也為旅游項目增加收入,全面發展“旅游+”產業。打造吃、住、行、購為一體的旅游村。
4.5 培育全域旅游客源市場
4.5.1 拓展全域旅游客源市場
開拓客源市場,利用現代科技,大數據分析,得出旅游者旅游需求。再根據個別需求將不同種類的游客進行定位。這樣一來,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擴大了游客量。另外,可以通過改善自身的旅游項目來吸引更加多的游客,分別設計不同的路線,以供除團隊游客以外的自駕游客以及親子游客來選擇。
4.5.2 建立全域旅游區域合作機制
為了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黟縣宏村更應在宏觀上得以發展。在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提前下,創建新型旅游項目,同時,積極與周邊相關企業一起合作,來聯合帶動其他企業,促進自身發展。以“旅游+高鐵”為中心,聯合浙皖閩贛、金麗衢以及長三角地區的強強合作,共同創建更加廣闊的平臺,促進黟縣宏村旅游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超,李芬芬,劉俊霞.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全域旅游反貧困的路徑研究——以貴州省為例[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8.
[2]SongX,HongnaLI.An Analysiso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in Yi County of Huangshan City[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4,(12):6365.
[3]曹洪珍.大連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