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巖 陳剛
摘要:北京的四合院是中國傳統古建筑中典型的民居,建筑類型繁多,個性鮮明,文化底蘊深厚。老北京的四合院,以其資深的歷史文化、獨一無二的建筑形式和宜居的生活環境成為傳統北方合院式民居的典型代表,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亮點。傳統的四合院不只是一種建筑,而且是一類文化的經典傳承和象征。現如今,城市的變革發展加快,傳統四合院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生活的需求,改革迫在眉睫。
關鍵詞:北京四合院 中式材料 運用
中圖分類號:TU2 TU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6-0096-02
一、北京四合院概述
北京四合院建筑的歷史可追溯到元朝,元朝成立后,北京被指定為的首都。856年前,北京傳統的四合院建造就從這個時期開始。明朝以后,這座城市重建,在整個施工期間,整體規劃大部分保持不變。但是城市房屋和街道的布局得到規劃和建造,從而變得更加自由開放。明代時期,四合院就變成北京的標準式住宅。清朝時期,四合院的建設發展達到了頂峰,它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標準的城市住宅代表。
二、北京四合院的類型
四合院,就是指四個方向(東南西北)都有房屋,圍合形成中央院落住宅庭院的總稱。盡管庭院的類型多種多樣,但通常布局相對平坦。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大四,中四和小四。中庭:中庭的庭院比較寬敞,北部一般為5個房間,兩個耳朵為3個,東部和西部為3個。房子前面有走廊,以避免風雨。大四合院:大庭院通常被稱為“大寨門”。這座房子可以設置為5個南部,5個北部,7個南部,7個北部,甚至9個或11個大型主要房屋。它通常是一個復式庭院,是多個庭院的組合。中型和小型庭院房屋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而大型庭院房屋則是住宅和官邸。
三、北京四合院的現狀
如今,北京四合院的整體狀況堪憂,由于缺乏修復和保護,隨著人口的增加,庭院是一個混合的形式,許多家庭住在一起。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區庭院的情況按建筑形式分為三種:第一,現有的庭院建筑,其中大部分已經進行了修復,傳統建筑的高度和形式基本保持不變。第二,是與傳統風格相協調的建筑。第三,是現代新建筑形式,在庭院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建筑形式是多層或高層建筑的現代建筑形式。20世紀80年代,北京市規劃局正式出臺了北京傳統四合院的保護規劃。在各行各業的幫助下,北京四合院從古老走向現代。2006年6月,北京四合院建筑元素圖片由北京建筑設計標準化辦公室編輯,是中國庭院建筑元素的第一個集合。其主要內容是規劃設計行業的標準制圖工作,為保護庭院作出應有的貢獻。
四、四合院的建筑材料運用
傳統的四合院歷史悠久,是中國傳統民居的杰作。庭院的房子是一種藝術,它與其他藝術類別不同。建筑物使用線條、形狀、顏色、紋理等造型技術,并通過使用各種表現形式,如比例、節奏、過渡和統一的形式來完成建筑藝術。屋頂的建造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不但是地位的象征,還具有實用功能。庭院的所有屋頂都是中間高,兩側低,低端形式可以實現快速排水的效果。
五、融合了歷代百姓的智慧
北京傳統四合院的墻壁通常是用一層整磚砌成的,外側是碎磚石。這種結構在節省材料的同時,能使冷和熱絕緣。傳統房屋的庭院鋪滿了磚塊,這些鋪路磚通常涂有生桐油,并在上面打蠟。桐油具有浸透性和吸收性,能增加地面的光澤和耐磨性,可以減少地面受損,起到延長地面使用期、保養地面的作用。北京傳統庭院建筑主要由木框架結構。采用木材作為房屋支撐的梁柱結構,大大減少了周圍墻壁的負重。而且使用木質隔板來劃分空間,可以靈活方便地分成空間。
六、四合院中式材料在裝飾中的運用
傳統的北京四合院房屋主要以磚雕、石雕、彩釉、繪畫等裝飾傳統北京庭院的內外部。在雕刻藝術中,磚雕的比例最大,主要用于門、影墻、走廊墻、墻壁和屋頂。精雕細琢的磚雕和凹凸部分的嚴謹處理與室外燈光和建筑構件相結合,形成不斷變化的光影效果。石雕的裝飾主要用于門上的門當、柱礎、門簪等。其房屋結構大部分都是抬梁式的木構架形式,這種結構在北方建筑中仍廣泛使用。傳統四合院是木式構架的并非墻體承重,所以,室內空間相對比較靈活,往往需要室內裝飾來引導交通并阻擋視線。木質風格的隔斷,花朵覆蓋物和擱板制作精美,它們可以靈活調整室內空間,簡潔美觀。
采用繪畫藝術的初衷是防止木結構腐蝕和開裂。經過開發,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傳統的北京四合院的繪畫藝術出現在宮殿的門、宮殿和宮殿的內部。傳統的北京四合院房屋主要涂有琺瑯畫、漩渦畫和蘇式琺瑯畫。在色彩方面,傳統的庭院呼應了當時地方的整體色彩。這些傳統材料的使用也凝固了中國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寄托和祝福。
七、四合院中式材料在陳設中的運用
傳統四合院的家具與室內陳設的方式與材料的選擇是非常講究的。在具有不同功能的房間中,家具的材料、表現和風格也不同。大廳基本上是庭院的主要房間,具有生活,會議和禮儀的綜合功能。根據房屋的功能和地位,其家具必須規則、安靜,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生活氛圍。在大廳的陳設中,深蹲盒位于靠墻的中心線上,桌子配有環形椅或扶手椅。蹲式箱的裝飾將根據房屋的功能選擇不同的裝飾。它僅用于生活、會議和禮儀大廳,它通常配備藍色和白色,藍色和白色釉的釉器。翅頭案的中央一般適合放置重力感強的擺設如青銅鼎,它需要符合小尺寸的要求,更好地結合使用功能。大廳內墻的裝飾一般掛在書畫的中間,顏色不能太多,營造出簡潔干凈的氛圍。放置時,注意留一條清晰的走道。在大廳的主軸上,通常選擇八仙桌和扶手椅。大廳里的家具通常是深色木材。
中西結合:傳統的封建等級制度已徹底瓦解。反應層次結構的建筑藝術也約束了等級制度的概念,并朝著全面的方向發展。中西方風格的結合在現代四合院的建筑設計中并不少見,為新北京庭院帶來獨特的味道。位于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街的傳統四合院進行改造后,出現的一種新型門窗裝飾。庭院的門窗采用磚拱形式,屋頂覆蓋著平板,有些屋頂也有天窗,這種庭院風格融合了中西風格。
去繁就簡:簡潔明了的形狀是現代人們對形式美的主流追求,浸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傳統的石雕和木雕工藝精湛繁多,但比例平衡,造型勻稱完美。它繁復的裝飾形式在現代工業生產中難以再現,也不容易被人們的審美標準所接受。所以,它是傳統庭院傳統建筑材料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前衛簡約的線條和個性的造型是對自然美的追求,是一種繼承了傳統但并不奢華的表現。
形變意存:傳統的北京四合院基本上建在石頭、木頭或墻上。材料單一,顏色根據業主狀態選擇。然而,現代北京四合院已經放棄了等級的概念,通過使用材料中的顏色或對比,也可以產生創新效果。
北京四合院盡管經歷了千年歷史,它卻以頑強的生命力存活下來,我們應該留下絕對保護的象限。保住古都風貌,為世界留下這一份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
[1]閻欣怡,王宇航.傳承與創新——北京四合院空間改造設計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8(2).
[2]梁宇鋒.中式庭院設計在現代居住空間中的融合型研究[J].設計,2017(4):102-103.
[3]徐怡芳,王健.北京四合院的現代更新設計[J].城市住宅,2016,23(4):47-50.
[4]王海云,徐怡芳,王健.北京四合院空間改造探究[J].城市住宅,2015(12):69-73.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