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艷
摘要:隨著國內國際形勢急劇變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弘揚并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成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務。分析這四個基本任務,明晰其重要性和要求,對于做好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新時代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基本任務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6-0116-02
時代不同,人們的使命和任務、責任與擔當自然也有差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新時代新形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對教育和學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盵1]所以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新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把握新時代脈搏,回應新時代提出的各種要求,擔當起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接班人的重任。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定,要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學風。[2]這就把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務歸結為四個方面。
一、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需要的程度?!盵3]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科學性、革命性和實踐性,可以滿足中國人民的需要。所以,經過歷史和人民的重重選擇,馬克思主義成為社會主義中國的指導思想。我國的高校是社會主義高校,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為社會主義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必然要求。所以,在高校中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他們之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顯得尤為重要。新時代以來,中國的發展速度世界有目共睹,社會主義中國的迅速崛起引起了某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焦慮感。由于思想的影響力是巨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想方設法地在中國宣傳西方思想意識,企圖在中國的意識形態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與馬克思主義展開激烈的斗爭,掌握意識形態領域領導權成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面臨的艱巨任務。大學生身處校園之中,涉世未深,思想相對單純,容易受到各種錯誤思想的干擾和侵蝕。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他們的頭腦,有利于減少不良思想的影響,使他們樹立對社會主義的信心,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新時代對在高校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這一任務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注重課堂教學,發揮好主渠道作用。當前高校某些思政課堂教學存在著隨意化、邊緣化、娛樂化等現象,大大影響了教育的效果。為了充分發揮思政課的作用,必須重視和規范課堂教學,守好門,把好關,在改進中提升實效。二是注重價值導向,發揮課程協同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傳播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方法的同時,必須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其他課程的教師在從事本學科教學時也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達到各學科與思想政治教育聯合互動的狀態,更好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三是發揮好新媒體技術的作用。新時期新媒體技術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把新媒體技術運用到思想理論傳播中去,不僅為課程提供了便利,而且可以增強課程的時代性和感染力,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弘揚并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紛繁復雜的價值觀中,核心價值觀起著集中力量、凝聚共識的作用。“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歸依,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當前中國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新時代大背景下,不僅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價值追求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在各種價值觀念并存的狀態下,更加需要一種主流、公認的價值觀念統一共識。高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價值觀的形成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5]青年時期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并且價值觀一經成形就帶有很強的穩定性,對人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而青年又代表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青年具有什么樣的價值觀關系著國家發展大計,所以引導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十分關鍵。在高校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與融入工作,為高校做好各項相關工作提供價值指導,也是應對意識形態領域新挑戰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關于人的工作,從最終目的來看,高校必須承擔起為高等教育乃至全社會立德的重要使命。這就要求高校廣大師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堅定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仰的基礎上,于日常學習生活中努力傳播、積極踐行,帶動全社會參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成為一種社會風尚。一方面是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梢栽鲈O傳統文化課程和舉辦豐富多樣的相關活動,增強高校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和信任,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另一方面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和實踐等各個環節。這就要求廣大教師要以身作則,不僅自身要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積極引導自己的學生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在課堂外,大學生有著豐富的課余生活,可以發揮包括微博和廣播在內的校園媒體和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作用,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融入日常生活,內化為他們的行動準則,行為規范。
三、促進高校和諧穩定
作為外部影響因素的環境,對事物的發展軌跡和演進過程發揮著作用。和諧穩定的環境歷來是各項目標得以達成的重要條件。對于高校來說,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也是各項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高校肩負著多重使命,只有在和諧穩定、安定團結的環境中,教師才能全身心投入自身的教育和科研事業,學生才能心無旁騖地學習知識和提升能力,學校各項工作才能井然有序且高效地開展。促進高校和諧穩定,是保證教學、科研等環節有序運行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有利于為促進社會和諧樹立榜樣。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工作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促進高校和諧穩定,為高校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也有了新要求。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高校黨委和地方黨委要相互配合,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努力形成在高校黨委領導下安定團結但又不失活力的校園環境。二是注意方法,處理好各種矛盾。這就要求各高校領導在工作中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及時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不讓這些問題成為校園安定的威脅。三是培養理性健康心態。高校大學生心智還未成熟,容易受到各種不良思想的影響,養成理性平和的心態有利于他們拒絕蠱惑,不輕信、不盲從各種錯誤思想,從各型各類的思想大洪流中作出正確的選擇。四是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抓好校園思想文化建設,凈化校園網絡環境,弘揚主旋律,使主流意識形態在高校中呈壓倒性態勢,保證高校思想和政治穩定。
四、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
校風是學校在長期的實踐和積累中形成的,是學校歷史底蘊和整體風氣的體現,既對校園中的師生們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又代表了一個學校的獨特氣質。學風體現著學校的治學理念和治學態度,是評價一所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良好的學風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學校提升發展質量的必要條件。優良的校風和學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致力于實現高校的辦學目標。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科技、人才、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愈演愈烈。為了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優勢,我國對科技和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高校是大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提升綜合素質的重要場所,在此期間形成的思維方式和思想品質對他們之后的職業發展和日常生活都有深遠影響。良好的校風學風有利于高校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影響師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使個體在群體中相互借鑒、共同進步。
大力發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加快與我國國際地位相適應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需要優良的校風學風做保障。一是加強高校領導作風建設。高校領導層堅持優良作風可以在全校起到示范作用,帶動全體師生嚴格要求自己,積極主動參與到良好校風學風建設中去。從而促進優良校風學風的形成和鞏固。二是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師德師風與校風學風相互影響,也能實現良性互動。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形成以嚴謹踏實、崇尚科學、愛崗敬業為核心的教風,發揮教師在校園良好風氣養成中的榜樣作用,用良好的教風促進優良校風學風的形成。三是培育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能夠悄無聲息地影響人,對高校優良校風學風的形成起著促進作用。蘊含著校園文化元素的建筑、各種積極向上的宣傳標語等,都能引起共鳴,發揮塑造人、激勵人的作用。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這四個基本任務,指明了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努力的基本方向,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是思想基礎,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價值導向,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是關鍵支撐。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光明日報,2016-12-09(01).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