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肇臻
摘 要:建設高效課堂不僅是初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聽說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客觀要求。本文中筆者從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開展小組合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組織角色表演,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適當增加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面等方面談談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以維持課堂秩序來組織教學,主要的教學形式以教師說教為主,學生聽課為輔,這種授課模式下不僅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得不到有效調動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學生有很高的應試能力,但是聽說和綜合能力普遍不高,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后這種教學弊端更加明顯。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是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啟發,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去,實現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良好的開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妙的、新穎的導入能夠成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把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去。導入的方法有很多,通常使用的有講述背景故事、游戲導入、多媒體導入、討論風土人情導入和借助圖片導入等。
例如,在教學“Can you play the guitar?”這個單元時,根據對教學內容的分析,筆者以為本單元可以使用多媒體導入新課,營造聚會的氣氛。教師播放歌曲I can sing and I can dance 營造歡樂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詢問學生:I like dance and playing basketball.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or football?Do you want to join football club? 學生回答完自己的興趣后,教師在屏幕上展示the pictures of the clubs,有swimming club,music club,chess club,English club,guitar club等等,并使用情態動詞can練習這些新單詞,讓學生跟讀。
二、開展小組合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小組合作教學是初中英語新課程改革極力提倡的教學方法,在發揮學生的優勢和特長,實現學生英語整體進步方面有推動作用。英語教師要能夠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優化教學策略,從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開展小組合作探究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參與到語言實踐中去,為學生創造聽說英語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揮集體互助合作的精神,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例如,在教學“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個單元時,為了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用英語表達交通方式,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理最經濟的交通方式,并學會團隊合作精神。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探究合作等方式,提高和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投入到英語語言的實踐中來學習新知識,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先可以介紹自己經常用到的交通方式,I take the subway to the school everyday,but sometimes ride a bike.然后用句型“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問同學們是乘哪種交通工具到學校的,在問了幾個學生后,教師把全班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練習乘坐交通方式的表達。讓學生通過合作練習,學會使用和掌握“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take the .../ride.../walk...”“How does Marry go to school?/She usually gets to school by the bus,but sometimes on her foot.”“How long does it take?/It takes five minutes.”等句式。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小組合作意識。
三、組織角色表演,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初中英語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表達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刺激學生的表演欲望,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組織角色表演,正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教學形式,它真正地做到了使教材內容“活”起來,課堂生動起來,達到了口語交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How much are these socks?”這節課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用英語談論服裝的價格和顏色款式。在教學中為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中的對話內容,在教學中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人們去商店購買衣服的生活情景,然后讓學生分別扮演“salesman”和“customer”,在分角色表演中完成語言的學習任務。如A:Whats this?B:It is a sweater.A:What color is it?B:It is blue.A:How much is it?B:It is 100 dollars.A:Thats too expensive.如此反復練習幾次后,再讓其他幾組學生完成以下表演。
四、適當增加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面
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不上去,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狹窄,人文、歷史、地理、宗教和經濟等方面的知識比較欠缺。由于不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學生在遇到這類閱讀材料時自然不能結合背景知識全面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內容,勢必會影響到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語言和文化是分不開的,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適當地補充文化背景知識,提高學生對西方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加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學“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這個單元時,由于學生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外國冒險小說了解的比較少,學生對這一話題比較陌生,教師在教學完這個單元之后,可以和學生一起去學校圖書館指導學生借閱一些中外冒險小說的書籍,也可以讓學生從網上下載完整版的中英文對照的“Treasure Island”,提升學生閱讀英文原版書籍的信心和積極性。通過課外閱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本內容的認識,而且拓展了學生閱讀材料的途徑,豐富學生閱讀視野。
總之,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建立,教師要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廣泛參與;發揮學生小組合作的精神,創造語言實踐的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角色表演,讓教材知識“活”起來,實現口語教學的目的,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補充文化背景知識,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文化的感知力和理解力。
參考文獻
[1] 蔡華萍.情景教學與小組合作融合 創建英語高效教學新模式[J].基礎教育研究,2017(21):67-68+71.
[2] 王麗.初中英語課堂創新——如何打造自主學習的高效課堂[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5(04):62-63.
[3] 戚紅霞.構建高效初中英語課堂 奏響英語教學新樂章[J].知識經濟,2016(0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