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成
摘 要:融媒體下,高職院校學生意識形態工作面臨著諸多挑戰,學生自身意識形態的認知和意識較弱,融媒體網絡平臺的影響迅速。課題組就融媒體背景下學生意識形態工作的對策分析進行分析,以期提升高職工作的育人成效。
關鍵詞:融媒體;高職院校;意識形態;思政教育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領域出現了越來越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沖擊著原來落后的教學模式,為目前教學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高職院校作為我國教育事業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承擔著極其關鍵的教學任務。信息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將融媒體概念融入到學校教育中,為學生帶來很多影響,導致高職院校學生的意識形態工作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在此背景下,為了更好地解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本文從目前高職院校的意識形態工作現狀出發,結合學生的發展實際,提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
一、融媒體背景下學生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學生自身意識形態的認知和意識較弱。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催生了一系列新型的媒體網絡,不斷更新學生的思想意識。由于學生思維意識比較活躍,對很多新事物具有較強的接受能力,所以能夠快速的掌握或者接受融媒體概念,并且做出相應的改變。在此基礎上互聯網成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而西方勢力便借助這一平臺,向中國學生散發一些言論、思想,企圖欺騙、誤導學生,讓其產生錯誤的思想意識形態,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被毀,失去學校教育的價值。加之學生本身的辨別能力較差,認知能力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培養過程中面臨極大的障礙。
(二)融媒體網絡平臺的影響迅速。網絡媒體不同于傳統媒體,憑借其較快的發展速度迅速占據市場,獲得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關注和支持。人們從網絡中獲取更多全新的資訊,尋求更多有價值的內容,形成更多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西方國家開始借助融媒體網絡平臺宣揚自己的主體價值觀,盡可能地動搖并且改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影響,讓學生產生很多不利于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思想。
二、融媒體背景下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對策分析
(一)加強課堂教育教學管理的責任力度。從課堂教學角度出發,結合網絡資源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讓學生更愿意主動加入到課堂學習中,加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課堂內容出發,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教材和教師都應該以宣揚正確的言論和價值為主,嚴格禁止錯誤言論思想的傳播。網絡在線教育平臺作為高職院校教學的重要平臺,承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對線上課程的監控和管理,避免有害觀念在學生周圍散播,起到教育教學的效果,為培養未來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大宣傳思想陣地管理工作責任力度。利用高職院校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增加各種公益講座、學術研討以及其他交流分享會,讓學生真切認識到意識形態的重要性,將愛國主義、愛社會主義的觀念融入到學習體驗中。同時,還應該借助報紙、海報、宣傳欄、電視屏幕等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宣傳管理,引導學生養成正確地意識形態。
(三)加強網絡意識形態管理的工作的強度。優化高職院校網絡平臺建設,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網絡意識形態管理工作,既要豐富網絡平臺的呈現內容,更要確保內容的正確性、合理性,真正能夠為學生服務。加強網絡管理隊伍建設,制定一整套相對完備且科學的管理體系,從前期的審核到監督再到最終的反饋,都應該進行充分整合,盡可能地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建立健全校園網站安全管理機制,不斷解決和處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到準確高效、科學全面。
(四)注重校園文化活動和各類社團管理工作。學生意識形態的養成需要依托校園文化氛圍,必須盡可能地發揮文化活動、社團工作的作用,使其承擔起培養學生意識形態的任務。一方面,不斷創新校園文化活動,圍繞當前的社會熱點以及文化生活,為學生提供各種豐富且多樣的滾動,讓學生充分認識其中的優勢。另一方面,社團活動是活躍學生思維的重要平臺,必須發揮社會管理的作用,增加社團的數量,讓學生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培養自己的意識。
(五)抵御和防范宗教滲透工作要落實責任制。高職院校各級部門必須以社會主義武裝頭腦,堅持貫徹共產黨的領導,杜絕一切非法宗教勢力,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避免對學生進行思想滲透。
(六)統一部署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職院校各級領導以及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引導學生,全面貫徹新時代教育理念以及精神,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加入到教育中。專業教師應該將思想教育滲透到學生的學科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輔導員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思想動態的關注,及時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讓學生更好地加入到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中。
三、結語
融媒體是一種傳媒轉型的觀念,其與“媒介融合”概念不能混為一談。“媒介融合”強調的是媒體發展的一種趨勢和過程,重點在于“融合”。而“融媒體”是一種傳播理念,指的是一種新的媒體組合模式。它借助媒介把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優劣點從載體、內容、平臺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整合,從而實現各方利益的最大化,但它不是簡單地把傳統媒體的內容舊瓶新裝,而是利用先進的傳播理念,在內容、形式、手法上相互借鑒、進行重組和融合。在意識形態工作中,高職院校需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促進育人工作不斷提升發展。
社會在發展,培養人才的理念也應該不斷創新、不斷發展,既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也要適合時代的發展趨勢。青年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因此在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上必須注重科學性和專業性,應該盡可能地依托高職院校這一培養平臺,為學生提供一系列完備的意識形態教育工作體系,真正落實意識形態安全教育,使其更好地為學校服務,培養更多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者。
參考文獻
[1] 陽文.網絡環境下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挑戰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
[2] 趙麗君.淺析新媒體時代加強高校意識形態管理實踐[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7).
[3] 陳宗章.“媒體融合”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路徑創新[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6(4) .
[4] 傅坤“融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對策研究[J].高教學刊,2018(24) .
[5] 王里,朱旗.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 內涵、挑戰與對策[J].江蘇高教,2017(01).
[6] 匡艷麗.新媒體時代大學生主流價值觀培育認同的技術路徑[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8(09) .
[7] 趙茜.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谫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2) .
[8] 陳宗章.“媒體融合”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路徑創新[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6(4) .
[9] 傅坤.“融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對策研究[J].高教學刊,2018(24) .
[10] 王里,朱旗.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 內涵、挑戰與對策[J].江蘇高教,2017(1)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