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層扶貧作為當前扶貧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在實現基層貧困戶脫貧以及促進基層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就當前基層扶貧工作而言,盡管已經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但是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扶貧資金資產管理及賬務處理工作。基于此,本文就基層扶貧資金資產管理及賬務處理工作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基層扶貧;扶貧資金;資產管理;賬務處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
2096-3157(2019)29-0085-02
在現階段我國發展過程中,扶貧工作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是保證當前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對于扶貧工作而言,現階段類型有很多,而基層扶貧作為其中較為重要的一種類型。對于基層扶貧工作而言,其資金來源較為廣泛,其中內蒙古就有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京蒙幫扶資金和農牧業基金等,并且主要被應用于基礎公益性設施建設過程中,因此,其所有的資金及資產都應受到國家法律保護。但是就當前基層扶貧工作而言,無論扶貧資金資產管理還是賬務處理工作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何做好基層扶貧資金資產管理及賬務處理工作,也成為了當前扶貧工作過程中的一項主要內容。
一、基層扶貧資金資產概述
1扶貧資金與扶貧資產含義
所謂的扶貧資金,指的就是各級財政部門用于各類扶貧項目的資金,例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產業扶貧資金、用于各類項目的扶貧資金以及各類社會捐助幫扶資金等;所謂的扶貧資產,指的則是扶貧興建以及社會各界無償捐助的基礎公益性設施,例如房屋建筑物、機械設備、農業機械、設施農業項目(養殖類和種植類的)以及進行農業生產的相關設施等[1]。
2扶貧資金與扶貧資產應用范圍分析
基于我國農村當前發展的實際,扶貧資金與扶貧資產使用范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村優勢產業。對于基層扶貧農村優勢產業而言,主要指的就是培育和壯大農村特色優勢產業,鼓勵扶貧對象大力發展種植業以及養殖業,并在這一過程中將新品種、新技術以及新設備予以支持,同時對相關單位及個人開展技術服務以及技術培訓相關進行大力扶持,并同時做好相關農業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與完善工作[2]。
二是新農村建設及城鎮化進程。具體來說,基層扶貧資金與資產在新農村建設以及城鎮化進程過程中,對一些惠及農民生產的基礎設施以及光伏發電等相關進行建設,以此來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
三是增加農民收入。扶貧資金與資產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建立貧困農戶檔案卡,將精準扶貧落實到戶,并在這一過程中給予其生產貸款或者是可以實現增收目標的各類經營主體貸款等等。
四是改善貧困地區基本生活條件。這是當前基層扶貧工作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扶貧資金與資產主要被應用在增強農戶自我發展能力、提高農戶收入水平等。
3基層扶貧工作流程分析
現階段基層扶貧工作主要的流程為:首先,國家財政部門首先將基層扶貧資金撥付至鄉鎮一級經管站專戶,并同時將相關信息以書面的形式對項目村以及經管站進行告知;其次,由鄉鎮扶貧辦結合基層農村的實際,對基層扶貧相關方案及報告進行制定,同時完成相應的備案工作;最后,在扶貧項目開展過程中,扶貧項目建設單位應按照施工及進貨進度對所需資金進行申請,然后報至到項目村,再由項目村報至到鄉鎮扶貧辦,待資金批下之后,鄉扶貧辦還應對資金支出相關信息及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進行審核和記錄,然后經過鄉鎮經管站批準后將資金撥付到位[5],待資金到位后,項目村利用這筆資金開展相應的建設工作。
二、基層扶貧資金應用存在問題分析
1部分基層扶貧項目資金效益較差
盡管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我國已經建立起一個相對完善的基層扶貧體系,但是在實際扶貧自己與資產應用過程中,其整體效益并不是特別高。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為,基層農村在進行扶貧項目申報過程中,并對其可行性進行全面的論證,并且在實際的決策過程中,也同樣存在著科學性及合理性不足現象,這樣就極易導致形象工程、人情工程等不良現象出現[3],這樣一來,也就很難真正的發揮出基層扶貧資金與資產的積極作用。
2資金管理體制運行不暢
在基層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扶貧貸款的發放主要是由農業銀行轉至發展銀行,再由發展銀行轉至農業銀行,盡管政策性貸款為專項貸款并且有良好的政策作為保障,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相互扯皮現象、資金到位多而實際信貸少現象普遍存在,這樣也就使得當前扶貧開發項目很難真正的得以落實,不僅如此,在實際的管理工作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使得在扶貧資金及資產應用過程中,存在著較強的主觀意識,這樣也就必然會給基層扶貧工作產生嚴重的影響。
3賬務處理明確性不足
在基層扶貧工作過程中,賬務處理的明確性不足同樣是現階段尤為突出且亟待解決的一項重要問題。具體來講,在實際的基層扶貧工作過程中,其相關賬務都應委派專門的管理工作人員來對其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明確,同時做好相應的記錄。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基層政府在具體的扶貧工作過程中,并未對資金應用以及賬務進行明確的記錄,同時在實際的扶貧資產建設過程中,還會存在相應的賬務問題,由于在前期未進行詳細的記錄,使得在后續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就會存在諸多問題,嚴重者甚至會給基層扶貧效果產生非常惡劣的影響[4]。
三、基層扶貧資金資產管理及賬務處理工作開展策略分析
基于基層扶貧的工作流程以及當前工作現狀,筆者認為,要想做好基層扶貧資金資產管理及賬務處理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1實現資產登記統一化
要想做好基層扶貧資金資產管理及賬務處理工作,實現資產登記統一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策略。在這一過程中,鄉鎮經管站作為基層扶貧工作資金主要發放者,應根據鄉鎮扶貧辦和項目村提供的相關資料,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扶貧資產管理臺賬,基層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資產管理臺賬還應重點對扶貧資產使用變動及收益分配情況進行及時的登記,并要求項目村及項目承接主體做好相應的會計賬務管理工作,通過將所有的扶貧項目信息統一至同一臺賬中,就可以更好的實現資產登記的統一。相應的,基層扶貧資金資產管理及賬務處理工作開展也會變得更為高效,并結合云技術建立專業的數據庫系統。
2保證資產運營的統一
在基層扶貧工作中,保證資產運營的統一同樣是做好工作的重要舉措。要想保證資產運營的統一,首先,應對扶貧資產的所有權進行明確,簡單來說,在基層扶貧工作過程中,投入至村集體形成的扶貧資產所有權歸村集體所有,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圍繞經營性資產產生的所有活動經營活動,具有村民集體討論決定,同時擬定相應的經營方案,然后報經鄉政府,經審核通過且由主管部門負責人簽字后實施,對于已經簽訂的正式合同,應由村集體和鄉鎮政府分別存檔管理,此外,對于公益性資產而言,由于其更多的視為村民提供公益性服務,因此,在其運營過程中,則是由村集體統一管理和維護[6]。
其次,對于投入到合作社、農村企業以及其他經營主體中的扶貧資金以及資產,其所有權歸村集體,但是在運營過程中,其主要的是經營主體進行經營和管護。對于這種資產運營形式,主要是根據分紅或者是直接折股量化的方式,建立相應的貧困戶檔案以及持股分紅檔案,并不將其納入到集體收入當中。對于扶貧對象中那些已經符合脫貧條件而退出或者消亡的,其所占有的股份應歸村集體或者量化至返貧戶中,在執行這一策略時,其具體方案應由項目村集體、經營主體以及貧困戶之間一致協商后,報至鄉鎮扶貧辦進行審核,并簽訂三方扶貧協議,同時報至鄉鎮經管站備案,這樣可以更好的對各方權利與義務進行明確,進而充分發揮出扶貧資產的積極作用。
最后,如果扶貧資金應用于為貧困戶購禽畜、小型農具、農作物種苗以及生產加工設備,則其使用權和所有權歸貧困戶個人,但是在對這類資產進行應用時,則需要由項目村上報至鄉鎮扶貧辦和經管站進行備案,并規定由扶貧資金購置的一切生產資料,在分配及使用過程中,不得再次進行買賣。
3對收益分配及資產處置進行統一管理
除了上述的兩項工作需要統一外,對收益分配及資產處置進行統一同樣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策略。首先是統一收益分配,具體來講,就是扶貧資金收益類型如果為租金,其應優先分配至貧困戶增收方面,如果扶貧資金投入至合作社或者是企業時,則需要實行保底分紅;其次是資產處置方面,在這一工作過程中,任何單位及個人都不應對扶貧資產進行隨意的處置,并且在資金應用過程中,應保證資金用途以及數量均符合相關要求,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應及時予以糾正和處理。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基層扶貧工作而言,其作為改善當前基層農村發展狀態、實現共同富裕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一直以來備受國家關注。現階段基層扶貧工作主要形式為資金和資產扶貧,但是在具體的扶貧工作過程中,受相關因素的影響,資金資產管理以及賬務處理工作普遍存在一定的問題。只有對這類問題進行正確的認知,并采取相應的策略對相關工作進行規范,才能更好的將基礎扶貧工作真正的落到實處,最終實現我國共同富裕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東峰財政扶貧資金形成資產會計核算[J].農村財務會計,2019,(06):12~14
[2]王秀卿我國農村扶貧資金配置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研究[J].農家參謀,2018,(12):297~297
[3]林萌,林婉晴扶貧資金、資產相關事項的業務處理[J].中國農業會計,2018,(05):54~55
[4]施峰,章滔淺談基層扶貧資金內控存在問題及改進建議[J].預算管理與會計,2017,(07):63~64+49
[5]雷永葆基層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7,(07):158+160
[6]楊學民農村扶貧資金的管理與核算[J].山西農經,2017,(03):72~73
作者簡介:
肖晴,供職于內蒙古招標有限責任公司,中級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