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
摘要:教科書戲劇教學是一種情境教學。通過改編劇本,即興表演,角色扮演等方法,學生可以互動和合作。運用想象力,表達想法,讓學生充滿樂趣,促進個性成長,激發潛能。因此,當教科書戲劇教學被引入語言課堂時,語言的天空更廣泛。在具體教學中,作者做了一點嘗試,總結了實施教科書戲劇的方法。高中語文教學怎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學習?如何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祖國語言和寫作的正確理解和運用,使他們具備滿足實際需要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結合高中生的身心特點,課本劇引入語文課堂,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雷雨;戲劇教學;語文課堂
隨著語文教學形式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教科書的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因此,研究和探索高中語文教材是非常必要的。通過研究和討論,很明顯教科書對高中生的教學意義,總結出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幫助教科書戲劇教學。高中語文教科書的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它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補充形式。根據當前世界先進教育理論,高中語文教科書可以發展和優化學生的智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自我反思能力。高中語文教材的教學可以通過選擇具有典范和啟發性作品的模型來進行。學生可以被引導去理解戲劇的基本知識,嘗試改變不同主題的文本,并合理地想象,重新創作,引導學生排練表演,最后交流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建立協會,發現和挖掘戲劇人才,培養戲劇專業人士,完成高中語文教科書的教學。高中語文教科書的教學目前面臨著考試壓力,教師成長的局限和資源短缺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和各種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實現高中語文教材的正常教學工作。
“夜半驚雷,雷驚四座雷雨恨。”曹禺先生的《雷雨》在20世紀30年代震撼了文壇。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研讀文學作品,認真揣摩劇本語言,分析典型人物形象,可組織排演《雷雨》課本劇,進行課堂教學新嘗試。
演出前,先由語文教師帶領學生對課文進行充分預習,了解戲劇相關知識,理清故事情節與復雜的人物關系,而具體排演等相關事宜,全部交由學生在課余時間自己處理。該劇人物眾多,情感線索復雜,要求同學們人戲要快,配合要默契。在演出開始前,演員們正在緊鑼密鼓地做準備。演出正式開始,為了讓更多同學參與演出,導演將劇本分成三場,同一角色先后由不同學生進行演繹。同學們熱情高漲,積極參與其中,深人劇本透徹領悟人物內心世界。每個演員都在現場,沒有人輸給兄弟班。在舞臺上,從走場到對白,同學們有板有眼、一絲不茍,把劇中人物演繹得鮮明生動。演員們準確地掌握了人物語言的節奏和情感,認真投入,每句、每段的臺詞都互相商討語調、調配節奏,甚至一個語氣詞的情感都悉心揣度,多次修改。
劇中人物豐滿又復雜,魯大海擁有反抗精神、命運抗爭的勇氣,但魯莽是他的致命弱點。同學們聲情并茂地演繹了三十年的風風雨雨,一幕幕經典在同學們的舉手投足間展現得淋漓盡致,也贏得了觀眾們熱烈的掌聲。
為了避免雷同,演員們還大膽地進行了角色的反串,由一名女生飾演周樸園。這也是最讓觀眾揪心的情節。周樸園認出魯侍萍是自己曾經拋棄的女人時,窗外悶雷低沉,房子更加炎熱潮濕,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而且每個人心中都充滿了煩躁不安。演員們激昂的語言、緊張的動作,無一不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悲痛的結局。
說不盡的曹禺,演不盡的《雷雨》。九十年來,洗滌的時間并沒有消失其輝煌,仍然保持其活力。盡管演出短暫,然而同學們早已被深深帶人其中,依然陶醉在演繹文化經典的快樂之中……
演出雖已落幕,但對經典的品味仍在繼續。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了激烈討論,對劇中人物“個性化語言”進行再解讀,去解讀周樸園復雜的人性。“為什么情感最后敵不過地位、權勢、名譽?”從周樸園身上,我們讀出的絕不僅僅是這個人。在演出鏡頭之后,老師慢慢引導學生們去探索曹禺對人性的探索和對人情的探索,引導學生從《雷雨》中領悟到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文學品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面臨“感情與利益”的問題時,能做出正確的抉擇。
演繹《雷雨》,品味經典。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這個經典作品再次被我們的同學虔誠地咀嚼和詮釋,并且它一再試驗我們對經典的看法。“雷雨很深,它似乎還不夠。”將教科書戲劇引入中文課堂教學實踐,直觀地再現文本的場景和意義,使學生能夠感受和體驗文本應該表達的情感和藝術魅力,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的新嘗試。寓教于戲,以演促學,我們將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創新,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永成課本劇,讓語文教學煥發生機[J].快樂閱讀·經典教學,2011,(6).
[2]王娜.沈陽市三十中學語文“小班化”教學策略研究[D].延邊大學,2014.
[3]黃新舞蹈演員的個性弱化[J].福建藝術,2003,(6).
[4]趙瑋.戲劇舞臺表演中對節奏的把握分析[J].神州,2018,(24).
[5]馮廣藝.曹禺戲劇舞臺指示語言中的“著”字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5.
[6]朱志祥.劉瑞才.語文課本劇演出活動的意義[J].語文教學與研究(教師版),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