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浩
摘? 要:計算是展示學生嚴密邏輯性思維的過程,在計算時,學生要經歷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因此,計算教學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對基礎計算知識與技巧的掌握,還要通過有效的計算教學使學生學會數學的思考,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經驗,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能力
在過去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過程中,我們大多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味地使用讓學生死記硬背口訣、算法的方式,導致學生對計算學習產生了枯燥、乏味的印象,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成長。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形成正確的認識,積極貫徹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從策略和觀念上進行創新,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升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效益。
一、培養學生積極的計算情感
教學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而學生則在其中占據著主體的地位。因此,要想提升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對計算的學習興趣是首要的。小學數學教師要培養學生積極的計算情感,讓學生喜歡上計算課,對計算感興趣,在計算正確時會產生成就感,如此,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計算學習活動中來,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調查類的活動,讓學生調查分析班上的學生對于故事書、科技書、漫畫書的興趣,并確定各自占班級總人數的幾分之幾,結合實際情況規劃班級圖書一角的設計方案,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為學生接下來的分數計算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再比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這一節內容時,我創設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景:“老師家里的門壞了一部分,現在想要用其他材料補上(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壞掉的門),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必須先確定壞掉部分的面積,你們誰能幫老師算一算?”然后再讓學生展示一張多邊形圖案,讓學生展開計算。這樣,通過探索性的教學情景的創設,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
二、引導學生體會算法多樣化
學生對算法的掌握是提高學生計算質量的關鍵手段,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算法的講解,讓學生多練習算法,掌握算法的多樣性,使學生能夠從中找出最優解,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計算的速度。算法是小學計算教學的難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感到枯燥,提不起興趣,因此,教師要精心地備課,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使用接近學生認知水平的方式讓學生學習算法,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
比如,在學習“因數與倍數”這一節內容時,我給學生出了一個題目:現在有三種水果,蘋果有42個,梨有112個,橘子有70個,現在要將這三種水果分成若干堆,要求每堆中這三種水果的數量分別相等,那么最多可以分成多少堆?在講完了題目之后,我將學生分成了各個小組,要求學生之間相互進行討論,說出可以計算出正確答案的方案。在學生討論完之后,我對學生的算法進行了總結,有的是通過從1開始進行分配,將數量逐漸增大來找出正確答案的,有的是按照正在學到的知識進行直接計算獲得正確答案的,有的是通過多次猜想得到正確答案的……這樣,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認為正確的算法,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逐漸提煉出比較實用的算法。
三、重視口算、估算和筆算
計算教學可以分為口算、估算和筆算三種,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大多會將重點放在學生筆算能力的提高上,忽視了口算和估算對學生邏輯思維發展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的計算能力發展受到了限制。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口算、估算和筆算能力的協調提升,鍛煉學生的計算思維,讓學生學會運用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比如,在學習“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一節內容時,由于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較高的計算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口算上的強化訓練,通過同學之間輪流聽寫、學生搶答等訓練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再比如,在學習“小數乘法”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估算,通過“一件商品的價格是15.3元,100元可以買多少件”等問題來鍛煉學生的估算能力,培養學生的近似意識,讓學生學會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思考。在口算、估算和筆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體現出各種計算方式的價值,讓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策略展開了一番敘述。小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為主要認知途徑的年齡階段,計算教學是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一個難點,需要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總結教學經驗,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找出有效的計算教學策略,培養學生高效的計算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婷婷. 小學數學情境再建構教學模式探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2]熊覓.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