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屹
摘 要:目前,燃煤發電企業燃料管理工作中存在市場意識差、大局觀不足、各管理部門相互配合不佳,缺乏共贏理念等問題?;陔姀S燃料管理中存在的以上問題,本章探究了如何去提升燃煤發電企業現代燃料管理水平,并介紹了幾種對策。
關鍵詞:燃煤發電企業;現代燃料管理;問題及對策
引 言
電力是我國不斷推進工業化進程的源動力,電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工業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升。長期以來,我國熱電技術的能源都是以煤炭為主,受到技術、經濟水平的制衡,我國火力發電的模式一直是粗放式的,因而大多數的燃煤發電企業燃料管理水平低下,成本控制不足,降低了燃煤發電企業的經濟效益。我國的電煤資源匱乏,導致較多燃煤發電企業電煤庫存不足、電煤質量差等問題,所以改進現有的燃料管理模式,提升燃煤發電企業燃料管理水平,積極解決探索燃料管理中問題的策略。
1 燃煤發電企業現代燃料管理存在的現狀
1.1 管理方式不當導致團隊內部矛盾
燃煤發電企業以往的燃料管理模式主要是針對個人的行為防范。通過在輸煤系統和煤場加裝視頻監控設備,實時監視和燃料運行、質量監督、計劃調運人員的行為,部分燃煤發電企業甚至還增添了指紋機等身份識別裝置,以此來加強燃料管理的安全等級。但是,這樣的管理模式營造出了一種互相不信任的企業文化和工作氛圍,燃煤發電企業燃料的管理不應該是簡單粗暴的針對電廠員工的防范,這樣的措施無法解決燃料浪費以及系統庫存量與實際在庫量不一致等問題。在這樣互相懷疑的工作環境中,一旦出現和燃料管理相關的問題,團隊內部就會出現互相猜忌的現象,不利于建設和諧的企業氛圍。
1.2 缺乏市場意識
當前燃煤發電企業對煤炭市場的分析和研判能力不足,對市場供給情況變化缺乏有效的預判,導致煤炭采購節奏和調運方式與市場走勢產生了較大偏離,影響入廠標煤單價升高。部分火電企業受到煤炭采購價格對標、控制燃料成本或者期末利潤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在入廠煤質量、數量驗收過程中無法保證客觀、公正,從而導致入廠標煤單價虛低、利潤虛高和統計數據失實。在煤炭的供應商的選擇方面,部分企業忽視市場經濟規律,對煤炭供應商的選擇具有較大主觀性,造成一些煤炭供應商為了拿到訂單采取“走后門”、“送紅包”等非法手段,這樣的供應商,有可能會在燃料供應中摻雜使假,無法保證煤炭品質,也導致企業在后期的索賠過程中處于不利地位。
1.3 大局觀不足,整體戰略思想欠缺
目前,許多燃煤發電企業存在燃料管理模式不當的問題,造成企業各部門間協作意識差,計劃、燃料、生產等部門各自管理的指標不同,指標之間存在沖突時無法很好的協調指標之間的關系。此外,由于決策主體對市場理解不到位,管理者很難站在市場經濟的角度上進行燃料管理工作。長期缺乏有效競爭,導致管理者危機意識差,缺乏風險防控措施,常常是出現問題就手忙腳亂,舉足無措。燃料成本是燃煤電廠的最主要成本,其管理水平必須得到提高,相關管理者需要學習現代管理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改變傳統的燃料管理模式,解決以前管理模式造成的大局觀不足、戰略方向缺位的問題。
2 提升燃煤發電企業現代燃料管理水平的對策
2.1 創新燃料管理方式
要想提高燃煤發電企業現代燃料管理水平,就必須淘汰掉已經不適用于現代燃煤發電企業的管理模式,燃料的管理,決不能是簡單的裝監控“防人”,首要任務應該是去建立一個新的燃料管理制度與系統,創新管理思維,提高管理者的精神面貌與工作水平。企業燃料的管理,借鑒先進技術和成熟的經驗,整合多種技術以及信息手段,提升摻配煤水平,提高經濟煤種的適用性。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相關技術層面上,需要加強鍋爐燃燒調整的研究,提升智能化技術和集成燃料管理技術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水平,提高對燃料“收耗存”過程的監控,使用智能控制技術進行該過程的優化;與此同時,燃煤發電企業還需要革新管理制度,規范電煤采購制度,建立采購集體決策制度,規范采購流程,嚴格執行有關煤炭質量檢驗的相關國家標準,管理者可以成立質量監督小組,不定期對電煤質量以及質量記錄進行抽查;再者,電廠企業要定期開展燃料管理碰頭會,分析遇到的問題,總結解決問題措施,討論優化的方案,協調生產、經營等各項指標之間的關系通過各部門的協作,增強部門間的團隊精神,將企業內各部門串成體系。
2.2 加強市場意識培養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所有的企業都要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生存發展,受市場經濟規律的制約,也會發過來影響市場經濟的運行。燃煤發電企業雖然規模較大,煤炭需求量大,但是也要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則,積極的參與到市場經濟中的競爭當中去,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缺失,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此外,燃煤發電企業還需要具備風險預控,以應對全球化的經濟環境的波動。為了加強電廠燃料管理預警工作,燃煤發電企業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
(1)劃定成本警戒線,建立成本預警體系,當燃料成本接近甚至超過預警線時,及時采取措施降低燃料綜合成本。
(2)增強燃料管理部門相關人員之間的信任感,強化協作能力,完善責任考核制,在燃料管理工作中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并上報有關單位,不可瞞報漏報。
我國電力體制市場化改革正在進一步深入,在這樣的背景下,燃煤發電企業要注意培養與電煤供應商之間穩定的合作關系,選擇優質的電煤供應商來保證燃料質量的穩定,無論煤炭價格如何波動,在市場經濟的規律下,供需關系都可以保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狀態。
2.3 注重培養團隊精神
團隊協作的力量要遠遠大于1+1=2的效果,要想提高企業內部的團隊精神,首先要加強本身企業文化的建設,而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企業全體成員的通力合作,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行為規范、發展目標等融入到各部門日常工作中去,營造適合本企業的精神氛圍,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責任感,從而提高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解決當前燃煤發電企業現代燃料管理中存在的共贏觀念差、大局觀不足等問題,需要通過創新燃料管理模式、提高團隊素養以及加強市場意識等方式,提升燃煤發電企業燃料管理水平,進而提高燃煤發電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李艷. 火電廠燃料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華北電力大學,2019.
[2] 何亮. 火電廠燃料智能化系統項目質量和評價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
[3] 吳天昊. 徐塘發電公司燃料管理的成本控制[D].華中科技大學,2015.
[4] 劉尊賢. 發電企業的風險管理分析及對策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