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鋮
摘要:音樂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語言,可以洗滌人的心靈。音樂課是其他課程不可代替的課,中小學的音樂課不僅是傳遞音樂文化,還有啟迪學生心靈和釋放學習壓力等作用,能給學生營造出一個更美的學習環境,這里的美并不只是音樂之美,更指課堂和諧之美。所以上好一節音樂課是至關重要的,一節好的音樂課并不是學生在課堂上只知道聽老師講,而是要學生自己融入到課堂里,做到敢唱、愛唱、會唱,并在已學的歌曲上進行創新。音樂課并不是可有可無的課,所以老師要做好一堂音樂課的設計和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是一堂好的音樂課的核心。
關鍵字:音樂;創新;審美;流行歌曲
怎樣提高中小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興趣這個難題就一直困擾著我,學生在課堂上并沒有具有很高的積極性。我知道,學生沒有積極性并不是學生的錯,而是老師沒做好自己的課堂設計,所以怎樣設計一堂好的音樂課和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成了我最想知道的事。
一、摒棄傳統教學弊端、轉換角色
我國長期教學模式都是以老師講,學生學為主。以教會學生知識為目的,習慣把學生當作教學對象。這樣卻常常是以教師為主體,卻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容易扼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喪失了對音樂學習的樂趣。因此,我們要改進教學模式,真正的以學生為主體,還學生自由的空間,把自己變成一堂課的“主持人”或“導演”的角色到學生中間去,把學生當成“合作伙伴”,努力把自己融人到課堂中去。
1.積極的創設課堂情景
每節課的導人是很重要的,開頭開得好,學生才有學習的興趣。因為中小學生年齡比較小,一個有趣又意義的導人便能讓他們的學習興趣膨脹,首先,用故事導人,以形象的比喻、擬人等手法,把歌曲的題材與內容表達出來,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其次,采用游戲法導入,中小學生有好動的特點,編排有趣的游戲導人能對他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我曾經實習時就用過這種方法,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一直持續到下課。再次可用談話引趣,如《龍的傳人》這首歌可以先和同學的談談為什么中國人叫做龍的傳人?我們到底傳承了龍的什么?同學們的回答就很快引入課題。好的導人有很多,比如錄像、投影等。老師的神態眼神與手勢也是創設情境的好方法。微笑走進教室,態度和藹可親,師生感情融洽,讓同學們在毫無壓抑的氣氛中學習音樂也能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
2.唱歌教學應該使學生想唱就唱
唱歌教學是音樂課中一種較常見的教學方式,所以這個環節教學設計沒設計好,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是最嚴重的。曾經有位老教授對傳統音樂課提出質疑:學生從小學到高中,到底通過音樂課學會了多少歌,能唱多少歌?中小學生日常生活中所愛唱的歌,有多少是我們在音樂課上教過或教會的呢?掌握了歌唱的知識技能就一定能讓學生敢唱愛唱嗎?這些問題存在已久卻未得到改善,或許癥結就在于留在我們腦海中難以撼動的固守傳統的理論與實踐觀。一是因為過分依賴傳統的識譜學唱進行教學而導致了歌唱教學的低效局面;二是片面的知識技能教學使學生難以獲得歌唱的審美體驗;三是沒有提供足夠的時間演唱曲目而浪費了孩子體驗唱歌快樂的時光。知識技能是教不會的,它必須要通過學生對音樂的親身體驗才能把老師所教的知識技能轉化成他們的知識能力。所以,我們要解決這些問題的首要關鍵應該是讓學生盡情的唱歌,體驗唱歌的快樂,通過聆聽模唱的方式,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連唱帶表演的學會多首歌曲,達到“敢唱、愛唱、會唱”的歌唱教學的本真的追求。我們要教會學生唱歌,前提是要學生自己唱,我們要教會學生演奏、創作、聆聽,前提也是要學生愿意自己親自去學。
在我實習期間,我嘗試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套餐式教學。即一堂課由兩個環節“想唱就唱”和“經典欣賞”組成的。其中“想唱就唱”環節是每節課學習一首歌曲,曲目可以由學生自己提供,要求歌曲不要難度太高,要適合大家一起演唱,歌詞內容要健康向上?!敖浀湫蕾p”指每節課學完一首歌后,在用剩余的十分鐘來欣賞一些貝多芬、巴赫、莫扎特等作家的經典名曲,例如,《夢中的婚禮》《獻給愛麗絲》《土耳其進行曲》《小步舞曲》等生活中比較常聽但卻不了解歌曲背景的一些小品樂曲,要注意套餐式教學中一定要有學生喜愛的東西,我們不能只考慮營養而不考慮口味,先要讓學生樂意吃,這樣我們設計的營養套餐才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激發學生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表現形式之一,而審美教育則是音樂教育的核心。據調查,有很大部分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音樂課,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原因呢?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么?目前,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以審美為核心”這一基本教學理念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主要是沒有把音樂這門課程作為一門真正培養學生情感和審美能力的課?!耙詫徝罏楹诵摹保菑娬{人的情感世界,著重于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這是音樂教學的基本要求。
對于中小學生音樂教育來說,沒有好的和不好的音樂,也沒有高雅和低俗的音樂,只有適不適合的音樂。只要是適合中小學生的音樂就是好的音樂,就能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有時不必過度依賴于教材上的內容。音樂是靈活多變的,通過審美感知,能迅速調節情感,引起共鳴。音樂的魅力在于每個人對它的感受不同,音樂教學的魅力就在于每節課,每個課堂都為孩子提供了不可復制的審美環境。
三、后記
由上可知,要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只有學生努力是不夠的,更重的原因是在于老師的教學設計。教學的過程是很艱辛的,但是當你看到孩子們開心快樂的笑容時,你就會發現你已經擁有了最大的收獲。我一直相信有付出便有回報,如果孩子們開心快樂的笑容便是回報的話,那你就會發現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老師眼中,教的所有的孩子都是學生,但是在每個同學的心里,卻只有一位音樂老師,無論好與不好,學生都將會記得,所以一定要做一個對教學產生積極影響的老師,努力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郭聲健.給力音樂教師[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
[2]尹紅.音樂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金小芳.教師的課堂管理藝術[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