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欽文
摘 要:小學音樂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具有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作用。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在教學中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樂感,提高小學生的音樂能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高效
音樂教育是最好的情感教育課程,對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音樂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讓他們從中受益。”所以,教育最主要是以人為本,根據學生的需求去引導學生,發揮學生在課堂的主導作用,進行高效率的音樂教學,力求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音樂熱情和興趣。
一、加強律動訓練,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如果學生對一項活動毫無興趣,那么也就很難提升相關能力。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節奏感來說,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準確把握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從而制定出有效的激趣策略。而節奏就是和音樂相融合的,如果單純地學習節奏是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的,所以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音樂節奏的學習時,可以讓節奏和歌曲結合在一起。
例如,在教學“新年好”這首歌時,我們就可以按照音樂的節拍、節奏、速度和力度來念歌詞,教師可以一邊教唱,一邊通過拍手的方式將歌曲的節奏拍出來,讓學生感受其節奏感。還可以幫助學生準備一些擊打樂器,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所邊聽歌邊根據所聽到的節奏進行敲打,體現音樂節奏的強弱變化和節拍的起伏變化,邊敲打還要邊唱出來,為自己伴奏。小學生對于直觀的樂器更加感興趣,通過這樣的敲擊過程,更富有娛樂性,能夠使學生很好地激發音樂節奏的學習興趣。另外,還可以通過語言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教師可以為學生示范有節奏地朗誦歌詞,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試著讓學生在朗誦歌曲中體會節奏,這樣將就能引起學習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生自身的節奏感。
二、借助游戲教學,提升教學趣味
小學階段的學生“玩心”較重,很難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去進行音樂學習。所以在小學音樂的課堂中,我們就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游戲的情景,借助這樣的情景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促進小學音樂課堂的順利進行。
例如,在教學“火車開了”這首歌時,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認真聆聽與學唱歌曲,也為了激發學生學唱這首兒歌的興趣,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了這樣的惡游戲情景。首先,筆者向學生說道:“有哪位同學坐過火車嗎?這節課我們就來模擬坐火車吧”這時,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都十分好奇這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之后,筆者為學生展示手工制作的“節奏車票”,讓學生感受不同音符的的律動,并讓學生根據音符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三聲部的練習;再之后,帶領學生學習《火車波爾卡》等歌曲,筆者來當“火車頭”,讓學生當“火車尾”,進行合唱來進一步感受音樂的魅力。可見,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更能夠投入到教學之后,高效掌握音樂知識。
三、創造教學情景,提升教學質量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課堂上營造一種情感和認知的相互結合,生動形象的進行教學。學生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中體驗課本知識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通過改善環境,營造出音樂教學的氛圍。其次就是借助語言的感染力激發學生想要表達自我的動力,并且可以增加情景演示的內容。
例如,可以布置音樂教室,營造一個沖門音樂的氣氛,在墻上加些壁畫,增加樂器。在教授曲目的時候可以通過欣賞曲目,進行自我感受,自我體會。使學生體驗視聽盛宴的同時有代入性的融入其中,通過音樂內容進行情景表演。這樣增加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調動積極性,能夠使學生更加融入作品。
四、開展紅歌比賽,深化愛國情感
音樂欣賞與學唱并不是學習音樂作品的唯一途徑,所以就需要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特殊認知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如:紅歌合唱大賽等,在這個過程中借助合唱的形式使其切身體會音樂活動的樂趣,獲得深層次的理解,而且,讓學生通過多次合唱練習,并在特定的舞臺情境之下,更為有效深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例如,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筆者組織了“唱支紅歌給黨聽”為主題的紅歌合唱大賽,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參賽,這樣一來,學生都踴躍的加入合唱大賽中,有的班級選擇了《東方之珠》,有的班級選擇了《我和我的祖國》;還有的班級選擇了剛學習的《我的中國心》而通過讓學生參加合唱比賽同樣也是學習傳唱紅歌的另一種方式,進一步在實踐活動中感受愛國主義情感。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采取高效的教學策略是很有必要的。我們應該讓學生做教學的參與者的,而不是旁觀者。我們要努力將音樂課變成一門藝術課堂,讓學生輕松自在的感受音樂的美,擁有自由的創作空間,真正的愛上音樂。
參考文獻:
[1]陶丹紅.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黃河之聲,2019(05):110.
[2]宋志勇.多元教學手段下高效小學音樂課堂的實踐策略[J].亞太教育,2019(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