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海
摘 ?要: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文主要是看圖寫話的形式。由于低年級學生自身寫作能力相對有限,看圖說話的方式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吸引學生主動觀察圖片,來形成科學的寫作思路。本文針對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說話教學進行論述和研究,明確小學語文看圖說話教學的現狀,利用科學的教學視角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為學生作文的寫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說話;教學對策
引言:
小學低年級是學生寫作能力以及思維培養的關鍵,但是由于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還相對欠缺,教師可以通過看圖說話的方式進行過渡,為以后的寫作學習打下基礎。但是目前小學語文看圖說話教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影響學生的寫作能力。對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為學生的看圖說話提供科學的指導。
一、小學語文看圖說話教學的內涵
看圖說話在小學語文寫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所謂看圖說話主要是指小學低年級學生通過觀察圖片,運用文字描述內容,結合自身的情感表達進行基礎性的作文寫作。在看圖說話中學生可以基于圖片中的事物以及人物的形態發揮想象力,表達出圖片所要傳遞的思想和情感。但目前小學語文看圖說話的教學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諸多困難,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的科學引導,也要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小學語文看圖說話的教學現狀
(一)圖片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
看圖說話往往需要依托圖片來引導學生進行客觀的描述和表達,但是在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說話的教學中,很多圖片的內容不夠清晰,表象不明顯,內容也缺乏趣味性,很難對低年級學生產生有效的吸引力,小學生無法依靠圖片中的內容,找出情感表達的線索。除此之外,圖片內容往往缺乏話題感,在色彩上比較單一,影響了很多低年級學生的關注,導致小學生無法深層次理解圖片的內容和主題。這為看圖說話的練習帶來嚴重影響,導致學生寫作思路和主題把握不清,常常出現寫作跑題的問題。
(二)缺乏對圖片的認識度
小學低年級學生剛步入校園,自身的認知能力還比較低,對于社會和生活往往缺乏一定經驗,因此在看圖說話中缺乏對圖片的認識度。學生不能準確有效地理解圖片中的內容,一旦圖片所傳遞的信息有歧義,就會對低年級小學生的寫作帶來誤導。究其原因,主要是當前低年級小學生缺乏看圖和識圖的能力,不能基于圖片形成科學的寫作思維,無法真正理解圖片說表達的內容,嚴重影響小學低年級寫作水平的提升。
(三)寫作缺乏邏輯性
低年級小學生的看圖說話需要根據圖片的故事來組織和表達語言,但當前低年級小學生在看圖說話中往往缺乏科學的邏輯性,針對圖片中展示的內容雖然能夠理解,但是不能運用科學以及具有邏輯性的語言表達出來。很多小學生自身的詞匯以及語言積累不夠完善,不能為看圖說話提供有效的支持,故而出現小學生看圖說話詞不達意的現象。
三、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說話教學的對策
(一)引導學生認真看圖,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說話往往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觀察力,能夠根據對圖片中的事物或人物的觀察,找出其中的聯系,形成科學的寫作思路。仔細觀察是學生看圖說話所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科學引導學生認真看圖,讓學生能夠針對教師提供的圖片,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步驟形成全面的觀察了解。同時也要找出圖片當中的特點,例如人物的動作、表情以及圖片當中的具體事物等來發揮想象,猜測圖片所要傳遞的信息和表達的感情,為低年級小學生的看圖說話寫作提供準確的思路。
(二)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看圖說話是根據一個固定的圖片來完成一篇作文的寫作,圖片所能傳達的信息是有限的,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依賴于學生自身的想象力。因此在低年級小學語文看圖說話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根據圖片之間事物、人物的聯系,想象其具體的畫面,在小學生的腦海里勾勒出一個動態化的意境,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小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
(三)關注學生詞匯的積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閱讀,多表達。從閱讀中積累更多的詞匯,在閱讀的素材中借鑒作者好的寫作方法和詞匯的利用,這會為小學生的看圖說話奠定基礎。同時也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基于圖片當中的事物科學組織語言,富有邏輯,內容有條理,表達的內容明確。同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看圖說話語言表達中的病句,為學生提供具體的語言指導,及時糾正問題,提高低年級學生看圖說話的語言表達能力。
結束語:
綜合上面的論述和反思,小學語文看圖說話是寫作的重要基礎。對于低年級學生的看圖說話要提供具體專業性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在看圖說話中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明確清晰的寫作思路。這對于低年級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胡培培. 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探索與實踐[J]. 新校園(中旬),2017(7):141-141.
[2]張景泉. 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的實踐研究[J]. 新課程(小學),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