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
摘 要: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人類不斷改造社會的過程,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保障和生產需要,是人類改造自然的重要技術之一,是保證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文章立足于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傳統技術和新型技術的分析,研究了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現狀;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建筑行業長期的發展中,土木工程也得到了很大發展,施工技術也有了很大提高。作為整個工程的基礎部分,其施工質量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進行探討,找出其中的關鍵控制點,以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
1 土木土程施工傳統技術研究
1.1 地基基礎施工技術
地基基礎施工技術是建筑工程建設的首要工序,地基基礎施工的質量控制是是保證工程建設質量的關鍵、核心,是民用建筑施工質量控制的基礎。地基基礎施工技術主要的方法是樁基基礎施工,樁基分為摩擦型樁和端承型樁。
1.2 鋼結構施工技術
鋼結構施工技術是現代民用建筑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材料應用技術。鋼構件按照施工順序運送到現場后,要注意用有足夠支撐面的木枕進行墊底,并且存放在鋼結構的起吊位置。在施工前要切實做好準備工作,包括基礎準備、檢查裝備、場地清理、道路修筑、構件運輸等。鋼結構施工的主要工作是構件的吊裝,吊裝前應該保持構件摩擦面干燥清潔并核準構件位置、標號。另外施工過程中用到氧氣、乙炔類焊接工具時要注意防火設備的購置。
1.3 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主要有混凝土和混凝土泵送技術、鋼筋技術、模板工程施工技術、建筑防水技術四大方面?;炷两Y構施工技術作為民用建筑基礎施工技術,混凝土澆筑方法包括現澆法和預制法兩種。現澆法在施工現場支模澆筑混凝土,是目前運用得最為廣泛的方式。預制法并不在施工現場澆筑,其性能良好,成本低廉,在施工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
2 土木土程施工創新技術研究
2.1 深基坑施工技術
深基坑施工技術就是對建筑地基建設周邊環境的加固、支檔措施。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民用建筑向高層建筑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其中深基坑支護主要有水泥土墻、土釘墻、排樁和地下連續墻。支撐工程主要是鋼管、混凝土支撐,布置方式根據基坑形狀有對撐、桁(框)架式、角撐、圓環式等,還可多種方式混合使用。深基坑施工技術可以保證土木工程地下結構的安全和基坑周圍環境的安全,是保證民用建筑質量的地基建設的根本。
2.2 新型預應力技術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中,體外預應力的發展與應用是預應力施工技術中的創新。是在傳統預應力施工技術的基礎上創新發展來的。體外預應力是指預應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的預應力,它主要適用于工程建筑中結構比較特殊以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梁和建筑跨度較大的建筑工程。該技術具體的施工方法是:預應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傳統的布置在截面內的預應力筋相對應。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形成了兩種主要的結構體系,即有粘結體外預應力體系和無粘結體外預應力體系。有粘結體外預應力體系在管道結構外,產生的預應力摩擦損失較小,在管道的鋪設過程中便于控制,而且便于后期維護檢查;無粘結體外預應力體系施工操作簡便,單根無粘結筋的摩擦損失比較小。體外預應力比傳統的預應力施工更加科學合理,經濟效益也更高。
2.3 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發展趨勢已經成為民用建筑設計的趨勢,高層建筑數量不斷攀升,鉆孔灌注樁基礎技術隨之發展起來。旋挖這一先進的施工工藝在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過程中廣泛應用,是施工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有力保證成孔的質量,同時降低人為因素對施工帶來的不利影響和損失。因此應提高對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的重視,并對該技術的施工生產資料、機械設備、施工材料及施工操作做出明確的、標準化的規范和約束,以此促進鉆孔灌注樁基礎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成熟。
3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中對一些關鍵點的要求
3.1 對基坑土方的開挖的要求
在基坑開挖前應當先確定順序和分層的厚度,然后再進行施工。為避免地基土出現擾動現象,施工時要連續,切勿中斷。在開挖過程中要隨時檢查,并對地下水位進行觀測,如果到達水位以下,就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降水。
3.2 對土方填筑與壓實的要求
要選用合適的土料進行填筑,有些土料是不適合作為填筑土料的。壓實的方法包括振動法、碾壓法、夯實法及通過工具進行壓實等方法。壓實過程中必須注意壓實度、土的含水量以及每層鋪土厚度。填土應由低到高,由下向上整個寬度分層鋪填碾壓或夯實。填方應分層進行并盡量采用同類土填筑。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回填與夯實。當天填筑應在當天壓實,填土壓實質量符合規范規定。
4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發展趨勢
4.1 生態化方向
隨著社會對自然環境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和社會生態化的需要,建筑工程施工與環境的可持續化協調發展成為重要課題。建筑施工設計的目標,設計的進程和施工的整個過程,都必須考慮到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盡量減少污染,選擇適當環保的建筑材料和技術設備。從使用功能出發,盡量的利用工業廢料,合理的利用資源和節約能源。引進新型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術,發展住宅用的化學建筑產品提高化學建材在建筑中的應用。
4.2 智能化方向
建筑施工技術的智能化發展,主要表現在新技術革命成果在建筑施工領域的滲透和應用。利用智能型機械設備、電子信息技術管理終端和全自動化控制系統對土木工程的施工轉換到智能化、自動化的發展方向是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發展的趨勢。計算機的應用更是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工程的建設、信息服務和科學管理的水平。
4.3 產業化方向
產業化是當代建筑施工行業的一個主要的發展方向。它最為主要的目的是力圖把互換性和流水線引入到建筑活動中去,運用自動化發展統一、高效、流水線式的施工一體化流程,以標準化、工廠化的成套技術改造建筑業的傳統生產方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產業化采用最為先進的技術、工藝、設備,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水平,同時減少人工勞動,降低施工危險系數,優化資源配置,實行科學管理。
5 結束語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也在不斷的創新發展,并在工程建設中得到了運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要想土木工程相關產業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建設,建造高品質的民用建筑,就要始終保持創新活力,開發和應用新技術,不斷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韓永召.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的創新[J].智能城市,2016,2(05):199+201.
[2]王斌,張宏博.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及創新[J].科技經濟導刊,2016,(03):101.
[3]王艷艷.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及創新研究[J].現代交際,2015,(12):9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