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樂高教育誕生的時間不長卻被大家追捧,不僅在于它的理念與教學內容,更在于課堂上老師與幼兒科學的互動。本文主要研究樂高課堂上的師幼互動對幼兒的影響以及不同的師幼互動對幼兒的不同影響。同時對樂高課程中如何將師幼互動做地更好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樂高課堂;師幼互動;影響
樂高課堂上的師幼互動指運用樂高的教育理念、教學步驟、教學內容,靈活融入教師與幼兒之間發生的各種形式、性質和類型的相互作用及其影響,以促進樂高課堂積極有序的開展,增強課堂趣味性,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一、樂高課堂中的師幼互動
(一)樂高教學方法的科學性
樂高教育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將教學方法定位4C教學法,即聯系connect、搭建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延續continue。“做中學、玩中學”是其教學理念,讓幼兒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快樂與自信。
(二)師幼互動與4C教學法的結合
師幼互動與4C教學法在課堂上是緊密結合的。4C教學法的第一步是聯系,聯系的目的是讓幼兒知道科學來源于生活,很多看似復雜的物體,通過一些簡單的分析都可以化難為易。接著進入建構環節,教師會先幫助幼兒梳理搭建思路,然后進行搭建,搭建環節是樂高4C步驟里的核心環節,也是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環節。搭建完成后進入反思環節,反思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幼兒重新梳理解決問題的思路以及本節課的知識點。最后是延續環節,教師會讓幼兒自己去想象、去發散、去延伸,能夠舉一反三,培養幼兒的邏輯推理能力。
二、師幼互動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教師的特征
1. 教師的經驗
有經驗的老師能把握住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相應的能力,并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讓幼兒樂在其中,享受成功的喜悅;缺乏經驗的老師可能覺得幼兒搭不出就過度引導,沒能讓幼兒充分思考,幼兒缺少動腦的過程,體驗不到成功的喜悅,慢慢會對樂高喪失興趣。
2. 教師的性格
老師性格外向,他的課堂永遠是好玩的,不好玩的課他會根據幼兒的需要進行適當改變。老師性格內向,課堂上授課會比較認真,能把知識點給幼兒講到,但缺乏趣味性,不適合給低齡幼兒上課,適合上大年齡階段孩子的課。
3. 教師的見聞
樂高課不僅是幼兒的頭腦風暴,更是教師的頭腦風暴。教師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豐富了,才能接住幼兒的想法,與幼兒一起將腦海中的想象變成現實。
(二)幼兒的特征
1. 幼兒的經驗
如果班里有樂高基礎或生活經驗比較豐富的幼兒,對老師的點撥能很快地意會,他會帶動其他幼兒往下進行,老師也能按照原有思路繼續上課;反之則會打亂計劃,重新審視幼兒的能力,迅速制定臨時的計劃,對師幼互動的質量也難以保證。
2. 幼兒的性別
“塔吊”這節課無疑對男生的吸引力較大,班里如果男生居多,教師能很好地進行師幼互動;反之,則會降低師幼互動的質量。
(三)不同的教學方式
樂高課堂中的教學方式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階段而設置。3~4歲的幼兒活潑好動、愛模仿、思維具體形象,師幼互動通常是以活潑的形式呈現;5~7歲的幼兒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開始發展,幼兒要通過感知覺以及各種活動來探索世界,教師會運用部分原理來引導幼兒開展簡單的應用,通過動手來強化生活中知識經驗的積累,師幼互動逐漸脫離童話故事,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經驗。低齡幼兒課堂上師幼互動是活潑、充滿童趣的;高齡幼兒課堂上的師幼互動比較安靜,留給幼兒更多的時間去主動思考。
三、研究結論
(一)樂高課堂中師幼互動對幼兒各項能力的促進
1. 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動手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為,任何知識都源于動作,動手直接促進主客體的互動與聯系,對思維能力的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樂高的搭建環節利于幼兒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2.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臺扇”一課,通過實際操作幼兒會發現支架不穩、孔距不同等問題,遇到困難時,老師會給幼兒思考的時間,讓幼兒獨立解決問題,教師會引導,但絕不代勞。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困難時,會大大增加其自信心,對幼兒的終身發展產生影響。
3. 團隊合作能力
現實生活中很多情況,單靠個人能力已很難處理好,需要相互合作才能解決這些問題。為了從小培養幼兒團隊合作的意識,樂高教育也設置了相應的課程內容,例如:3歲課程《小火車》需要孩子們分工完成火車頭、車廂、軌道等,最終拼成完整的列車行駛在軌道上。
(二)不同的師幼互動對幼兒有不同的影響
1. 教師的個人特征
教師的性格、見聞以及教學經驗不同造成不同的互動方式,對幼兒的影響也會有差異。
2. 幼兒的特征
幼兒已有經驗、性格、性別、理解能力等都會對師幼互動質量產生影響。
3. 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師幼互動質量的影響
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與之身心發展特點相適應的教學方式,這些不同類型的教學方式對師幼互動質量會產生影響。
五、建議
(一)對樂高課堂中教師的建議
1. 進一步提高自身素養
教師要不斷地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來滿足幼兒發展的需求,加強對幼兒心理的了解,適時進行介入,了解幼兒已有知識技能,把課程的難度控制在在最近發展區內。
2. 上課方式
充分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的同時,進一步活躍課堂氛圍,將幼兒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激發幼兒的創造力。
參考文獻:
[1]韓春紅.《上海市二級幼兒園師幼互動質量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2015.
[2]李曉彤.《關于樂高機器人在兒童教育中應用的幾點思考》[J]. 2016—02,113.
[3]徐冉.《小手拼出大世界——樂高游戲中成長》[J]. 2015—10:35—37.
作者簡介:
王夢穎;出生年份:1992.01;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安徽省宿州市;職務/職稱:二級教師;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單位:森林海幼兒園;單位所在省、市,單位郵編:安徽省合肥市(郵編:23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