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期作為身心發展關鍵時期,兒童器官、系統和功能發育并未完全,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防病能力和抵抗能力差,迫切需要加強健康教育,鼓勵兒童主動、積極的參加健康活動,有利于提高兒童對健康知識的認識,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基于此本文對健康宣教在幼兒健康習慣培養中的重要性展開了研究探討,分析了培養幼兒健康習慣培養的方法,并結合當前幼兒健康宣教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對應的策略。
關鍵詞:健康宣教;幼兒;健康習慣
引言:
2001年7月,教育部發布了《幼兒園教育指導方針(試行)》。明確規定幼兒園教育內容分為五個方面: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有必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兒童的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其中,“健康”是五大領域中的第一個,明確提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目前,地方教育機構在幼兒健康教育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但從國家的角度來看,發展非常不平衡,包括教師的素質,所以會有較大的差異,這與教育有關。教育部的期望相差太大,與教育部的要求相差太遠,規范幼兒健康教育的發展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對健康宣教在幼兒健康習慣培養鐘的重要性展開了研究探討。
一、培養幼兒健康習慣養成的方法
發現優點并及時鼓勵他們是改變孩子壞習慣的關鍵。心理學研究證明: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發展和認知水平處于較低的發展階段,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各種對錯觀念尚未形成。因此,教師對教育的態度直接影響其行為習慣的養成。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只有仔細觀察孩子的言行,發現孩子的長處,及時給予鼓勵,才能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
激發情感,真誠的鼓勵,是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的催化劑。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情感投入,表達豐富,語言友好。如果老師鼓勵和表揚小孩子,他們的眼睛就會移開,表情也會變得冷漠。可以想象,無論教師如何使用語言來鼓勵他們。教育效果也是消極的。因此,教師在鼓勵和表揚幼兒時,除了使用語言鼓勵外,還應使用鼓勵的表情(如溫暖的微笑、點頭)和手勢鼓勵(如伸伸大拇指、鼓掌)以及身體接觸。鼓勵(如摸頭)等,以便深入感染孩子,使其具有積極的教育效果。
老師和家長樹立榜樣,積極鼓勵他們成為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源泉。在實際工作中,要時刻關注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及時發現,及時提出,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
二、幼兒健康宣教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幼兒健康宣教觀落后
兒童健康教育不僅僅是一日三餐和日常活動的內容設計,更是兒童健康生活習慣的培養。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會不斷調整健康的習慣和生活理念,使孩子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大多數教師對這方面的認識不足。根據傳統教育,他們只灌輸知識給他們的孩子,他們認為孩子會服從,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今天的孩子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
(二)許多學前教育老師專業能力不強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大,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一個大問題逐漸浮出水面,那就是,從高等教育機構出來的從業人員不一定具有很強的專業素質。幼兒園管理者和教師對健康教育沒有全面的了解,教師自身的生活習慣也不健康。因此,對健康教育的認識不夠全面,健康教育的概念也不能完全傳授給兒童。
(三)父母對幼兒健康重視性不足
當下的父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孩子的智力發展上。很多家長覺得一個成績好的孩子是成功的,將來也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但不要忘記,更多的暴力事件、中毒事件和自殺事件已經出現在高等教育機構,他們沒有非凡的智商嗎?事實并非如此。造成這些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兒童在啟蒙時期沒有接受過身心健康教育,這也是啟蒙運動時期精神健康的作用。了解幼兒時期的健康教育很重要,并且會影響孩子的生活,這一點很重要。
三、幼兒健康宣教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出臺幼兒健康宣教規劃
教育部應該聯合衛生部門,準備幼兒健康教育的標準化教材,開展健康教育對幼兒教師培訓,有效地實現兒童健康教育。
(二)加強從業人員專業培訓
中國大部分城市和部分農村地區的兒童都有機會進入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幼兒園與學前教育機構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是影響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強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健康宣教知識的培訓,如健康概念、飲食衛生、營養餐飲、健康心理學、良好的衛生習慣等,這樣就可以擔起兒童健康教育的重任。
(三)提高幼兒健康宣教的普及性
在國際上,關于兒童健康生活習慣養成的健康教育已在許多學科中得到研究。一方面,這些科研成果應與我國幼兒健康教育體系相結合,結合我國幼兒成長的社會環境和現實條件。形成本土化的教育理論、方法和模式,使其更適合我國的家庭結構和生活現實,提高其普及性和可操作性,成為家庭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確實存在于社會中。不同層次的普及,需要為不同生活條件和情境的家庭和兒童設計合適的方法,才能產生實效。
結束語:
孩子的健康教育并不只是教育相關專業的責任,是一項社會大眾的責任。良好的健康教育必須借助社會的力量,將健康教育的原則、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讓成人社會接受,并規范成人的行為,進而轉化成家庭的育兒觀念,高效普及孩子健康教育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華秀珍. 借助不同形式 巧妙強化幼兒健康教育[J]. 名師在線,2019,(17):58-59.
[2]袁萌. 健康教育對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培養的重要性研究[J]. 成才之路,2017,(09):66.
[3]張晉春. 如何建立合理健康的幼兒飲食習慣[J]. 現代農村科技,2016,(06):70-71.
[4]李銳. 探析健康教育及幼兒健康生活習慣的科學培養[J]. 才智,2016,(05):126.
[5]陳秀華.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論農村幼兒健康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J]. 內蒙古教育,2015,(26):90.
作者簡介:
李群,女,1990.12,江蘇蘇州,漢,本科,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寶帶西路美之國幼兒園,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