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摘 要:物聯網技術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中。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物聯網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中職學校的教育目標就是為社會發展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所以計算機物聯網專業應該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策略,優化教學模式,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文章主要對新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物聯網專業教學模式進行分析,為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創造有利條件。
關鍵詞:信息技術;物聯網;教學;實踐;能力
物聯網技術是對互聯網的延伸和擴展,經過傳感器、控制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電子技術等多項技術的融合,最終形成物與物相連,物與人相連,是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要素。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物聯網專業人才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為我國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廣泛的就業機會。但是為了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計算機物聯網專業教學應該調整教學思路,從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進,加強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的擴展,最終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一、及時了解行業動態,更新教學內容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的教學理念應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夠敏銳的感受市場的變化。為了確保學生所學知識能夠符合市場的需求,教學內容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按照教材內容進行講授,但是物聯網技術的更新速度較快,如果全部都是以教材內容為主,很多技術和方法都已經淘汰了,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以后的就業。為了讓學生及時了解最新的物聯網技術,教師應該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對于一些基本的理論和原理可以按照教材進行,但是關于技術、運用等更新速度較快的內容還應該及時補充進來。所以教師要及時了解物聯網行業的最新動態,將最新的專業知識整理之后納入授課內容,學生只有及時了解到最新的專業知識,在知識體系上才能夠與社會發展保持同步,為以后的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二、加強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培養,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為了提高中職學生就業競爭力,應該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的培養。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便利的條件創建學生創新工作室,在教師的引導下組建團隊,讓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同學自覺加入團隊中,鼓勵學生進行創新研究,可以自主開發物聯網方面的項目,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在項目研發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積累大量的實戰經驗,為以后的就業做好準備。除了在學校內部進行項目實踐鍛煉外,還應該讓學生到企業中進行實訓,通過對真實環境的體驗,能夠讓學生對工作崗位需求有更加明確的認識,在與企業技術人員交流的過程中,還能夠增加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培養物聯網創新人才
校企合作是職業學校比較常用的教學模式,在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下,能夠實現平臺共建、人員互補、資源互通,為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供良好的條件。學校和企業共同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綜合型平臺,有利于人才培養的規范化運行。學校教師可以到企業參加培訓和學習,及時了解企業的最新技術,然后更新教學內容。企業中的技術骨干定期到學校進行授課,主要承擔實踐教學部分,校企混編型教師隊伍的建立,可有效提升教學水平。學校可以將企業項目轉化為教學項目,在職業素質培訓和人才認證等方面也可共享,從而實現資源互通,為學校培養物聯網專業人才提供良好的條件。
四、優化考核方式,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為了適應物聯網行業的發展需求,對物聯網專業學生的考核方式應該有所調整,不能局限于理論知識的考核,而應該更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通過筆試部分主要考核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給學生設定主題進行實踐技能考核,最終以項目的完成度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在學習期間,學生可以考取各種職業資格技能證書,然后將學生所獲得的證書折算成考核成績。對于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各項競賽獲得的獎項,也應該納入考核范圍中。為了更加全面的展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在完成項目過程中的表現以及思想道德等內容都可以納入考核范圍,進而激發學生全面發展的動力。
五、結語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用人單位更注重從業人員的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所以中職學校在進行計算機物聯網專業教學時,應該注意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思路的調整,加強實踐教學體系設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展教學。及時補充新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注重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最終為社會發展培養優秀的計算機物聯網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黃旭,蔣云良,顧永跟.物聯網工程專業建設中多學科融合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4-13.
[2]譚艷萍,陳顯祥,羅永.新工科背景下的物聯網工程專業建設問題及對策探究[J].計算機教育,2019-02-10.
[3]姚建峰,黃式東,孫艷歌.物聯網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模塊化研究[J].物聯網技術,201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