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信息化時代的普遍推動了數據管理的革新,全球逐漸進入大數據覆蓋的時代,實行數據共享的模式進入到每個行業當中,同時也起到了良好發展。在這新形勢背景下,互聯網+模式是建立在互聯網的優化和合成的根本上,提升實體的創新度和生產力的整體能力。互聯網+時代新形式模式可以起到對每個行業的專業人才培育和發展目標起到重要意義,還有效的提高高職教學質量和動力目標,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要貫徹落實時代的革新,在培養專業會計人才的形式上要實施社會化改革,使高職會計人才可以加強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變革,促進培養復合型會計專業人才。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發展;研究探索;
引言: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信息化互聯網技術也相應得到快速的發展,互聯網+時代的興起已成為經濟發展主要形態。在新形勢經濟背景下,通過運用互聯網技術的共同分享和會計電算工能提示了經濟的有效發展,互聯網在這種全新的基礎下起到一定的作用。對會計人才的培養中將會存在專業技術知識的問題和信息化技術的挑戰,要正確意識到學習互聯網思維與有關會計技術,成就為復合型會計人才。文章通過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發展進行深化研究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措施,推動高職院校會計人才的培養的革新。
一、對高職會計人員的培養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未實現互聯時代發展的要求
新形勢下,互聯網的不斷快速發展,許多行業被智能化功能所替換,貫徹互聯網發展的腳步,會計工作也大多實現了互聯網+時代的良性發展,而一些會計核算型人才也在慢慢被社會所替換,而復合型人才才是經濟市場所需要的人才。在此基礎上,對高職會計人才進行專業教育與培訓時,學校應該在人才培養上實施全方面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高職院校在實踐教學時,還一貫的對會計人才培養的定位上是會計核算的知識的培養,并沒有合理的將現代化互聯網信息技術灌入進去,導致會計人才的培養無法實現互聯網+時代的需求。在進行會計教學中還依然注重會計的專業知識與一些有關的技能的掌握的基礎上,教學質量不達標,無法將學到會計專業知識合理運用到實際中。
(二)會計人才培養教學中缺乏實踐教學
根據現狀來看,許多院校在實施實踐教學時,只是采用學校一些模擬的實訓模式。只是體現在教學基本的教材方面。實際上學生無法體現親身體驗學習工作的實際情境,實際感不夠,遇到的問題沒有及時作出合理高效的解決,更無法實現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和整體能力。而在高職院校教師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只是按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單一的教學,而教材中的內容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通過近些年來國家頒布新會計準則,導致會計工作的不斷變化,不僅是會計專業技能還是會計準則制度都與以往存在一定的區別,但跟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的高職院校依然運用傳統模式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上也沒有及時的更改,導致教學質量失去準確度和現實目的。
二、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的改進措施
(一)完善高職會計人才培養專業教學機制
根據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首先在對會計人才教學課程時要按照新社會企業發展對專業人才的要求。在教學中,應增加線上教學和教學培訓,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的同時還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利用信息化技術實訓以及會計實踐課程等內容,不能只限制在理論內容中。在新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占主要主體,調動學生自我學習的興趣能力,互聯網+模式為高職院校的學生自主學習實踐提供了有效幫助。比如2017年西安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在新學期開始,利用高職會計專業轉型的發展納入導致了新學期的教學內容中,強調了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與發展,同時還設置了互聯網+會計專業的課程,實施開展大規模開放在線的課程。
(二)改善實訓模式的環境
對會計人才的培養主要是要求學生可以通過掌握的專業知識合理運用到實際工作去,利用產業與教育結合的模式,為會計人才提供實訓機會,可以利用網絡模擬實訓,模擬實際的企業會計中,學生通過員工的角色植入到工作崗位中,獲得真正的體驗,比如2018年,某高職院校創造了模擬仿真實際訓練的駐地,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提高高職院校的信息化的高效發展。而互聯網+時代的科學合理的應用到其中,可以有效推動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發展。由此可見,互聯網+時代不光是對會計專業的實用,同時也對多個專業的教育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三)加強高職院校教師整體素質能力
根據社會教育發展的不斷進步,同時對教師的整體要求不只是限制于專業知識的運用,還應該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以及實踐能力。因此要對教師在對教學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加強規范制度。2017年初,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都對教師進行整體素養的培訓。主要是針對教師提倡個人素質能力理念,督促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專業資格教師考取證書等方面,將教師分成小組,安排到與學校合作的企業中,加強教師的理論概念與實踐相融合,教師利用實踐經歷運用到教學中。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三、結束語:總而言之,新時代信息化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要適合當下企業的技術要求和規范標準。通過運用互聯網+時代技術,以此來提高加強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方法,完善教學體系,進一步的提高會計人才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謝力雄. “互聯網+”時代下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探討[J]. 人才資源開發, 2016(6):81-81.
[2]賀勝軍.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商業會計, 648(24):123-125.
源于項目GZY201731-YB 互聯網+”時代高職會計發展方向研究
作者簡介:
江姍(1986—),女,漢族,籍貫:重慶,學歷:研究生,職務:教師,職稱:中級職稱,單位: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