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平
兒童的心田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了思想,便會有行為的收獲;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獲;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獲;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獲。習慣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能量的儲蓄。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能力和素質的生長點,為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支撐性平臺。為此,我校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維發展的特點及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規律,結合數學學科教學特點,從小事抓起,打好基礎;從模仿抓起,榜樣示范;從嚴抓起,循循善誘;從激勵抓起,注重效果,以規范的課堂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一、率先垂范——讓教師成為學生的榜樣
古語說:“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工作者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應是學生成長歷程中的榜樣。所以我校老師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必然自己率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必然自己也不做,每個教師都是學生身邊最直接的榜樣。新學期的第一課就跟學生承諾:如果有一天,你們發現老師的板書馬馬虎虎的,那么你們的作業就可以隨隨便便……可以想象,這些承諾對學生將有著怎樣的震撼!
二、嚴格要求——讓學習過程成為好習慣養成的過程
習慣是經過反復練習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行為特征,習慣的過程并不是外在于學習之外的,不能等學生的壞習慣形成后再來進行規訓,這樣花時多、效果差。所以,我們堅持學習的過程就是習慣培養的過程,教育的過程就是習慣規訓的過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把習慣養成作為一項重要的課程進行研究,努力尋找習慣養成的突破點,并嚴格要求,認真落實,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注重細節,端正書寫
俗話說“字如其人”,字從某個側面反映了人的心境、態度、審美品位等,因此有一手好字對于學生來說是享用終身的一種資本,而練就一手好字的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更是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們主抓細節,從一點一捺開始,從“+、-、×、÷”符號和數字開始,嚴格要求,從不馬虎。另外,教師在檢查學生的作業時,不但關注學生的書寫是否認真,還關注學生的書寫紙面是否干凈等細節來判斷學生的書寫習慣。
(二)學會尊重,認真傾聽
傾聽,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品質。學會傾聽,是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學會傾聽,更重要的是學會尊重他人,是個人良好修養的外在表現。所以在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時,我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懷著尊重之心,真誠地去傾聽別人的發言。傾聽時應做到:側耳凝神,心隨腦動。這樣的堅持大大提高了聽課效率。
(三)靜下心來,潛心閱讀
閱讀不僅僅是語文的教學內容,也是掌握數學語言的前提,是順利、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有效的數學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表達能力和數學學習的水平。數學教材是首選的數學閱讀材料,除此之外,我們還為學生準備了一些介紹有關數學發現、數學家、數學史等方面的少兒讀物讓學生閱讀,不僅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學習興趣,還可以豐富學生對數學發展的整體認識。
(四)充分激勵,啟發思維
教師的認可與激勵是學生思維的最好催化劑。課堂上或是作業中,對于同一道題,不同學生的思路不同,方法不同,結果卻“殊途同歸”,自然包含著學生各自不同的獨創因素,即創新意識,對于學生敢于另辟蹊徑的做法、想法,教師應該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哪怕是不成熟的或是錯誤的見解,教師都應從不同側面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與表達,從而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檢查督促――讓管理加速好習慣的養成
眾所周知,管理是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有效開展的有力保障,對習慣教育也不例外。
(一)檢查,描摩成長的軌跡
我們堅持每月一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研,加強對學生思維習慣的評價,重點考枵學生作業時的態度、書寫等,讓問題得到及時反饋和改正。
(二)比賽,提供展示的平臺
人人都有自我表現的需要,比賽為學生提供成果展示的平臺,是學生自我實踐的一個重要方式。在口算時,比一比,哪位同學算得既快又對;板演、筆算、做作業時,比一比哪位同學書寫得仔細認真,工整規范;老師講課時,看誰精力集中,回答問題積極主動、正確,對做的好的要及時表揚、鼓勵。舉辦作業展覽評比,對作業書寫工整規范、認真仔細、計算正確、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給予表揚、獎勵。
(三)評價,促進習慣的養成
評價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一種鼓勵,因此,老師要對每一個學生的表現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細的觀察,對課堂上認真傾聽、認真思考、積極發言、小組合作好的學生及時予以表揚和激勵,讓他們充分體驗好習慣的樂趣,充分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我們制作了一個群星燦爛的積分表,從方方面面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評價,學生很感興趣,積極性也非常高。學生是發展中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升高,我們的評價手段也要不斷改善,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也為他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成功注入了新的催化劑。
(四)家校結合,形成習慣培養的合力
教育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更是家庭和學校共同的事業,因此家校聯系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長期以來,我們通過《家校聯系卡》,對孩子的點滴進步和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溝通,我們還利用家長會,專門就習慣問題與家長進行交流、探討,形成共識,讓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與堅持有了堅實的后盾。
總之,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我們師生付出很大的努力。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良好的習慣是一種道德資本,這個資本在不斷地增值,而人在一生中享受著它的利息。那么,在同樣的程度上,壞習慣就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了。這種債務能夠用不斷增長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創舉,并使他達到道德破產的地步。”因此,讓我們盡最大所能,給學生一個終身享用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讓這個“資本”不斷地增值,讓學生在整個人生中都去享受它的利息吧!